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對精裝修房存不滿群內發布不實言論抹黑開發商 黃島法院:侵犯名譽權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近年來,購房過程中,開發商與業主之間的矛盾糾紛頻發。而在業主維權過程中,有的業主沒有通過正當方式,而是通過采取極端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反而構成侵權。近日,黃島法院就審結了一樁侵犯公司名譽權的案件。
陳某購買了某小區的一套精裝修房屋,交房后,陳某仔細查看裝修細節,認為房屋裝修質量存在問題,遂對開發商心生不滿。于是,陳某找開發商理論,開發商認為陳某過分計較挑剔,沒有正面回應。陳某越想越生氣,認為購買的精裝修房屋是按照3000元∕平方米的標準付的錢,卻沒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滿心怨恨的陳某于是先后在業主群內發布了諸如“黑心開發商”、“裝修材料不行”、“強烈要求無良開發商,退還所騙取的裝修費”、“開盤時是毛坯備案,去房管中心查是未精裝備案”、“3000元∕平方米的天價裝修費,利用精裝修變相抬高房價”等言論。這些言論在業主群里達到了較高的閱讀量,并且引起了一些業主的共鳴。
開發商認為小區精裝房是按照規程簽訂的合同,并做了備案,裝修標準是按照裝修合同規定來履行的,業主陳某是無理挑刺,其所運用的大量抹黑開發商的言論給企業形象和公司名譽造成了嚴重損害,同時給房屋的營銷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賠禮道歉,并賠償造成的損失。
為證明被告陳某的言論系不實言論,開發商向法院提交了其銷售的某小區房屋登記備案的精裝修備案證明,其中標明裝修標準為3000元∕平方米,并提供裝修材料合格證明、裝修工程驗收等證據。陳某則辯稱,開發商在發布廣告及相關信息時存在虛假宣傳行為,消費者享有監督權,在業主群發表的言論是行使監督權的一種方式,不構成侵權,也未導致業主退房的情況,未給開發商造成任何損失,開發商也從沒有出具書面通知要求停止侵權。但被告卻并未提交證據證明其言論的真實性。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系公司名譽權糾紛案件。被告在業主群中發布的言論主觀性較強,用的“裝修材料不行”、“強烈要求無良開發商,退還所騙取的裝修費”、“3000元∕平方米的天價裝修費,利用精裝修變相抬高房價”等過激言論。經查原告開發的某小區已在有關部門就裝修進行了備案,就使用的材料而言,開發商也提供了相應的證據,而被告無證據證明原告的裝修材料不合格。被告的上述不當言論在一定范圍內對原告的商譽造成了負面影響,已構成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考慮到被告只是在業主群內散布,關于原告主張的損失問題,因原告未提交證據證明其經濟損失,故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證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因此,法院判決被告陳某立即停止散布言論,刪除在業主群發布的侵權言論,并在該群中公開向原告發表致歉聲明。
法官介紹,本案中,樓盤業主與開發商發生糾紛,業主通過發布損害開發商名譽的不實言論,擾亂樓盤的正常經營銷售,已構成侵害名譽權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提醒廣大市民,購房發生矛盾糾紛時,應當采取合法理性的維權方式解決,可以直接與開發商協商和解、找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解決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