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聚焦丨酒店“先囤后付”火了,如何確保兌付?消費者真能薅到羊毛嗎?
現在“囤券”似乎成為大家消費生活的一種新方式。比如在網上購物時可以使用平臺的優惠券,出門消費時可以團購店家的套餐券,點外賣能用搶到的外賣券。
這兩年,在電商平臺相繼推出“先用后付”模式之后,在線旅游預訂平臺也陸續在酒店套餐產品試水“先囤后付”。
無需立即付款,不占用現金,過期自動取消,核銷后產生賬單……最近,一些在線旅游服務平臺推出“先囤后付”的酒店預售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由于無需提前付款即可預訂酒店,“0元囤酒店”成為一些年輕人旅游住宿的消費新選擇。
推動酒店預約率走高
“2024年‘雙11’期間,我囤了2萬多元的酒店房券,雖然有一些不確定能否成行,但價格相較平時會優惠很多,所以先囤著。”憑借多年自由行經驗,來自上海的曹女士對酒店怎么住更便宜很有心得。
曹女士購買并預約了2025年3月~6月的多家酒店套餐。對于能放心大膽“囤酒店”的原因,曹女士表示,“這種模式不用先交錢,核銷后才付款。所以我先計劃了出行時間和目的地,如果到時候去不了取消預約就可以,不核銷就不產生費用,能幫助我避免臨時更改行程帶來的損失。”
近期,多家平臺推出“先囤后付”服務,并加大優惠力度。飛豬數據顯示,2024年“雙11”期間酒店套餐預約率走高,熱門冰雪游酒店預約率接近三分之一。同時,有酒店推出豪華客房、多晚客房折扣套餐,成交額較2023年同期翻番。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科學學院教授谷慧敏認為,酒店是旅游消費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平臺上售賣低價酒店預售套餐有利于吸引流量。通過這種方式,平臺和酒店可以提前鎖定部分消費者,擴大市場銷售額。
“酒店套餐不僅具有價格低的優勢,有時還會包括其他附加服務,如免費早餐、健身項目等。相較于常規預訂性價比更高,是預售套餐打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谷慧敏說。此外,平臺售賣套餐往往集中在“雙11”、節假日前等特定時段,通過促銷優惠能進一步吸引消費者下單。
有消費者遭遇兌付難
“平臺預售的套餐價格是兩晚3288元,但酒店要求臨時加價800元。”北京消費者孟女士向記者反映,2024年10月24日,自己在第三方平臺預訂了某酒店12月10日和11日的兩晚套餐,而在兌付時酒店卻表示一晚需要加價400元。孟女士發現,該酒店同房型現訂兩晚的價格是3976元,盡管提前預訂了預售套餐,但她并沒有享受到優惠。
孟女士隨即向平臺客服表示,希望退掉購買的預售套餐后現訂酒店,得到的反饋是只能先在該酒店下單,才能退掉之前預訂的套餐,“退費流程很復雜”。
和孟女士一樣,來自南寧的王先生也遇到了酒店預售訂單兌付難的問題。因為想賞雪玩雪,王先生2024年10月購買了吉林某酒店的預售套餐,卻在預約時遇到了阻礙。“平臺上顯示該酒店有空房,但是一預約就顯示滿房。酒店表示可以選擇退款重新預訂,或者把預約日期更換到2025年3月以后,可那時候雪都開始融化了。”王先生無奈地說。
對此,谷慧敏表示,酒店消費具有很強的時間價值特征,淡旺季、平日假日客流差異明顯,價格也會隨之變動。在實際運營中酒店一般采用收益管理方法,即總房量售賣中優先保證高房價、高價值的預訂,以提升客房收益,因此可能產生消費者需求與酒店利益之間的矛盾。
“酒店促銷的重點在于提升非高峰期的入住率,因此在設計套餐產品時,往往會附加消費條件,比如要求消費者按照當時市價適當加價。由于很多消費者是在饑餓營銷場景下搶單,往往會忽視消費條件等細節,可能在后續實際預訂時遭遇酒店無法滿足其需求的情況。”谷慧敏說。
“0元囤酒店”,真薅到羊毛了嗎?
