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山東過大年丨德國教授愛上中國水餃
編者按:春節不僅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場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國年”全媒體報道,邀請在海外的山東人和在山東的外國友人講述過年的經歷,展現多元文化交融下中華文化的魅力,講述中國式現代化的山東故事。
德國教授愛上中國水餃
“青島已經成了我們的第二故鄉。”今年68歲的哥德曼,在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執教20多年,他和家人在青島度過了20個春節。
“除夕當天,我們邀請中國朋友來做客,談友誼、敘家常,暢想新年打算,共度新春佳節。”哥德曼說,今年的年夜飯有四喜丸子、風味排骨、清炒荷蘭豆、紅燒龍利魚等10道菜,還有韭菜雞蛋餡兒餃子、西葫蘆雞蛋餡兒餃子、蝦仁餡兒餃子、白菜肉餡兒餃子,花樣豐富,味道可口。
說起水餃,哥德曼的兒子阿諾說,家人都喜歡吃。“中國朋友也教我們包餃子,過春節的時候,朋友會在餃子里面‘藏’上硬幣,誰吃到有硬幣的餃子,就代表一年的好運氣!”他笑著說。
作為德國帕德博恩大學資深德語教學專家,在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建院伊始,哥德曼主動請纓,于2001年10月舉家來華。20多年來,哥德曼培養了一批批中國大學生,其中先后有1200余人赴德學習,很多人畢業后繼續在慕尼黑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在授課之余,哥德曼還精心撰寫了一本書籍《Mein Qingdao》(《我的青島》)。書里記錄了他在青島科技大學從教20多年學習、生活的經歷與感悟,以及青島人的熱情好客、青島的季節變化、老城區老建筑和新的發展故事等。
“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德國年輕人了解真實的中國,尤其是中國人的熱情和友善。”哥德曼坦言,自己來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就是想搭建中德文化交流的橋梁,為中德學子、中德教師、中德人民搭建起知識互聯、情感互通、文明互鑒的橋梁和紐帶。
阿諾今年36歲,曾就讀于上海師范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研究生畢業后在青島從事教育工作,5年前應聘到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我爺爺在德國一所中職學校擔任數學教師和系主任,我父母先后在德國帕德博恩大學和青島科技大學教書,他們是我的榜樣。受他們的影響,我非常榮幸也加入到了教書育人的隊伍中。”阿諾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不但更有意義,而且富有趣味性。同時,教學相長,與大學生交流中,自己也學到很多知識,并陶醉其中,樂此不疲。
“按照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我和女兒是屬‘猴’的,我太太屬‘羊’,兒子阿諾屬‘龍’。希望借助中國新春的福氣,2025年迎來好運。”哥德曼說。
( 大眾新聞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李鯤鵬)
- 開心消費過大年|大學路上的第一家咖啡店!聽主理人老高講述創業故事
- 我的海外中國年丨多瑙走廊上的山東“筑路隊”
- 老外山東過大年丨“洋”院士的山東過年初體驗
- 開心消費過大年|開年紅!春節假期前四天青島十大商企實現銷售額3.8億元,同比增長8.8%
- 開心消費過大年|春節去哪玩?青島各大景區活動和優惠都在這
- 開心消費過大年|《百年中山路》正片第三集《味道》上線!酸甜鮮香咸,最撫凡人心
- 外國人過山東年|來青島過大年!沉浸式感受傳統中國年,春節文化“圈粉”外國友人
- 老外山東過大年丨洋女婿高鐵坐高鐵
- 開心消費過大年| 《百年中山路》紀錄片花絮:既是搬運工,也是試鏡員,每個鏡頭都是精雕細琢
- 開心消費過大年|青島春節檔影市火爆!大片齊聚,人氣滿滿,核心場次一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