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海報時評丨果味電子煙圍獵未成年人,何止何治?

2025-04-01 16:25 大眾網閱讀 (7960) 掃描到手機

       海報新聞評論員 劉瑞琪

  近期,央視新聞報道北京趙女士發現高中女兒偷偷吸食果味電子煙已長達四年,“朋友們都抽,我也好奇”“不穿校服就能買”。此類現象在同齡人中并不是個例,電子煙在未成年人群中儼然成為一種“社交貨幣”。這些披著甜美外衣的新型煙草制品,正悄然侵入校園。

  數據顯示,2024年至今,涉及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的投訴量占比達16%,投訴問題排第一的便是非法出售,占比高達31%。未成年人辨別能力弱,又容易有嘗試新鮮事物和從眾心理,果味電子煙調味豐富、形態設計玩具化,受到誘導的未成年人極容易產生想要吸食的心理。更令人擔憂的是,果味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被嚴重低估。在果味電子煙清涼口味的掩蓋下,很多未成年人意識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長時間吸食不僅會損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一旦成癮,最終可能通過高尼古丁含量緩解煙癮。

  2022年3月,國家就明確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試圖阻斷電子煙對未成年人的侵害,為何如今還是屢禁不止?線上,商家用草莓、西瓜、鮮花等表情符號打銷售“暗號”,在平臺用“霧化器”或“電子霧化”等“黑話”規避審查;線下,實體店為躲避監管轉為網上交易,并只接待“熟客”。在利益面前,不法商家罔顧法律與社會責任,不惜通過非法走私、虛假報關等,形成暴利驅使的地下產業鏈。這些手段直擊監管軟肋,線上監管存在盲區,平臺對變相銷售難以追蹤,線下執法又面臨取證難、流動性高等挑戰,違法成本低導致難以除根。

  當“果味”成為電子煙圍獵青少年的毒餌,全社會必須正視,保護下一代免受煙草侵害,已刻不容緩。要避免“打地鼠”一樣的處置應對,建立更完善的監管體系,提高違法銷售電子煙的刑事處罰力度,對走私、生產、銷售全鏈條追責,從根源打擊此類商品的流通和販賣。平臺在售賣過程中需要承擔更多監管責任,對于披著“電子霧化”“暗號表情”等形態的商品進行嚴格識別和審核。

  同時,隱晦的宣傳、多樣化的外形,讓很多未成年人容易被其“果味”等外表迷惑,因此社會各方對于電子煙的科普教育也不能缺位。通過對電子煙本質關系和潛在危害的普及,幫助未成年人提高對于此類產品的防范意識,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健康觀。面對電子煙“換馬甲”的狡詐,唯有家長、學校、平臺、執法者攜手織密防護網,才能破除“禁而不絕”的困局,共同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