此外,“0元囤酒店”瘋狂過后,在兌付環節消費者卻是喜憂參半。
首先,多數酒店會設置加價規則,一般周末會加價200元/間/夜,到元旦和春節期間,會增至400元和1200元。
一位囤酒店的消費者告訴Tech星球,通常在預約酒店時候都會遇到加價問題,盡管很多時候最終比直接訂日歷房便宜一些,但不會便宜到“讓你覺得很爽”。
而熱門旅游目的地,不僅漲價,還有面臨預約困難。囤了4萬元酒店之后,朱莉告訴Tech星球,像普吉島的卡塔坦尼海灘度假村,當地酒店不僅到冬季漲價幅度高,她預約的時候,被告知客房已經滿了,無法預約。
今年雙11銷量名列前矛的“999元3晚”的開元酒店套餐,雖然顯示節假日不加價,但非常火爆,朱莉說,買完10分鐘后她就去預約,也沒搶到春節的客房。
在這背后,是酒店并不會為客戶已囤的房間提前做預留,能否預約到以當日酒店客房實際情況為準。
酒店從業者郭曉告訴Tech星球,酒店只有在用戶進行預約確定時間后才會有記錄,一般入住需提前三天預約,如果當時酒店沒客房了會直接告知用戶無法預約,跟酒店正常售賣客房是并行的。
平臺售賣的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夸大的現象,商品描述跟酒店實際不太相符,這就會增加一些客戶溝通問題,但對于酒店來說算是家常便飯,影響程度不大。
比如,實際上酒店每天的升級是有限額的,只能升級三到五間,但平臺上寫可以免費升級房型,那么每個客人都會提出要求,這時就容易產生沖突。一般情況下酒店會視情況盡量協調,如果實在溝通不了就讓客人聯系平臺去要解釋。
此外,隱含在酒店套餐中的細節也讓用戶消費體驗大打折扣。另一位囤了2萬元酒店的消費者向Tech星球透露,部分酒店套餐不能拆分,必須連住,比如有的酒店需要連續住三天且第三天不能是周六,且春節元旦也不能使用。可以拆分的套餐,用戶一旦預約入住過一次,便無法退訂套餐里的其他房間。
上述消費者表示,在她囤的酒店套餐里,通常都是固定房型或者標準雙床房型,對更注重體驗特色酒店的用戶并不適用。而且,通常這些酒店套餐提供者由品牌旗下的子品牌參與活動以增加曝光,比如洲際旗下的英迪格、悅榕莊旗下的悅椿、萬豪旗下的萬怡。
完善售賣規則和退款機制
“先囤后付”作為酒店行業的一種營銷模式,能幫助酒店提升營業額,提高市場占有率,也對酒店的服務和庫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卓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志峰認為,酒店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真實、全面地向消費者公示或告知“囤酒店”產品適用范圍、適用時間以及排除適用的情形,一旦銷售,就應按照承諾履行與消費者之間的預售合同。
“對于平臺經營者來說,應加大監管力度,充分向參與活動的酒店提示風險,加大對違約酒店的處罰力度,依法建立先行賠付機制,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并給予消費者合理的替代性解決方案。”孫志峰建議,消費者要選擇充分公開適用范圍的產品,并在購買前詳細閱讀產品須知、適用范圍及產品其他條款信息。
谷慧敏認為,應加強對酒店和平臺“先囤后付”產品的管理,杜絕個別企業為賺取流量而空掛超低價酒店套餐的行為,確保預售房間的供給,滿足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產品的正常合理需求。
“同時,應建立規范的售賣規則和退款機制。平臺和酒店應細化和完善服務流程和政策規定,對于無法滿足賓客需求或消費者計劃變動等情況引發的退款情況,要及時規范處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為未來消費積累市場基礎。”谷慧敏表示。
觀點>>
酒店“先囤后付”,還需“信用加持”
無需立即付款,不占用現金,過期自動取消,核銷后產生賬單……最近,一些在線旅游服務平臺推出“先囤后付”的酒店預售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由于無需提前付款即可預訂酒店,“0元囤酒店”成為一些年輕人旅游住宿的消費新選擇。不過,也有消費者反映,其購買的酒店預售套餐在使用時遇到無法預約、不能升級房間、臨時加價等問題。
為了在今年元旦、春節期間攬客,部分平臺在去年“雙11”期間,就推出“先囤后付”的預售新模式,即用戶在購買旅游產品時無需立即支付,可以先“囤”酒店預售套餐,待預約酒店并核銷后再付款。
傳統的酒店預訂模式需要消費者立即付款,其優缺點顯而易見。優點是,消費者花錢買心安,不擔心酒店違約漲價或無處可住;而酒店則提前“綁定”了消費者,可確保入住率。但弊端是,部分酒店被預訂后,消費者由于行程變化則不可取消,引發糾紛。平臺推出的“先囤后付”,有望彌補上述缺陷,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權。這無疑創造了多贏的預售模式,既便于消費者靈活選擇,也能為平臺和酒店引客,還能做大市場“蛋糕”。
這種模式創新的背后,是國內酒店業競爭日益加劇。之前受疫情影響,酒店數量一度“縮水”,隨著疫情警報解除,旅游業快速反彈,酒店數量快速擴張,僅2024上半年,國內就新增酒店2.3萬家,新增房間達100萬間。同時,平臺競爭也日趨激烈。在這種背景下,平臺和酒店創新營銷模式并不意外。哪一種模式更利于消費者,就會更受市場青睞。
不過,雖然從理論上看“先囤后付”可帶來多贏,但部分消費者預訂的酒店預售套餐在使用時遭遇兌付難——無法預約、不能升級房間、臨時加價等問題,這顯然侵害了消費者權益,讓人感到“先囤后付”不過是一種營銷噱頭,酒店從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發便無視契約和信用。
對此,平臺要完善“先囤后付”預售合同,既要充分保障消費者知情權,也要合理約束酒店行為,對違約酒店要有相應的懲戒機制,以維護該模式的聲譽;其次,參與的酒店要遵守契約要有信用,不能因為貪圖小利而損害酒店信譽。另外,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參與“先囤后付”,要盡量選擇口碑好的平臺和酒店,詳細了解預售合同內容再決定是否選擇“先囤后付”。
總而言之,部分消費者遭遇兌付難,根本原因是相關服務者信用缺失,只有促使平臺重視信用建設,鞭策酒店重信守諾,才能防止“先囤后付”模式走樣變形。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央廣網、工人日報、北京日報、光明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