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中國紅·齊魯行丨“公選村支書”的心路和他小村莊的幸福路

2021-10-05 13:42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00915)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

“此前聽了姜書記的政策講解后,就承包了特色農業園一個大棚,這樣就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外出打工了。你看,小西紅柿已經結果豐收了。”平度市田莊鎮張東村村民耿書澤告訴記者,他對現在打心眼里高興并充滿了期待,自己和村民們非常感謝姜勇書記。2019年12月,作為青島市委組織部副局級干部的姜勇被公開遴選為平度市田莊鎮張東村黨支部書記。

最近幾天,記者來到張東村現場調研探訪看到,姜勇在村里一心“扎了根兒”,他拉百姓呱、串莊戶門、算精細賬、打長遠譜;強黨建強支部,村莊又有了凝聚力;產業園建在家門口,村民從此告別外出打工;規劃新方向,為村莊產業振興注入動力;村容村貌扮靚,女婿也愛登丈人門;15000棵樹綠意盎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如今作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內的張東村奮然崛起,整齊寬廣的馬路,產業化項目落地投產,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甜蜜,走上幸福路。

從0到1突破,特色農業產業園“拔地而起”

火熱夏日,萬物蓬勃,一座特色農業產業園在平度市田莊鎮張東村“拔地而起”。

在鋼架結構的大棚內,生機盎然圣女果已經掛滿枝頭;大棚外,工人正操作機器進行機耕路地基和配套水電管道挖掘施工……田莊鎮張東村特色農業園正在崛起。

“剛種下苗子時,感覺種下了希望。現在都結果了,我和家人干勁更足了,”村民耿書澤說出了村民的心聲,他正在大棚里勞作,看到記者到來,忙高興地打招呼。他說,這多虧了姜書記,產業園建在了“家門口”,大家種了一輩子糧食,以前這事我們想都不敢想。

姜勇(右)和村民在一起

據介紹,多年來,村里產業主要以小麥、玉米、花生種植等一產為主,村民收入方式比較單一,高效農業發展多年來一直沒有破題。這種波瀾不驚的狀態,在姜勇到來后被徹底打破。此次簽約的田莊特色農業園項目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豐富該村產業發展結構,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對村民持續增收、村莊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要想為村莊、為村民謀發展,產業興旺是根本。要想集體產業興旺,僅僅土地流轉還不夠,要找到一條屬于張東村的發展道路。”姜勇認為。

“有了產業群眾才能增收。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走訪中群眾對我們黨支部最大的期待也是發展產業,沒有產業就留不住人,村莊發展就沒后勁。我帶頭,我們黨支部一起干,頭拱地也要實現張東村產業從‘0’到‘1’的突破。”姜勇一上任就啃上了最難啃的硬骨頭,帶著張東村“兩委”成員考察研究,最終確定發展櫻桃西紅柿種植這個高效農業項目。

據了解,張東村全村400余戶、近1300人,擁有耕地2700余畝。經過多次走訪發現,許多村民在幾十里外其他鎮的農業產業園內打工掙錢,雖然他們也想自己弄大棚自己干,但由于前期投資高、市場不穩定等因素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姜勇(左一)和村民在一起

經過多方洽談,最終,去年6月,總投資7000余萬元、占地364畝、規劃建設54座現代化大棚的農業產業項目花落張東村,主要以櫻桃西紅柿種植為主。項目涉及張東村100余戶村民,于是趁著中午、晚上村民在家,姜勇就帶著村“兩委”干部們,坐到老百姓院子里,講新產業出路、講土地流轉政策,挨個回答村民疑問。就這樣,項目所需土地終于流轉了下來,為產業建設發展奠定了基礎。該項目每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近10萬元,同時為每個種植戶增加純收入20余萬元。

為了吃透櫻桃西紅柿市場和政策,姜勇在每日查看農業園建設之余,還為園區今后的經營精心謀劃、四處奔波考察。“把村民當成兄弟姊妹,把維護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幾經反復考察、反復核算成本,姜勇與運營公司確立了共識條款:企業承擔大頭風險,拿長線收益;農戶風險降到最低,利潤實現最大化。

產業園項目創新性采用“平臺公司+運營公司+合作社+農戶+商超”模式,為農戶提供“五統一”全產業鏈服務,不僅將農戶“單打獨斗”的種植風險降到最低,也消除了農戶銷售的后顧之憂。同時,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在特色農業產業園基礎上建設分揀中心、產品展示廳和冷藏庫等配套設施,形成分揀、加工、儲存、交易一體化高效運營模式。

