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長大了 | 第一輯 城韻新篇

2024-09-28 09:51 網瞰青島閱讀 (13185) 掃描到手機

特聘撰稿人:王鐸

統籌:胡明月

視覺:王文超

我的家,在海邊

是呀,青島人都把大海當作自己的故鄉。老西鎮人還會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和大海打交道的人,海邊就是我的家。”

青島灣,海邊的家(圖片 |張巖提供)

的確,青島的西鎮,舊稱西嶺,自古以來,就是膠州灣畔的一個三面環水的地方。這里是港灣,也是出海口。從青島口,到團島口,經過團島燈塔,再到小港灣,這里的漁家環水而居,面對著一汪蔚藍色的大海。

1951年,團島一路建設工人宿舍(圖片 |張巖提供)

難怪青島鄉土詩人劉筠,在1929年就寫過這樣一首描寫《西鎮》的詩,道是:

三面簾櫳納水光,

幽棲擬結小茅堂。

生憎奇臭隨風散,

莫誤花香與酒香。

詩后,還有一小跋,題曰:

西鎮距青島五、六里,中隔嶺埠,今連為一片。惟居民寥寥,商業遠遜東鎮。地出海中,幽靜可居,但近屠獸場。居人多煮買頭蹄腸肺,氣味乃大不堪。

這就是說,青島最早的民居不但緊臨大海,而且還住著像瑯琊、膠東一帶古以流行的“海草屋”。

不過,到了1934年以后,這里便出現了繁榮的市鎮景象:道路縱橫,原先的“海草屋”也變成了鱗次櫛比的近代民居“里院”。像大家熟悉的八個“平民大院”,也是這時候建成的。

鄒縣路里院(圖片 |張巖提供)

一眼望去,不僅僅是西鎮,滿青島,幾乎全是這種“里院”建筑。成為一直持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青島典型的特色民居。其建筑樣式和功能是這樣的:

一、所謂的“里院”民居,全部為雙層建筑。且按街道、路網的肌理分布,沿地勢和海灣走向而筑。諸多式樣可分為口、日、目、田、回、凹、凸等幾種類型。

二、其中的每家每戶,大多都在16平方米以內,有內走廊,一門兩窗,并設有煙道。凡是面街的,也都外加兩扇窗戶,便于通風和采光。

三、一般的“里院”,都設有一掛樓梯和一個大門。大門非常高大,多為雙扇木制,也有鐵制的,有圓有方。每晚7點鐘有人關門,并合閘送電。僅留大門上的小便門,供居民出入。有的“里院”較大,或是幾個跨院、上下院、南北院等等,供人出入的大門就多了,二至四個不等。其樓梯也常常是雙掛的,也有三掛四掛的。像街里一帶有名的“廣興里”,就是這樣。

四、其實,“里院”僅僅是青島民居的一個統稱,但“里”和“院”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以上所說的,主要是“里”的建筑格局。而“院”架構,多為閣樓式平房。像西鎮的八大“平民院”就是顯著的代表。

青島城區改造前的里院建筑(圖片 |逄淑才提供)

“院”也叫“大雜院”,主要是指居住人群的雜亂。像在小港出海打魚的、趕腳拉貨的、拉洋車的、做小買賣的、紡織工人、剃頭修腳搓澡的、沿街叫賣的和撿破爛包贓的等等。

可“里”的人口構成就不一樣了。故“里”的人口職業屬性比較高。像警察、教師、郵局職工、公司職員、鐵路職工、水電職工和一些公司老板等等。所以,青島的“里”,有好多都是職工宿舍。

大鮑島里院(圖片 |張巖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里院”中,都有公共廁所和自來水龍頭。尤其在那些“平民大院”中,公共廁所都是大而獨立的建筑。有的,還有一排水泥洗衣池子和整齊的晾衣架子。像西鎮的挪莊大院,由于人口已達數百戶,這里曾經還額外設有小學、菜店和郵局。

歷史城區

總體說來,青島的“里院”可分為五大片區:即西鎮片區、海關后片區、中山路片區、小鮑島片區和臺東片區。一句話,青島的早期民居,就是青島城市構成的基本底色。

像康有為所說的“紅瓦綠樹”,指的就是青島城區的獨特風貌;而他所稱的“碧海青山”,指的就是青島城市中“山海一體”的自然環境。

城市風貌的新經典

有人說,青島是中國唯一一座在現代化進程中既沒有破壞老城,又成功建設了新城的大型城市。這話雖說有些溢美之詞,但這確實是真話,也是事實。

未開發的東部城區(圖片 |張巖提供)

回想,1992年青島城市中心的“東移”,當時叫“東部開發”,無疑對老城保護起到了決定性、劃時代的作用。讓我們記住這一光輝的歷史足跡吧!這是青島人的智慧,也是青島面臨時代選擇所邁出的艱難而果敢的一步!

