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超9000家!青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是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迫切需要和關鍵所在。
12月19日下午,記者自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青島著力抓重點、破難點,以市場為導向,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引導和扶持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支持企業牽頭科技攻關任務,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科研投入、組織科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做“大”主體,科技型企業擴群增量
青島深入實施“沃土計劃”,不斷熟化“高企育苗—高企認定—高企上市”培育體系,根據不同成長階段科技企業發展需求,匹配政策、精準滴灌,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各類科技企業發展枝繁葉茂。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的中小企業群體,是中小企業里最具有活力、潛力和成長性的創新群體,是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后備力量,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市科技局將科技型中小企業資質納入孵化器認定、部分項目申報、享受創新券等政策的前置條件,引導全市廣大市場主體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2023年,全市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超9000家,同比增長33%,認定數量全省第一。
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在市級層面,科技部門積極優化工作流程,精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在區市層面,西海岸新區今年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科技強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精準挖掘潛在高企苗子企業,充實高新技術企業“后備庫”,對入庫企業實行“一企一專班”,集聚各類資源支持企業加快發展;嶗山區搭建高新技術企業“創意會”“直通車”“云服務”政企對接平臺,制定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振興實體經濟獎勵辦法,健全虛擬現實、微電子等25個“一業一策”政策集群,全力打造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扶持體系;市北區組織高企政策宣講下沉一線,走入園區“面對面”輔導企業……多措并舉之下,今年,預計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將超過8000家、同比增長20%。
今年,市科技局修訂完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管理辦法》,規定在青島市注冊登記的、有效期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意愿或已啟動在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工作的,可入庫培育三年,通過政策支持、精準服務、典型示范等措施加速在庫企業上市步伐,營造良好活躍的上市氛圍。對入庫企業按其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較上年度新增部分的2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的年度最高獎勵不超過300萬元;對未承擔過國家、省、市三級科研項目企業,給予20萬元市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優先支持入庫企業及主要科研、管理人員申報爭取各級科技獎勵、榮譽,申報爭取各級科技創新項目、平臺、人才等政策支持;對不同上市階段的企業提供多層次、差異化服務,包括改制上市咨詢培訓、金融特派員輔導、供應鏈產品鏈拓展、金融機構對接扥服務。經動態調整,目前全市高企上市培育庫在庫企業為73家。2023年新增上市高企3家,總數達44家,占全市上市企業65%。
做“強”能力,科技企業研發提檔升級
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有效解決企業創新難、創新貴問題,青島不斷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企業成為組織科研的主體,引領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相關工作亮點紛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65.7%,高出全省平均值14個百分點。
全國首創“云端研發”新模式,青島借助大數據平臺、工業互聯網等方式,幫助中小企業鏈接外部創新資源,統籌解決企業不想、不會、不敢創新的問題。在創新源頭環節,發揮檬豆網絡等市場化運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資源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匯集了100多家高等院校、1萬多名專家、7萬多家企業、5萬多項技術成果,搭建起資源豐沛的線上大市場,引導本地企業開拓視野,增強創新的興趣和意愿。在供需匹配環節,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采取“需求畫像+線上張榜”的方法,搭建起精準高效的供需匹配機制,企業發布的需求80%以上都能在一周內得到供方響應,最快甚至僅需幾分鐘。在市場轉化環節,聯合條件成熟企業打造應用場景,將企業生產線作為中試基地開放給中小企業,加速新產品早日上市。據統計,“云端研發”平臺自上線以來,已幫助企業對接創新資源1.7萬項,推動產品升級310項、工藝改進800項、生產線改造750項,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85%,獲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
加力提速關鍵技術攻關,青島實施“強鏈計劃”和“新興產業培育計劃”,支持重點產業鏈的科技領軍、骨干企業開展10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發揮科研組織主體作用。支持我市領軍企業推出全球首款8K全色激光電視產品,多項指標超過日韓等國際品牌,該成果入選首批“山東好成果”。支持“鏈主”企業承擔全國全省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國芯萬屏”和“虛擬現實”入選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科技示范工程”,獲省財政資金支持近3億元。其中,“國芯萬屏”科技示范工程將推進新型顯示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補足芯、屏產業鏈條。“虛擬現實”示范工程,將做大產業規模,推進產業鏈條化、集群化發展,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虛擬現實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支持企業轉化成果“再研發”,青島深入推進“碩果計劃”,加大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支持企業通過“再研發”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全國首創“碩果金”政策,探索以“財政股權投資+無償補助”的方式支持孵化器持股孵化,首批獲得“碩果金”支持的企業已得到500萬元支持,加快了研發和產業化速度。出臺《青島市科技成果轉化概念驗證平臺建設備案管理辦法(試行)》,以最高2000萬元的力度支持建設概念驗證平臺,提升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降低企業轉化成果的風險。推動建立全國海洋科技大市場,通過建立科技成果跨區域、跨國界轉移轉化新機制,促進以海洋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在全國范圍內打造技術交易服務新樣板。全市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將超過60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其中,海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40.8億元。
做“優”服務,營造科技企業成長良好環境
市科技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增強優化營商環境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堅持“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的定位,制定《關于進一步優化提升科技領域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統籌各類資源,放大對科技企業的賦能圈層。
積極開展科技惠企政策宣傳解讀,市科技局指派專門事業單位推進區(市)政策宣講全覆蓋,推動政策應知盡知、紅利應享盡享。宣講內容涵蓋高企培育認定、科小企業評價、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多個方面,現場輔導服務企業3000余家。
提升孵化載體專業化服務水平,市科技局支持孵化載體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圍繞重點產業鏈和行業細化領域,新布局打造10家以上市級標桿孵化器,提升孵化加速和企業集聚功能,構建全鏈條創業服務生態。例如在即墨區,全力打造“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過程孵化服務鏈條。借力青島玄纖維復合材料研究院正式掛牌啟用,成功舉辦國際玄武巖復合材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與即發、英龍等本土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青島理工智能與潔凈精密制造研究院和“青島即墨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自運營至今,已簽約落戶企業65家,預計2023年實現產值4.2億元、稅收超過3000萬元。
促進科技金融緊密結合。發揮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作用,搭建科技金融服務線上需求對接平臺,廣泛征集企業融資和金融需求,促進企業需求與金融服務有效銜接。推動科技金融擴面增量,進一步擴大科技信貸“白名單”覆蓋面,涵蓋超9100家科技企業,今年已投放信貸超860億元。發動科技金融特派員開展融資紓困行動、科技金融沙龍、融資路演、業務輔導等助企系列活動,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已累計培養科技金融特派員330余人,服務企業7000多家,幫助企業獲得融資支持280億元,輔導6家科技型企業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