考慮到村民承包啟動資金短缺的問題,姜勇也與青島農商銀行早早達成協議,對張東村進行整村授信貸款。

姜勇(左)和村民耿書澤探討種植方法

去年6月,田莊鎮張東村特色農業園項目順利開工,并確定了以“平臺公司+農戶”為核心,鎮村、保險、金融共同參與的管理運營模式。姜勇給記者介紹說,這種模式不是以往公司和農戶各管一攤式的簡單合作,而是以“平分收益”的形式將二者真正緊緊融合在一起,促使雙方都能將園區運營管理當成“自家事”來干。種植專家曾當面給大家算過一筆賬,正常來說,每畝大棚每年至少能產1.8萬斤櫻桃西紅柿,2.2畝的棚能產4萬斤,按照每斤平均7元的收購價格,一個大棚年純收入20多萬元。

田莊鎮相關負責人鄭吉寧表示,項目建成后,由專業公司負責經營,將大棚租賃給當地農戶進行西紅柿種植,既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利條件,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規模,又帶動經濟向集約化、多元化發展,實現地方增效創收。

望著頗為壯觀的農業園大棚群,記者從姜勇的眼中看到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從“兩眼一抹黑”到村莊巨大變化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面朝黃海,到腳踏黃土地,從在機關與干部對話,到走進田間和群眾拉呱......這1年多來,姜勇的工作生活像是坐上“過山車”來了一個大轉折。

“這1年多來,對我鍛煉影響真的非常大,擔任最基層村書記,就必須時刻時刻考慮:如何帶領村兩委真心實意為村民辦好事,如何讓老百姓打心眼里滿意高興。”姜勇告訴記者,剛來到的時候真的是“兩眼一抹黑”,不知從何下手,我非常明確地告訴自己必須轉變,快速融入村莊、開展工作,“夯實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以組織振興引領產業振興、推動全面振興,只有一個個村級黨組織強起來了,老百姓的日子才更有奔頭。”

豐收了,耿書澤非常高興

姜勇要求自己要過好“三關”:過好工作關,工作對象由原來的黨員干部變為村民群眾,必須轉變工作方式;過好生活關,有飯吃、能睡覺就行,不能貪圖安逸舒適;過好心理關,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融入到村民中去。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金色未來,這是我在村里串了半個多月的門,從鄉親們的智慧中總結出來的,也是咱張東村共同的奮斗目標,到時候咱就驕傲地說‘嫁人就嫁張東郎’。”在上任的第一個“黨群活動日”上,姜勇當著全村的黨員和村民代表承諾。想干事、接地氣、有目標也成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支部強不強,全看‘領頭羊’,我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必須帶頭干實事,將51名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姜勇認為,大事小事都是老百姓的事,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對村民來說也是大事。小到垃圾桶擺放、大到村莊產業發展,他都逐一認真研究解決。

以前村里召集黨員和村民代表開會,來的人不多,現在每次黨群活動日,就連80多歲的老黨員都趕過來,屋里坐不了,大家就站在屋外聽。這是因為大家看到了村莊的變化和村“兩委”的干事熱情,積極勁也就上來了。

豐收了,耿書澤非常高興

以前張東村基礎設施薄弱,村莊南北主街的排水溝因年久失修,導致污水橫流,成了村民的“堵”心事。更有前后鄰居因排水堵塞問題引發爭執,多年來積怨較深,雙方都不愿意退讓,沖突不斷升級。

姜勇了解到情況后,到村內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措施。通過不斷努力,他帶領村兩委爭取到市水利局資金等,新建整治排水溝總共3280米,修整自來水池52個,實現排水系統全覆蓋,真正的解決了村民“堵”心事 。

記者在村里看到,姜勇請來青島市建筑設計領域的專家,高標準規劃的張東村黨群服務中心6月25日已經落成,敞開大門為民辦事,新建黨群服務工作室、問題活動室、老年人協會、婦女協會、凈化水房等7間用房,實現真正的服務群眾、便利群眾;克服疫情帶來的施工影響,15000棵速生楊扎根張東村,美化了環境的同時,也成為村集體增收的“綠色銀行”;聯系愛心企業為村莊捐贈了村碑石,種植了數百棵櫻花樹、松柏等。

對接埃維集團向張東村捐款20萬元,將廢水塘改造成村莊文化廣場,化解了遺留多年的矛盾;爭取美麗鄉村建設工程資金260余萬元,修整了柏油主干道,村民直言“收獲玉米終于可以在自家門前晾曬了”,石板小路交錯,方便了交通也留住了鄉愁;讓人頭疼的臭水灣變成了綠意盎然的海綿公園;地下污水管網死角得到整修;路燈亮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

這些都是姜勇帶領村兩委通過多方尋求支持得來的。“誰不夸咱村莊好,這下夸得有底氣了。”村民們提起村莊變化總是贊不絕口。而在姜勇看來,能得到村民的認可,“實干”二字才是根本,1年多來,姜勇持續在改善村莊環境面貌、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和改善產業結構上發力,真正讓群眾得實惠、有奔頭。

