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半島25年·與歲月同行 | 蘭孝松——心中有光,腳下更有力量

2024-08-15 17:12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14999)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杰

2009年,30歲出頭的蘭孝松決定將做公益當作自己一輩子的事情,他毅然辭去了企業高管的工作,投身到了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以及社會公益服務事業中,這一晃,已經15年。這15年里,蘭孝松多了很多身份,城陽區圣之愛康復中心副院長、城陽菩提樹愛心協會副會長、城陽區政協委員、關愛抗戰老兵山東志愿者團隊的活動召集人;他也多了很多頭銜,齊魯和諧使者、青島市微塵公益之星……可即便有很多光環加持,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真摯的心,在公益這條道路上執著堅守著。

蘭孝松始終保持著一顆真摯的心,執著堅守公益道路。

“我們總是追求做點有意義的事,但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有意義而去做,而是因為去做了才變得有意義。做公益,可能是最笨的路,也可能是最近的路。我相信,心中有光的人,腳下更有力量。”蘭孝松說。

蘭孝松的走上公益之路,并不是偶然。“或許是受親人患病離世、新生命誕生的影響,有一段時間我思考過很多‘生死’有關的問題,也一直反思以后的人生怎么做才是有價值的。恰好當時朋友在李滄區開了一家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想讓我幫他一起打點,我立馬就答應了。”蘭孝松坦言,在那之前,他從未接觸過這個群體。

“我記得第一次到中心看到那些孩子的時候,心里大受震撼,孩子們很可憐,家長們也非常不容易。”為了快速學習和掌握自閉癥的有關內容,他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去北京、廣州、上海、西安、鄭州等地的康復機構學習培訓,越是了解,他從事這個行業的念頭就越是堅定。“學習回來之后,我就把原來的工作辭掉了,一心和朋友一起打點中心,當然這遭到了家里人的極力反對,覺得這是個付出多卻無回報的工作。但我自己是個挺‘一根筋’的人,認準的事情誰都勸不了,也會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

最初康復中心的場地不足160平方米,場地狹小,隨著時間推移,規模已經不能適用繼續發展,蘭孝松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地點。“我當時走了很多地方,發現城陽還沒有專業的自閉癥康復中心,很多患兒家庭因經濟或其他原因很難到市區的專業中心做康復,所以我們決定在城陽建立新的中心,并正式取名為‘圣之愛’。”最開始,圣之愛康復中心是在大北曲一個工廠的廠房里面,場地雖然大了很多,但是條件卻很艱苦。蘭孝松說,即便如此,家長們也會堅持把孩子送到中心治療。“對于家長來說,我們是最后的希望。雖然困難重重,但不管怎樣,孩子們通往獨立生活的那扇窗,推開了。”

蘭孝松自2009年開始從事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至今已有15年。

2014年,中心租下了秋陽路上的辦公地點,并且按照最先進的理念開始裝修,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和治療環境。為了裝修蘭孝松幾乎掏空了自己的家底,但仍存在120余萬元的資金缺口,他不得不到處奔波籌集資金。恰好當時半島都市報《城陽新聞》開設了“星星的守護者”欄目,對自閉癥兒童的守護者進行系列報道。在得知蘭孝松的困難后,推出了一篇《一起“筑夢”校園,守護“星星”》的文章,僅僅一周便募集了24萬余元的善款物資。就這樣,靠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支持,2010年10月,新的圣之愛康復中心正式建成。“我至今都特別感恩,沒有大家就沒有現在的圣之愛,所以我必須得付出更多的心血,才能不辜負大家的信任和幫助。”蘭孝松說。

如今,青島城陽區圣之愛康復中心已是省、市、區三級定點康復機構,目前共有50多名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在圣之愛康復中心接受康復訓練。“他們大多伴有自殘、語言與社交溝通障礙等癥狀,通過在中心的康復訓練,讓他們能和正常孩子那樣上學、成長,讓他們回歸社會生活和社會主流。”蘭孝松介紹道,中心已累計為1000余名孤獨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復、教育服務,每年有孩子通過康復順利進入普通幼兒園、小學,開始新的生活,并且他們中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

在行業內深耕了這么多年,蘭孝松也深切感覺到孤獨癥康復行業的發展面臨許多問題。比如對于兒童的干預大都是借鑒國外相關教學方式方法,很多理論不適合中國孩子,教師準入門檻低,康復模式單一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認為,中國一定要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兒童生理、心理、文化背景、國情的行業標準化體系。作為一名從業者,我責無旁貸。”

從2014年開始,蘭孝松便開始了中國孤獨癥康復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探索之路。他帶領團隊全面、認真地梳理了行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長期工作實踐,提出科學解決方案。在標準化的建設上,蘭孝松不僅付出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他又一次掏空了家底,對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2021年,圣之愛康復中心成功申請《青島市圣之愛孤獨癥兒童康復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孤獨癥康復服務地方標準化試點,2023年項目成功通過驗收。“我要想做一件事,就會無怨無悔地付出下去,何況這是造福社會的好事,總要有人去嘗試,總要有人去干。”蘭孝松說。

2014年,半島都市報《城陽新聞》“星星的守護者”欄目,對自閉癥兒童的守護者進行系列報道。

在做好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的同時,蘭孝松還加入了城陽區菩提樹愛心協會、城陽區慈善公益聯合會,作為副會長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幫助春雷女童,2017年為新疆和田縣巴什托農小學捐助5萬余元,2018年五次去往甘肅隴南成縣捐款捐物100余萬元,2021年趕赴河南新鄉輝縣市支援受災村……這些年,他的腳步遍布全國各地。

蘭孝松常年參與各類社會慈善活動。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老師們去微山湖玩,去看望了一位抗戰老兵,那是我第一次看望去抗戰老兵,他那種舍棄自我,敢打、敢拼的精神深深撼動著我,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真正的‘英雄主義’,跟他們一比,我覺得我們現在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了。”蘭孝松說。

也正是這一次機緣,蘭孝松開始關注抗戰老兵。從2012年開始他作為關愛抗戰老兵山東志愿者團隊的活動召集人,在全省范圍內發起了四次大規模的集中發現、走訪抗戰老兵活動,解決生活困難抗戰老兵的基本生活、看病、養護、房屋修繕等問題。十多年來,蘭孝松尋找抗戰老兵100多位,累計總里程約25萬多公里,捐助、募集經費、物資100余萬元。“這幾年他們的生活有了挺大改善的了,記得前些年剛去看他們時候,他們有的人渾身是病、生活很是艱難。就算這樣,他們也挺知足,總是覺得‘和我們犧牲的戰友相比,能活下來就很幸福了’。”

十多年來,蘭孝松發現尋找了100多位抗戰老兵。

蘭孝松說自己現在是一個“雜家”,“現在我涉足的領域挺多的,我還和朋友們一起做些生意,畢竟做慈善、做公益得有一定資金來源,這樣才能保證機構的長期運轉。”采訪最后,蘭孝松也吐露了自己近些年來所遭受的質疑和非議,“身邊總有人會懷疑自己的資金來源問題,甚至有人還曲解自己是不是打著行善的旗號斂財。一開始聽到這些聲音自己真的挺難過,但老話說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相信心只要我清清白白地做好每一件事,時間會為我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