也就是說,在建設新青島、大青島的新征程中,青島的城市規劃者們是有前瞻性的,眼界是開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因為在當時,青島人的這種氣魄、膽識和遠見,在全國是沒有先例的。

1993年7月,建設中的東部新區(圖片 |張巖提供)

還記得1990年初春,陳強、宋丹丹、黃宏、李金斗、陳涌泉和杭天琪等文藝明星來青島演出期間,在迎賓館的接待酒宴上,陳強老先生曾經語重心長地對青島市委的主要負責同志說:“我這是第三次來青島,前兩次都是解放前。我感覺青島的城市面貌與半個世紀前沒什么兩樣,變化不大。現在全國的許多城市都在大張旗鼓地拆除老城,建設新城,青島也應該迎頭趕上。我希望在我再來青島的時候,能夠看到一座嶄新的青島!”

這給沉思中的青島,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時代命題:即對于老城是大拆大建,破舊立新,還是在繼承和保護傳統的基礎上,異地開發,重新建設一座新城?讓老城和新城交相輝映,風貌融合。青島人顯然選擇了后者。

1996年,東部新區(圖片 |張巖提供)

大約在1998年夏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城市規劃和保護總協調員亨利先生來到青島。他在考察了青島的老城和新城之后說:“青島的這種全新的城市規劃理念,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

他還興致勃勃地問我:“青島的新城比老城,到底擴大了多少倍?”

我回答:“不管是城區面積還是道路建設,差不多都擴大了五倍。”

他感嘆道:“像這樣新城和老城的協同發展,尤其是在經過大規模城市改造之后,又渾然一體的城市,青島是一個創新。”

事實正是這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保護青島的城市風貌,提升城市的美譽度和景觀性,青島便推出“十個山頭”的改造工程。像今天的網紅打卡地,也是中外游客津津樂道的山頭景觀——信號山的“三支火把”建筑,還有小魚山的攬潮閣等等,就是當時城市規劃中的點睛之筆。

信號山(圖片 |張巖提供)

記得當時的《青島日報》還為信號山的“三支火把”落成作過一個有名的標題,道是:《信號山發出信號:旋轉餐廳開始旋轉》

朋友,你可別小看這樣一個新聞標題,它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還是很豐富的。

首先,在歷史上,信號山確實是每天都要向全市發送氣象信號的。如掛旗語,掛風球,還掛航船出入膠州灣的指揮信號等等。

其次,人類最古老的信號之一,就是火把。這叫做“舉火為號”。

第三,這是青島第一座設立于山頭公園,可以360度俯瞰青島市容的旋轉餐廳。記得當時市民紛紛涌向信號山,都想親眼看一看百年青島的發展變化。

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青島城市規劃者們的全新理念和文化追求。在青島人的創新里面,無處不蘊含著對于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堅守。

所以,在后來的許多影視片中,還有攝影圖片中,人們常常會見到信號山的“三支火把”和小魚山攬潮閣的身影。

現在還屹立于東部城區的國際華僑飯店,一向被譽為“東部第一樓”。1993年,在東部還是一片菜地,一片繁忙的建筑工地的時候,最先拔地而起的,就是這座高大建筑。這里一度成為東部的唯一地標,那時將其比作東部城區的“泰山北斗”,也不為過。

但后來崛起的新市政府大樓、五四廣場,還有奧運會帆船運動中心,應該是大青島、新青島真正的城市地標。也是青島“山海城一體”的最大的城市景觀。

五四廣場沿線(圖片 |孫志文提供)

如果要說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年的城市變化,青島東部城區的新面貌、新景觀,無疑是青島翻天覆地、日新月異的新名片。

也就是說,青島之美,不僅有老城之秀麗之典雅,也有新城之壯闊之豪情之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