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半島讀書會丨中秋前夜,與那個偉大而自由的靈魂相遇——劉宜慶曹春梅解析“千古浩然蘇東坡”及其詩詞

2024-09-17 20:08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110125)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  實習生  劉夢潔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又一年中秋,清風明月為伴,9月16日晚,半島讀書會在青島書城二樓明閱島雅集,作家、文史學者劉宜慶為書友們分享了“千古浩然蘇東坡”,山東省特級教師曹春梅賞析了蘇軾的三首經典詞作,帶領大家走近蘇軾的人生與文學,與那個偉大而自由的靈魂相遇。

劉宜慶首先介紹了蘇軾的家世和生平,解析蘇東坡的來處與性格形成因素、對蘇軾影響較大的人。蘇軾出生于1037年1月8日(公歷),四川眉山人,祖籍趙郡,五代十國時為躲避戰亂流落眉山,祖上可追溯至初唐大臣蘇味道。隋朝罷趙郡為趙州,后又更名欒州,劉宜慶介紹說,蘇軾有“趙郡蘇軾”章,蘇轍將自己的詩文集命名為《欒城集》,均是當時文人慣例。蘇軾祖父蘇序為人慷慨俠義,樂善好施,有遠見,對蘇軾曠達、樂觀、天真的性格頗多影響。其父蘇洵少時向往游俠生活,游山玩水不愛讀書,娶妻程氏后受其規勸,如《三字經》里說,“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最終與蘇軾蘇轍父子同登科“一門三進士”。程母是書香之家的大家閨秀,相夫教子,對整個家庭的運轉、對蘇軾品性、人格養成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一個家族的崛起不僅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而且很大程度上在于這個家族的女性,”劉宜慶表示,“蘇洵和程夫人結合之后,把蘇家推向了一個輝煌的頂點。”

蘇軾、蘇轍的名字均帶“車”字,“軾”為車前的扶手,雖默默無聞但不可或缺;車翻了能看到車轍,可見福禍相依的哲學思辨。“蘇洵為取名專門寫了一篇文,‘軾’與“轍”都和馬車有關,雖不是馬車的重要零件,但是離了不行,其實這可以看出蘇洵經程夫人規勸之后,變得低調了。一個讀書人有了開闊的眼界,一旦變得低調他就不得了。”劉宜慶羅列了蘇軾出生之際后來“群星閃耀”的那批人的年齡狀況,“陰歷1036年蘇軾出生,當時他媽媽 27 歲,爸爸 28 歲,范仲淹45歲,歐陽修30歲,王安石16歲,也就是說在他出生之前,宋代的這些大臣都已經各就各位,司馬光比他大了沒有多少。”1057年,蘇軾父子三人同時以科舉入仕,名動京師。不久因祖父去世回鄉奔喪,其后母親、父親去世均需辭官守制,除孝再起復,此后蘇軾幾十年宦海沉浮,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50歲之后受新舊黨爭之累屢遭貶謫,命運可謂多舛。

但蘇軾做官,每到一地都在為民生服務,“在杭州當通判;到密州治理蝗災,建立超然臺;到徐州抗洪,黃河決堤后,讓大戶出錢修筑大壩;在湖州任上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可以說,烏臺詩案成就了蘇東坡。他在黃州做團練副使,曾在寺廟里住過一段時間,后買地租房子,在周邊搞綠化,自號‘東坡居士’。”在黃州四年,蘇軾在《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中曾有過這樣的描述:“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寫他一次醉酒后的經歷,可見豁達的人生境界,也是對宦海浮沉心態的寫照。

劉宜慶介紹說,宋神宗去世后,蘇軾最高官至禮部、兵部侍郎,三品是最大的官,“朝廷新舊兩派斗爭非常激烈,新派王安石變法一派,舊派是司馬光一派,新派和舊派之間有好多個反復。蘇軾為什么老被貶謫?就和宋代黨爭有非常大的關系,新派、舊派上臺,都把蘇軾劃歸對方陣營,因為他關注的從來不是派系權爭,始終是百姓民生。小妾朝云曾說蘇軾‘有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深得蘇軾之心。張敦當權后,蘇軾50多歲快60了,開始不停被貶,再貶惠州,蘇軾遣散歌姬,只留朝云在身邊;三貶儋州,當時嶺南是蠻荒之地,時人印象中幾乎有去無回,但他依舊樂觀曠達。后來回常州,65歲病逝于常州。”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又具靈心慧眼,學博才高,冷靜曠達,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開創了宋詞豪放一派,用曹春梅的話說,是“從0到1,從無到有”的建樹。他是很多文藝領域內有開拓之功的通才、全才,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這樣評價蘇軾:“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誰能不愛蘇東坡呢?關于蘇軾的研究、著述可謂汗牛充棟,各類傳記作品屢見刊行。劉宜慶現場攜帶了李一冰的《蘇東坡新傳》、汪維宏的《千載浩然蘇東坡》,都是不錯的蘇軾傳記讀本。2000年,法國《世界報》評出“千年英雄”(公元1000年至2000年),全球共有12位,蘇軾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因為他有一顆自由的靈魂!”

曹春梅是語文教師,對蘇軾研究很深,她從文學角度逐字逐句解析了蘇軾的代表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蝶戀花·春景》,引導在座書友們翱翔于蘇軾的文學世界。在曹春梅看來,蘇軾是一個很高妙的人,“寫中秋先把人一下子就拔到天上去,再落腳人間煙火氣,營造月亮潔凈與高妙的意境,而詩人內心澄凈,他曠達地告訴世人,告訴弟弟,也告訴自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那么我們就順其自然,有美好的祝福。”蘇軾是豪放派開宗詞人,他拓展了宋詞的敘事領域,由談情說愛的婉約詞風,轉為懷古言志的豪放風格,“蘇軾來到赤壁肯定要懷古,他心目中有兩個明星,一是陶淵明,二是周瑜,他也想建功立業,奈何‘人生如夢’,于是‘一尊還內江月’,祭奠天、祭奠地,實際上也是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和壯志難酬之心。”

哲學家周國平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我們當代是互聯網的時,網絡遍地橫行,但其實大自然也有,其實上蒼也有自己的互聯網,上蒼的互聯網是什么呢?就是大自然和人的心靈。“所以自然是可以治愈人的心靈的,這也就是我們當代人依然很喜歡《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種詞的原因。”曹春梅表示,“我們這么喜歡蘇東坡,不完全是因為他寫詩好、寫詞好,而是他無論到哪個地方,他都興修水利,抗旱祈雨,修橋,親自辦學校,辦慈善事業,辦醫院,他心里一直想著為老百姓辦事。”

劉宜慶補充了蘇軾到登州(今山東蓬萊)做官的故事,“一共就做了五天,第五天又讓他回京城做禮部郎中。他在蓬萊就待了五天,但在這五天里,蘇東坡寫了兩份調研報告,第一份是說蓬萊鹽賣的不對,官家不讓老百姓買鹽,鹽全上交官員貪腐,老百姓沒錢。于是向皇帝提議,讓老百姓賣鹽,政府收稅,皇帝準了,這項提議從北宋蘇東坡的提議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歷朝歷代老百姓心里豈不想著蘇東坡的好?”

活動現場,音樂教師、青島市朗誦協會會員胡燕,高中語文教師、錦瑟詩社創始人劉春華及島城文友于美德朗誦了蘇軾經典詞作,為書友們展示了自己對蘇軾詩詞的理解和感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一輪中秋圓月中,我們與一顆偉大而自由的靈魂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