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評|一根鐵絲挑開電視收費遮羞布
2025年春節前夕,“插一根鐵絲免費看電視”的消息在社交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關注。據悉,網友們通過簡單操作,將銅線或鐵絲插入電視的DTMB接口,就能接收到至少16套免費電視節目。這一看似荒誕的“技術自救”行為,實際上是公眾對電視收費亂象的強烈抗議,也揭示出電視行業免費與付費模式急需重新尋找平衡的現實窘境。
“鐵絲方案”之所以出現,源于電視行業長期存在的兩大矛盾:
一方面是重復收費與權益不對等。據悉,一些視頻平臺通過“會員+單點付費+超前點播”等方式層層收費。用戶甚至在購買會員后仍需為部分內容二次付費;暫停觀看時也會遭遇廣告,需再行付費才能跳過廣告……這讓消費者感覺權益受到損害。
另一方面,服務滯后與體驗割裂的問題也十分嚴重。有線電視信號卡頓、內容更新緩慢,與流媒體平臺的高清畫質、靈活點播形成鮮明對比。智能電視雖整合了互聯網功能,但系統封閉、預裝軟件過多,進一步加劇了操作的復雜性。用戶支付了高昂的費用,卻未能獲得與之匹配的服務質量。
在兩大矛盾困擾下,“零成本”的“鐵絲方案”自然能引起廣泛“共鳴”,其本質是市場對行業收費模式的一種糾偏。既挑開了電視行業的收費遮羞布,也敲響了電視行業亟需破局收費亂象的警鐘。
破局收費亂象,需重新審視商業模式,厘清公共服務與商業服務邊界。DTMB標準、免費開放部分頻道等免費信號服務本是惠及民生的普惠設計,卻在商業收費體系中被邊緣化。下一步,首先要讓電視行業公共服務回歸本質,保障公眾應享有的權益。此外,要重構付費內容附加值、優化無廣告體驗及多設備協同等功能,讓用戶支付的每一筆費用既符合需求又恰到好處。
“鐵絲方案”帶來的啟示遠遠超出了技術層面。企業須轉變心態,從“流量販子”轉型為“價值伙伴”。可以明確的是,用戶并非抗拒付費,而是拒絕“混沌收費”。優質內容始終具備付費吸引力,但前提是定價透明、權益清晰。電視行業迫切需要建立起“用戶需求-服務價值-價格體系”的正向循環,不能再依賴壟斷地位強行收割用戶。只有真正提供符合用戶需求和期望的內容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用戶“真金白銀”的支持。
這場由一根鐵絲引發的風波,或許正是電視行業轉型的契機。當技術民主化遇上消費理性化,只有回歸用戶需求的導向,才能在免費與盈利之間找到可持續的平衡,推動電視行業健康發展。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評論員 許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