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半島調查丨“釘”在相親會上的老年人!替子女相親動輒數年,交過“學費”見過人生

2024-11-10 21:27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閱讀 (25516) 掃描到手機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鐘迎雪   實習生 張薛鈺

“雙11”不光是網絡購物節,也被許多網友戲稱“光棍節”。在青島,有一群不過節的老年人,他們把自己“釘”在相親會只為讓孩子盡快脫單。“雙11”前期,記者采訪了這群特殊的爸媽。

上午9點多,68歲的老胡像往常一樣出現在海泊河公園相親會現場,這已經是他給兒子跑相親會找對象的第4年,像他這樣替子女相親找對象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數,經過記者了解,基本上都是奔波了一到四年。

從30塊錢拍信息要電話,到上萬塊錢的2.0版本C級會員,在相親會背后,當愛情變成了產業,是成熟的婚介產業鏈還是真心找伴侶?是父母“以愛為名”的操辦還是有效牽線?是真實信息配對還是包裝個人信息? 2024年迎來尾聲,還未脫單的子女成了父母的“心事”,這讓相親會上的老人身影越來越多……

婚介機構前,圍坐了大量替子女登記的父母。

婚介扎堆“搶客”

11月9日上午9點多,記者又來到青島海泊河公園相親會現場,駐足閱讀相親資料時,一名自稱做了9年婚介的六旬老太主動搭話。她告訴記者,想上墻資料要交660元一年的會費,給推薦適合人選,而最低的66塊錢則是統計信息掛出來。據她介紹,大家平均消費是在1000多元,過期后會員續費接著掛信息,隨后給記者展示了微信上牽線成功后的祝福語和紅包,為了讓記者相信她的介紹更有說服力,最后該中介直接亮出自己的微信零錢余額,顯示有三萬八千多塊錢,證明自己在市場上的可信度。

“你只要花錢掛信息,肯定有人跟你聯系。”見記者還在猶豫,該中介老太緊接著補充,“不要去免費的婚介處登記,第一他們是剛來的,第二沒有信息庫,第三他們說免費給推薦,但是見面需要你付費200塊錢,一見面就算不合適也得掏這200塊錢。”

老人們在海泊橋相親會現場認真查看信息。

不遠處圍坐著一圈老年人,機構從業人員正忙著給老人登記信息,十分熱鬧,記者上前詢問,得知是剛來一個多月的新婚介。此前,記者多次現場探訪,深感光登記這一關就讓很多老人撓頭。

“免費登記,可以免費推薦兩次,如果覺得還不行,就可以辦會員,不成不收費。”從該機構給記者展示的相親產品價格來看,分為兩個版本,均為三個會員檔次,從前期交100到300塊不等,后期“成了”需要交3786元到9721元不等的費用,這些會員檔次區別在推薦和精準匹配的次數不同,最高的會員甚至提供婚姻無過錯前提下的法律支持,而機構在宣傳頁上注明的“成了”是訂了婚或舉辦婚禮或領了證。

“哪個朋友能給你介紹這么多人?100塊錢也就是頓飯錢,我們現在是賠錢,前期是賠錢。” 該機構營銷人員不斷勸說記者花100元先充個會員,把信息入庫。

某婚介展示的服務套餐

不遠處的一角,資料墻邊有位男性婚介正在迅速幫老人記錄信息,相比之下,人氣稍弱一些,但是不乏老人從其身邊經過詢問。

“登記不花錢,有了合適的,雙方愿意見面的話再說,800塊錢推薦10個月,結完婚再給錢。”在該男性婚介引導下,記者登記了單身表弟的信息,隨后該工作人員引導記者加微信進了女生群,下午5點多,該婚介將本周的信息發布在群中,記者看到,總共發布了13名男性的信息,但是電話號碼被遮住,這就意味著,后續交費才能要到聯系方式。

記者在現場不完全統計,掛著橫幅招牌的大大小小的婚介,在匯泉廣場有12家,海泊河有13家,還有一些零散的個人支著小桌子。對比兩天,海泊河相親會現場和匯泉廣場上出現的婚介信息基本相同。

從記者在現場加的兩個相親群來看,人數從100人到近500人,多數為父母,群內很少一部分是年輕人,而群中交流信息并不多,主要為中介私下對接。

交“學費”長經驗

“自己掛不花錢,自己找位置。”記者看到,幾位男性老人從隨身的背包中拿出相親資料紙板掛在樹上,還有一些父母直接舉著子女的相親資料,站在人群中等待搭話,他們子女從75后到00后不等。

從嶗山、城陽、西海岸等地過來替子女相親的父母不在少數,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上午人流量最少500人,大家問候的第一句是,“你家是男孩還是女孩?”

