兩會深觀察 | 優先發展,站上新風口的青島制造如何劃出漂亮上揚曲線?
風口財經記者 婁花
“打好‘四新’經濟崛起硬仗,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城市品牌……”,2022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引發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這是青島首次鮮明地把“工賦青島·智造強市”上升到城市品牌的高度。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最強烈、最直接的符號,它既匯集了這座城市的底蘊、優勢,又彰顯了城市的未來、雄心。青島之所以打造這個城市品牌,是對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深刻考量。
如何擦亮這個城市品牌?代表、委員和相關專家進行了熱議。
以先進制造業開啟城市上揚曲線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是中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目標,在這一號召之下,去年多個中心城市提出了“脫虛向實”的目標。聚焦到青島,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取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今年,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了青島下一個五年的目標定位和行動路線,提出把“推動制造業優先發展”放到筑牢實體經濟根基首要位置,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發展“七大優勢產業+十大新興產業+七大未來產業”。
“優先發展”,這是青島給予制造業的“特殊待遇”,彰顯的是一個制造業之城、品牌之都的“初心”和“信心”。
制造業是青島的立市之基、強市之本,從青島經濟發展規模的變化軌跡看,GDP的增長曲線與城市工業增加值的變化曲線呈現出相似的變化規律:制造業輝煌時對應著青島經濟排名的高光時刻,青島的“五朵金花”名揚海內外,紡織業的興起和發展給青島留下了“上青天”的榮耀。回顧城市的發展歷史,制造業無疑是青島這座城市強大的基因,也無疑是要傳承的城市血脈。
《2021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青島工業增加值3884.0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7.48%,較2020年提升1.1個百分點,這是自2006年以來,青島工業增加值占比首次上升。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第7位,較2020年提升4個位次,實現了“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開局。
站在新的風口,在這極具象征意義的拐點將開啟城市新的上揚曲線。
“數智經濟”引領新產業發展
產業的發展必須跟上甚至超越時代的步伐。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正在進入高效能數字經濟時代,世界經濟格局必將重塑。通過發展數字經濟,與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新興技術產業相互融合,助推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使全行業都獲得數字化升級,城市的發展才有光明的未來。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副會長、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喜歡把“數”和“智”連用,用“數智經濟”來更為全面地表達他對數字經濟的觀點。他建議,青島需要制定明確的、一以貫之的城市數智經濟時代主導產業發展戰略,數智經濟重點發展的產業不宜過多,整合傳統優勢產業資源,借助青島市制造業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優勢,集聚發展要素,結合城市更新+數字科創+產業資本+產業基地四輪驅動促進產業升級,打通上下游產業鏈,為青島工業互聯網“騰飛”插上“雙翼”,為推動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構建起新的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國內外所共知認同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戰略性新興產業IP。
楊守彬認為,青島需要加快建設數智經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體系,青島各層級政府要堅定決心、保持定力,堅定執行一套產業規劃、一套產業政策、一套招商機制、一批大院大所、一批產業基金、一批高端載體的“六個一工程”支撐體系,聚焦數字技術前沿發展,持續關注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相融合,應積極學習、借鑒其他省市先進經驗。
圍繞青島市“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的“1965”體系,楊守彬認為,按照青島市目前的產業發展定位,重點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現代海洋產業、生物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此外,根據青島的優勢和基礎突破發展應急安全產業、衛星產業等具有廣闊前景,正處于戰略培育期,可以成為隱形冠軍的朝陽新興產業。
楊守彬建議,應全市統籌,集中優勢,頂格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全市統籌集中政策、資金、產業、人才、技術、環境“六個優勢”,通過市委市政府成立產業鏈領導專班頂格推進每個戰略新興產業搭建一個區域+一個平臺公司+一只基金+一個協會+一個智庫+一個園區的“六個一體系”。同時,圍繞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和數智經濟龍頭企業聯合成立城市發展戰略產業生態基金(G-CVC),作為青島市創投的主導模式,通過市級統籌配套基金和政府平臺公司,全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全產業鏈
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金融活水的精準澆灌。
傳統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需要大量、持續的金融資金投入,青島七大優勢產業中,高端化工、紡織服裝等行業在“雙碳”戰略下有一定轉型壓力,對技術改造升級的中長期資金需求較大。同時,海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持續向“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升級,金融資源配置需要順應制造業發展戰略部署。
針對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長線資金需求,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姜暉認為,青島市應圍繞化工、裝備、機電等產業集群式發展特征,聚焦構建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助推金融創新與企業融資需求實現“無縫對接”。通過引導銀行和融資租賃公司設立船舶行業、新能源電站等支行及專營機構,助力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和生產線擴建。
