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是時候給家電維修亂象畫上“終止符”了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家電維修行業充斥著各種亂象,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隨著今年央視“3·15”晚會對國內最大家電維修平臺啄木鳥的曝光,該行業內的眾多亂象再次引發了公眾的關注與討論,同時,各種亂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也得到了進一步揭示。其中,平臺管理機制上的漏洞與缺失,就是導致行業亂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啄木鳥這樣家電維修行業內的頭部平臺,入職培訓的重點是營銷套路而不是維修技術、維修訂單的抽成居高不下、缺乏高效的投訴反饋機制等,都是對維修人員在實際服務過程中小病大修、肆意收費等行為的慫恿與縱容。
盡管目前啄木鳥平臺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已經對其采取了相應措施,并針對公司涉及問題將進一步調查取證,實現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的目標。同時,啄木鳥平臺也發布了整改承諾書,承諾將針對公司涉及問題全面推行整改措施,并接受全民監督。不過最終的整改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與廣大消費者的共同體驗。
其實,對廣大消費者而言,與啄木鳥平臺最終的整改效果相比,大家更加關注的是此次對啄木鳥的曝光與整改,能夠對整個家電維修行業帶來何種程度的積極影響。畢竟只有全行業實現規范有序的轉變,消費者在家電維修服務過程中的合法權益才能夠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如果啄木鳥平臺能夠真正將承諾書中的內容落到實處,規范培訓體系、優化服務流程、調整工程師收入結構、暢通舉報投訴等,那么不僅啄木鳥平臺自身能夠在化危為機中實現蝶變與重生,也將為全行業樹立起值得學習與效仿的榜樣。
當然,整個家電維修行業從亂象叢生走向良性發展,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打造放心可靠的平臺只是其中一環,除此之外,提升維修人員的個人素養、完善行業內相關標準與法律法規、加強對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宣傳與引導等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各方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家電維修行業的亂象才能得到全面遏制,家電維修行業的形象才能得到不斷提升,廣大消費者也才能在一個更加規范有序、透明誠信、專業高效的市場環境中暢享家電維修服務,進而讓每一次家電維修都成為安心舒心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