老人們為子女自制的相親信息介紹牌。

在與中介交談時,不斷有老人上前問記者,“姑娘給自己找嗎,多大了?”從上午九點半到中午十二點,共有14名老人主動跟記者聊天,當得知記者已婚可以為身邊人介紹時,老人們依舊興趣不減,詢問年齡以及工作。

“都想往好了找,哪有那么多合適的人呢?工作、地域、車房等都要考慮。” 張女士告訴記者,她來相親會給兒子找對象一年了,雖說感覺希望不大,但還是想來看看。

“1986年和1993年,屬相很合適,就是年齡差有點大。”記者一說朋友的出生年月,身旁的老王第一時間說出生肖屬相合適,這令記者很詫異,老王笑言,算得多了,記得也就清楚了。

“他們那些人是想掙錢的,光拿信息不辦事呢。”老王告訴記者,兒子是企業工人,他為兒子在相親會上找對象已經三年了,每周六海泊河,周日去匯泉廣場。他曾為兒子花費近百元掛了兩次信息,又過了半年,也沒了消息,很多資料墻上的信息較老,長時間未更新。

海泊橋公園內,前來替子女找對象的老人互相交流。

“個人簡介隨便看,但是沒有電話,需要收錢才給電話,交過錢回家一打電話聯系不上,根本連人都見不到。” 老王告訴記者,初來相親會的老人都會在婚介的熱情介紹下留下信息,花費從百八十元到上千元,起碼一半的老人都曾買過婚介的付費服務,買來了“經驗”。

“不用看子女,就看父母也能篩一輪了,孩子還沒見面,就知道不合適。” 已經給女兒在相親會找對象兩年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兩年的相親經驗也讓他練就了“火眼金睛”,誰是婚介,誰是騙婚,一眼就能分辨出來。一開始他也會看資料,后來發現家長之間聊天最有效,直接了解對方信息,再者看家長氣質,家長說話的素質、談吐中的價值觀等,來判定對方子女的基本情況。很多父母積累了替子女相親的經驗,也在此收獲了老年情誼,看到某個信息適合誰家孩子,也會彼此告知推薦。

老人們認真查看相親信息。

“很多婚介信息不一定有保障,主要還是靠父母在現場聊天。”劉先生提醒記者,因為干中介沒什么成本,會陪老人聊天就成了,從十幾塊錢先入手,再到1萬多,都是一步步地來,就算是相親的老人群中,也混雜著個人婚介搭訕聊天,起初會放大老人的焦慮,引導老人消費,承諾服務保障,而正是因為婚姻的自由性,又不能保證肯定能成婚,因此花錢后,信息石沉大海的也不在少數。

在與老人聊天時,好幾位母親身份的女性詢問記者情況,其多數戴著口罩與墨鏡,表示自己兒子在美國、日本等地,條件優越,出國不需要工作,僅需要找愿意陪同在國外結婚生活的姑娘。一旁的圍觀老人擺手提醒記者,這種情況他們經常遇到,但是信息是否真實,老人們均表示無法確認,也不會同意孩子跟其出國。

中午,眼瞅著已經12點了,老人們從樹上取下信息牌,跟熟悉的好友相互告別,說了句“明天見”,而他們口中的明天,則是周日的匯泉廣場。

懷希望更寬容

次日上午10點,記者繼續來到匯泉廣場處的相親會現場,確實在人群中發現了海泊橋公園里熟悉的面孔,無論是中介還是老人。

匯泉廣場相親會現場

一名母親認真地看著信息表,想要拍照留下聯系方式,但是被一旁的婚介老太上前制止,說起碼交30元會員費才能拍照,隨后該母親收起了手機,只是在現場查看。

記者發現,基本上都是老人在現場查看資料互相交流,但也有年輕人的身影。結合兩天的相親會現場來看,主要是年輕男性來相親會尋找信息,年輕女性出現的面孔并不多,基本上沒有。

“可能花錢少了,信息不夠優質吧。”90后男生小李告訴記者,他來了兩次相親會,基本上在各個婚介處都留下了信息,但是能夠匹配的信息不多,為了擴大信息面,他也花了幾百元,成為多家婚介的會員,效果卻并不理想,小李還發現,無論是對方工作還是收入,都是被包裝過的信息。

小李表示,還有很多兼職紅娘、單身聯誼活動策劃、情感沙龍等招聘形式來發展會員,各種拉人方式層出不窮,先走量再走價,逐步發展。

在兩場相親會上,都有一群年輕小伙在現場發傳單和名片,其最明顯的廣告是“9塊9參加相親會”,不斷地邀約記者進店面談。

宣傳彩頁上寫著“9塊9參加相親會,家長見面會,80到90后相親會,90到00后相親會”,記者詢問該婚介,對方表示入場要核查身份證,當記者提及辦會員費用多少時,對方回答:一般VIP客戶不會去參加9塊9的相親會,都是一對一服務,需要審查材料備案的,核查房產證、車證信息、工作證明,身份證正反面備案。

“好找的便宜一些,不好找的相對貴一些”,具體的價格收費需要到門店去了解,該婚介表示,“最低的是1990元,終生脫單是6990元,其余的根據情況,比方說1995年以后到2003年的年齡段好找,費用就低一點;男方不足1米7,女孩不足1米5,肯定就需要時間長一點,只要是戀愛觀正,基本上談兩三個就脫單了。”該婚介多次跟記者強調,一定要到店了解詳細信息。

“年輕人婚戀觀在變,老年人觀念也變了很多。”離開前,老胡對記者袒露心聲,這兩年相親市場有了很多變化,很多父母也接受了姐弟戀,減少了地域限制,他深知參加相親會不一定能成,但卻堅持了四年,這種方式已經融入到這些老年人的生活,因為他們一直對孩子的婚姻幸福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