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目的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遺的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
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丕文:開發新品“榼子”不光能做面食做裝飾也很有品位
半島記者 黃靖斐
說到“面榼子”,年輕人可能不太了解,但逢年過節或者喜慶日子,還能看到刻有“龍鳳呈祥、十二生肖、福祿壽喜、年年有余”等各種吉祥圖案的花樣饅頭、點心或月餅,而做這些都少不了用到“榼子”做模具。在即墨有一個老村子叫葛村,就有不少人還在做“榼子”,王丕文就是其中一個。經過40余年的悉心鉆研,王丕文目前已經雕琢出了幾百個圖案,作為青島市非遺傳承人,王丕文把這項老手藝發揚光大,他雕刻的榼子除了平時做面食使用外,還被很多人當作工藝品收藏,成為一種“時尚”。
王丕文告訴記者,他從14歲就開始學習制作榼子,目前已經干了40多年了。手工雕刻榼子是葛村王姓家族世代相傳的一個獨特的手藝,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我們村以前家家戶戶都做榼子,?!?012年葛村榼子還被認定為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丕文也成為傳承人。
王丕文介紹,手工雕刻榼子絕對是個手藝活,從一開始的畫樣子、下料、拋光、做框,到鑿花、刻花、再拋光完工,稍微有一點差錯,整個榼子就報廢了。王丕文說,“看看這個面魚榼子,魚身、魚眼都用小尖刀一刀一刀刻,,尤其是魚尾,這么多線條必須刻得非常流暢才行?!?/p>
除了大家經常見到的“福祿壽喜、十二生肖”圖案外,王丕文在原有的傳統基礎上,自己又進行了創新,做了的很多花樣圖案,比如“龍鳳呈祥”婚禮紀念工藝榼子,不管是傳統還是新派的婚禮,這種極具審美和收藏價值的工藝榼子都特別受歡迎?!斑€有這種五件套迷你型工藝榼子、超大型面魚榼子,已經不局限于做實用,而是作為一種工藝品做裝飾,被不少市民收藏”?,F在王丕文開發幾百種榼子圖案,龍山榼子通過網絡不僅在全國各地受到歡迎,甚至還走出國門,遠銷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