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開心消費過大年|大學路上的第一家咖啡店!聽主理人老高講述創業故事

2025-02-01 08:50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3385) 掃描到手機

新春佳節,青島大街小巷到處都是火紅喜慶的燈籠,不少網紅店鋪也在春節期間開門納客,讓原本就熱鬧的春節消費市場變得更加火熱,這些店鋪的主理人有著怎樣的故事呢?1月31日,大年初三,記者走進了位于大學路的“李想咖”咖啡店,聽主理人老高講述他的故事。

“你喝到的最新鮮的咖啡是什么樣的?”

冬日的午后,島城的風中還夾雜著絲絲寒意,走進位于大學路的“李想咖”,溫暖靜好的氣息撲面而來,陽光灑在棕色調的店內,空氣中滿是氤氳的咖啡香,從事咖啡經營多年的店主老高正在給顧客制作咖啡。

“咖啡師都回老家過年了,這陣子有點忙,”雖然是正月里,店內的顧客并不少,老高邊忙碌邊說,“這家店開了14年了,也是大學路的第一家店,當時這里別說沒有咖啡館,商業都非常少。”跟現在特色店鋪眾多,青島著名的網紅打卡地不同,十多年前,大學路的商業業態并未成型。而正在為咖啡店選址的老高,被這里的氛圍吸引,“看到大學路的紅墻、路兩邊的梧桐樹,當時就一個念頭要在這里開店。”老高說,雖然當年把店開在這里身邊也有人質疑,但他的想法很堅定。

“我的咖啡店都是工廠店,從最初就是我自己磨咖啡豆,后來在八大峽有了規模更大的店。”跟普通的咖啡店不同,咖啡工廠店是近年來備受關注和追捧的一種經營模式。“在咖啡工廠店里可以喝到剛剛烘焙好的咖啡,而且這個咖啡豆是專門為你定制的,我們這里所有的生咖啡豆都可以直接點單,也可以打電話提前預約。”老高介紹說,“顧客選好豆子,我們會安排烘焙師烘好,第一時間把烘好的咖啡豆研磨制作成咖啡,送到顧客面前。”

在咖啡工廠店,除了能喝到剛出爐的咖啡豆磨制的咖啡,咖啡愛好者們還可以了解各種不同咖啡豆,觀看咖啡的烘焙過程,如果有興趣還可以跟咖啡師學習制作不同口味、不同花樣的咖啡,也可以隨時自己動手體驗自己沖泡的感覺。

沒錢的時候最有創意

除了咖啡,在這家經營了十余年的咖啡店中,也有很多具有年代感的小物件和家具,它們就像歲月的留聲機,無聲地訴說著店中的過往,“在我開業初期,沒有那么多錢,很多的家具桌椅都是東拼西湊的,沒想到反而成就了這個店的調性,不過現在大多數東西我都換掉了。”

老高指著一張咖啡桌說道,“這可是我父母結婚時的大件,當時青島是重要的棉紡織之城,年輕人結婚要送大件,就一定要送這個縫紉機。”老高掀起一張咖啡桌的桌布,竟然露出一臺老式縫紉機,這個發現,令人既驚喜又意外,“開店之初并沒有用桌布,那時候年輕,喜歡讓人一進來就看到,‘哇,縫紉機’,現在十多年過去了,我更喜歡收斂含蓄,就給它加了一個桌布,讓坐在這里的顧客不經意間發現這個意外之喜。”老高說,沒有錢的時候,最有創意,后來這家店重新裝修,家具買了黑胡桃、橡木等,但是感覺和調性比原來差很多。

燒咖啡可以取暖

你聽說過燒咖啡可以取暖嗎?老高說,這些年都在提倡綠色、低碳、環保。關于工廠店的可持續發展,他們做了一些探索,“我們把后置燃燒排出去的高溫空氣,做成了一套水暖系統,給咖啡店供暖。”

據了解,咖啡豆最內層有一層薄膜,如同一件貼身的 “銀衣”緊緊包裹著豆子,被稱為“銀皮”。在咖啡烘焙時,銀皮會在140℃至160℃之間開始脫落,而“銀皮”很容易燃燒,咖啡工廠店在烘焙咖啡豆時會產生大量的“銀皮”,如何廢物利用,老高想了很久。

“我在工廠里面買了一臺造粒機,把蓬松的‘銀皮’壓成了顆粒,我還買了一臺燃燒顆粒的爐子,這個爐子原本是燃燒木粉壓成的顆粒的,這些木粉顆粒和銀皮壓成的顆粒混合在一起燃燒,這樣就沒有排煙。”老高說,他現在用這些顆粒給大學路這家老店取暖,也算把廢物利用起來了,這也是他對咖啡工廠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探索。

咖啡好不好喝不重要

“平時忙的時候,喝咖啡‘續命’,會選擇快消品牌的咖啡,或者干脆自己買速沖的咖啡粉”,一位顧客說道,“有時間了還是喜歡到店里喝精品咖啡,我喜歡手沖,咖啡豆的品種、研磨粗細、沖泡水的速度時間等不同,可以說,世界上絕不存在兩杯一模一樣的咖啡,還有就是店里的氛圍感,這種體驗與快消咖啡是完全不同的。”

近些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咖啡,咖啡文化得到發展,獨立的咖啡店也獲得更多認可。“你說咖啡好不好喝重要嗎?我認為不重要。”老高說,“當你選擇咖啡館,在進門之前先看到這個店的招牌、燈光等這些視覺效果;進門之后,會聽到背景音樂,有人在打招呼,這時候聽覺就啟動了;再接下來,就是聞到咖啡的香味,嗅覺啟動,但味覺并沒有啟動;坐下來之后椅子是否舒服,桌子的高度是否合適,啟動的是觸覺。在這四種感官交互出現的時候,味覺并沒有啟動,這時候再喝咖啡,你對這杯咖啡是否喜歡,原因就很復雜,有咖啡本身的原因,也有前面的那些體驗。”

現在咖啡文化的崛起,也推動了人們對咖啡的熱衷,咖啡不再是單調的提神飲料,而是演變成了一種時尚、個性化的文化象征。

“咖啡文化的興起,也讓我們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老高說,“去年,這家店14周年,我做了一個店慶活動,主題就是‘拾趣之肆’,我認為咖啡館是拾取獲得樂趣的地方。”談及未來,老高說,“當我把店開到14年的時候,就像我們常說的‘1314’,我覺得我可以講一生一世了,過了10年,走到了14年,我覺得20年也很近了,到了20年,百年是不是也可以想想,總之就是長長久久吧。”

咖啡館,豐富了人們休閑與社交生活,在很多年輕人眼里,喝咖啡變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城市而言,咖啡館也是活力與文化的一種體現。大年初三,在冬日午后,品一杯喜歡的咖啡,窗外是老街梧桐,窗內顧客三三兩兩,濃郁的咖啡香中,新春的喜悅與幸福的味道也蘊含其中。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雪梅 李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