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薦讀丨山東:高速逐綠,駛出條條“能源廊道”
高速逐綠,駛出條條“能源廊道”
航拍鏡頭下,濟廣高速公路濟南至菏澤段(以下簡稱“濟菏高速”)改擴建工程已基本完工,八車道高速路筆直寬闊,向遠方延伸。歷經兩年多建設,項目計劃于本月底前全線建成通車,到時道路交通承載能力和服務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功能將得到明顯提升。
高處俯瞰,與濟菏高速并行延展的還有一條“能源廊道”:服務區、收費站、匝道圈、邊坡等點位,光伏組件成片有序分布。于細節處,邊坡光伏一體化裝置讓光伏與邊坡緊密貼合,融為一體,提高轉化效率的同時安全性更強,在光照下源源不斷生產著“綠電”。
近些年,山東借助路域光伏,實現了部分高速公路運營用電自產自用,余電接入電網,獲得發電收益。不過,目前山東省內的路域光伏大多布設在東西向路段上,南北向路域光伏的光照效能相對偏低,使用空間未得到拓展。西北—東南走向的濟菏高速是“先行者”。
濟菏高速沿線擋土墻光伏。
12月12日,在濟菏高速長清服務區東區,高速公路與服務區匝道間的擋土墻處,光伏板整齊排布,與路面形成統一的15度小夾角。“經測算,這個角度效能最高。”山東高速集團濟菏高速改擴建項目辦公室工程部工程師李超介紹,在南北向路段布設光伏,要精細挑選位置與角度,才能產生可觀收益。理想狀態下,南北向路段的光伏轉換效率能達到東西路段的90%。項目結合路段走向精細布設光伏板,經嚴格測算,建成通車后,全線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0兆瓦,年發電量3300萬度,在實現全路段零碳運營的同時,還可創造穩定的經濟效益。
據介紹,濟菏高速改擴建項目重點打造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節能降碳系統和零碳綜合管控系統三大系統工程,包括新能源發電、地源熱泵、儲能聚合、近零能耗建筑等關鍵舉措。經測算,改擴建完成后,濟菏高速運營期內年均碳排放量約1.36萬噸,而通過減排、增匯、清除等措施可實現年均碳減排量約2.25萬噸,直接碳排放和間接碳排放凈值均小于零,將成為全國首條改擴建零碳高速公路。
路上逐綠,山東一直擔當著“開路先鋒”的角色。2021年,榮烏高速榮成至文登段邊坡光伏開建,建設長度約2290米,成為全國首個規模化高速公路邊坡光伏項目。一年后,全國首個零碳服務區——青銀高速濟南東服務區,建成3.2兆瓦光伏電站及配套儲能設備,日均發電量1萬度。 2023年9月,全國首條零碳智慧高速公路——濟青中線濟南至濰坊段建成,項目利用沿線空間資源,建設了多場景、多樣式的光伏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裝機容量達68兆瓦,年均發電量6800萬度。
青銀高速濟南東服務區。
由點連線擴面,山東路域光伏發電過去幾年實現量的累積,得益于多項技術的攻克。
“我們首創高速公路與光伏設施一體化融合的結構形式和設計方法,構建了適配高速公路用電與光伏分布式發電特征的多尺度區域微電網,逐步形成了收費站、服務區、隧道、邊坡、棚洞、聲屏障等多場景、多形式、一體化的路域光伏解決方案。”山東高速集團能源環境部副部長周鵬飛介紹,截至目前,山東高速集團已建成路域光伏629兆瓦,居全國交通行業首位,約占全國路域光伏總容量的70%,年均可發電約6.9億度,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1萬噸。
此外,山東高速集團搶抓分布式光伏綠證申領窗口期,目前已申領國內綠證37000張,成功交易1821張,實現國內路域光伏綠證交易“零”的突破。目前,正積極推動路域光伏綠證的規模化開發交易。
濟青中線濟濰段建成已一年有余,其隧道口設置的遮光棚洞有效緩解了駕駛者的黑白洞效應,收獲好評。司乘人員可能想不到的是,就在這些棚洞的上方還布設著成片的光伏板,猶如“光伏走廊”與高速公路相互輝映。據介紹,濟青中線濟濰段全線10個光伏棚洞,共安裝光伏組件2400千瓦,年均可發電約256萬度,所發電量用于隧道照明、通風等設施,年節約電費超過180萬元。
濟青中線濟濰段沿線邊坡。
“拓展新的建設場景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周鵬飛介紹,山東高速集團將加大新能源領域投資力度,繼續拓展東西側邊坡、聲屏障、邊溝、隔離柵等光伏開發場景,不斷擴大路域光伏建設規模,優化分布式云儲能選址布局,試點推動高速公路沿線風電開發,建設一批高速公路沿線風光能源廊道,強化綠電及綠能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交能融合發展水平,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大眾新聞記者 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