“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需要多渠道金融資源支持,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三大新興產業,在研發、應用轉化、產業化等階段都存在較大風險,需要通過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實現研發投入資金支持和分散風險。面對新興產業多樣化金融產品需求,在加大銀行信貸支持的同時,積極引導資本市場形成與轉型升級相匹配的多層次投融體系。
姜暉建議大力發展產業引導基金,對投資制造業實體企業的創投風投機構加大支持力度、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本地的機構獎勵。降低引導基金返投比例,放寬返投認定標準,支持多種方式靈活投資,并加大獎勵讓利力度。還要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支持力度,通過“獨角獸”企業培育計劃,逐步設立企業上市培育基地。
以更強力的人才政策強產業
人才是第一資源,城市的發展需要經濟的支撐,區域的發展需要企業的活力,企業競爭力的根本則取決于人才,關鍵時期,制造業企業更需要人才支撐。
目前,上海張江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等國家高新區通過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相關改革試點政策,賦能區域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再升級,實現自貿試驗區和高新區政策互動、優勢疊加、聯動發展,成為了上海、江蘇自貿試驗區相關片區的核心區或聯動創新區。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寶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明作認為,這些“他山之石”很有參考價值。
“以我們企業所在的青島高新區為例,高新區內企業都經歷了自建區以來由于區位生活便利、子女教育、通勤交通等綜合因素影響而帶來的人才落地。”高明作說,隨著國際國內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高新區必須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助力區內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全面優化人才發展生態,以人才引進促項目落地,以人才引進加快技術創新,以人才引進促產業培育和升級。
高明作建議,市級層面支持青島高新區復制推廣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人才政策,進一步提高人才吸引力,全力打造海內外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區”,為區內企業發展和引進企業創造良好的生態氛圍。
新場景培育千億產業集群
開放新場景不僅能助推傳統產業的升級,而且能培育新興產業,從而壯大產業集群。
隨著城市更新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城市更新在國家戰略層面重要性日益凸顯。青島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持續提升宜居宜業宜游水平。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涉及范圍和產業廣,如何通過實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這一場景,帶動大批青島本土產業鏈企業參與到青島乃至全國城市更新行動中,從而實現培育招引出青島本土龍頭企業、壯大產業集群的目標,需要引起全市的高度重視。
青島有雄厚的智慧住居產業鏈基礎,孕育了海爾、海信、少海匯等一大批物聯網、智慧家居領域的頭部企業,同時相關企業在全國各地都有豐富的城市更新案例。
現代企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整個價值鏈企業的競爭。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為契機,青島可以通過整合智慧住居全價值產業鏈打造的一個開放平臺,為企業提供三大無法拒絕的幫助:第一,市場入口,就是共享用戶資源。第二,研發優勢,整合各行業最優秀的研發資源。第三,資本市場,組建定向基金支持。
同時,青島可以進一步明確產業聚集區戰略定位及布局規劃,以產業技術為驅動,建設聚集產業鏈上中下游技術、方案、產品為一體的智能家居生態產業聚集區,加快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
根據上海、深圳等地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案例,相關項目往往通過市場化運作,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社會資本從規劃設計、投資、研發、建設、運營等全產業鏈上深度參與城市更新項目,形成政府主導、企業推動、社會參與的合力,使項目更可持續,更有生命力。
“通過初步調研,如果城市更新和產業結合,能拉動青島200億至500億GDP,遠比我們政府招商團隊引進同等規模產業相對容易。”青島市人大代表、少海匯創始合伙人劉斥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政府平臺公司根據城市更新、重大項目建設清單,在同等條件優先選用本地住居產業鏈企業,拉動地方GDP和稅收增長,帶動就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通過場景開放和“以投代招”,以參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項目為契機,吸引一批全球優質企業落地青島,同時加大對智能家居產業聚集區的政策引導和扶持,明確青島建設國家級智慧家居聚集區戰略定位。通過裝配式技術引領,融合家居、家電、藝術,創造智能家居新物種,構建智能家居新場景;同時強化產業聚集、孵化及園區、產業政策支持實現家居產業生態倍數增長,帶動智能家居生態融合和相關產業發展,發揮智能家居行業聚集區的產業聚集效應及效益,建設成為國家首個產值規模超千億級智慧家居產業聚集區。
事實上,城市更新只是培育壯大產業集群的一個場景,青島可以開放更多的城市場景,讓企業參與其中,產業與城市共成長。
觀點摘登: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斥:
通過場景開放和“以投代招”,以參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為契機,吸引一批全球優質企業落地青島,同時加大對智能家居產業聚集區的政策引導和扶持,明確青島建設國家級智慧家居聚集區戰略定位。通過裝配式技術引領,融合家居、家電、藝術,創造智能家居新物種,構建智能家居新場景;同時強化產業聚集,孵化及園區、產業政策支持實現家居產業生態倍數增長,帶動智能家居生態融合和相關產業發展,發揮智能家居行業聚集區的產業聚集效應及效益,建設成為國家首個產值規模超千億級智慧家居產業聚集區。
青島市人大代表高明作:
市級層面支持青島高新區復制推廣上合示范區、自貿區青島片區人才政策,進一步提高人才吸引力,全力打造海內外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區”,為區內企業發展和引進企業創造良好的生態氛圍。
青島市政協委員 楊守彬
舉全市之力,畢十年之功,青島需要加快建設數智經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姜暉
青島市應圍繞化工、裝備、機電等產業集群式發展特征,聚焦構建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助推金融創新與企業融資需求實現“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