“支部變強了,村莊管理有了新規則,政策落實的‘最后一米’通暢了,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姜勇介紹,“自治、法治、德治是可以結合而且是必須結合的,但最終還是要靠制度管理村莊事務,特別是未來村莊人員組成更復雜了,更得如此。”經廣泛征求意見,張東村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張東村干部監督管理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相繼制定并通過;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小組,白事1天內全部辦完,移風易俗多年終于破題。

在村里租民房住下,沒有架子愛串門

記者了解到,姜勇為方便與村民溝通交流,就在在村里租了一間民房住下,并且“串門兒”成了姜勇的新“愛好”。“到村民家串門不僅能拉近與群眾的關系,更能了解到村民的真實訴求。”這個沒有架子、性格溫和的“鄰居書記”已到300多戶村民家里串過門,姜勇的一舉一動也被大家記在了心里。

村民劉升喜家的雙胞胎孫子出生后不久,就被查出腦部發育問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但劉升喜一家對孩子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在得知這個特殊情況下,姜勇帶領村干部積極爭取各方援助:開展就業幫扶,給劉升喜安排了公益崗位,實現就地就近務工就業;是開展臨時救助。通過走訪慰問、社會救助等方式為他們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1萬余元。

2020年以來,張東累計走訪慰問特殊群體130戶,給予慰問品和慰問金15余萬元,為小學和幼兒園捐助各類物品3萬元。

“姑娘愛嫁張東人,女婿也上了張東門”,記者常會聽到老鄉說起這句話。一位村里說,原來張東村許多人家特別是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莊顯得有些冷清。產業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人都回來了;原來外村的閨女不愿嫁過來,現在因村莊產業和村容村貌的變化,張東村的閨女出嫁普遍不愿外起戶口,甚至出現外村女婿“入贅”到村的現象。

短短22個月,一個20多年的軟弱渙散、矛盾突出、經濟薄弱的落后村,變成了青島市文明村鎮、平度市最美基層婦聯組織、全鎮綜合考核優秀示范村,2021年被評為平度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單位、最美扶貧攻堅人單位,贏得了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一個村的資源,肯定是有限的,要實現持續繁榮,需要拓展新的產業和業態,發揮張東村的品牌效應成為共識。將張東村的經驗做法復制推廣到周邊村,帶動周邊村一起發展,共同致富。

一個村莊和一座城市一樣,因地制宜規劃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記者在村里看到,村里的街道都立起了路牌:昌平路、財源街、育才路、團結街、張東一路等,姜勇帶領村“兩委”成員,結合實際將村莊產業發展規劃為“三軸三區”多節點空間結構:以昌平路、財源街、育才路為軸,將村莊劃分為高效農業產業區、村莊康居片區、商貿服務區三個功能產業片區,并輔之布局多處空間節點,豐富了村莊發展空間層次。

可以說,鄉村振興,規劃先行。一個村莊和一座城市一樣,同樣要有因地制宜的規劃。產業從無到有,規劃圖紙逐步變為現實,張東村的大事好事越來越多。

一年多的艱苦奮斗,見證著張東村由“空”變“實”的發展歷程。用姜勇的話說,他想讓來到張東村的人都能享受到比城市社區更貼心的服務。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金色未來。”姜勇對自己擔任張東村黨支部書記的思路和承諾,如今已然定型,在執著為民、執著踐諾的行動中,他一路風塵仆仆、初心不忘,探尋著以做大做強產業、基層自治德治法治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張東路徑。

平度是青島鄉村振興攻勢和突破萊西平度攻勢的主戰場。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青島就是要打造“樣板中的樣板”,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中共青島市委關于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則為青島鄉村振興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同樣強調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全面振興,構建功能互補、發展互促城鄉發展新格局。

今年1月12日,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重點干好九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有,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堅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以鎮為著力點,以村為操作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鄉村振興攻勢作戰方案(3.0版)》提出,著力打好鄉村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鄉村生態宜居攻堅戰、農村改革創新攻堅戰等六大攻堅戰。方案對之前的“作戰圖”進一步細化,確定了8個方面的85項重點任務清單。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于就是村書記和黨支部,2019年青島面向全市優秀黨員公開遴選了200名村黨組織書記。一年多來,這200個姜勇們奮力苦干,帶領村里取得全面發展,達到“選好一個人、盤活一個支部、振興一個村”的效果。他們有能力有責任并作出了表率。

先行先試,重點突破。今年2月,青島市平度市、即墨區、萊西市入圍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青島再一次擔當國之重任,為全國探索經驗。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這盤大棋,姜勇們將勇當落子破局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