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趴房"變廣廈千萬間 棚改"青島模式"走向全國
改造前的北仲家洼。 市政協文史委供圖
改造前的仲家洼,泥土路在破舊的民房間蜿蜒。 市政協文史委供圖
曾經老舊的棚戶區樓院。 市建委供圖
半島記者 李紅梅
老少三輩幾十年擠在低矮破舊的小平房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百戶共用一個水龍頭、一間廁所……棚戶區里不堪回首的往事,成為幾代老青島人的共同記憶。改革開放以來,青島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數以萬計的中低收入家庭告別擁擠不便的棚戶房,逐步實現了安居的夢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啟動了新一輪棚改,青島市每年都將棚改列為“市辦實事”督辦推進,計劃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市棚改任務,“棚戶區”將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在青島消失。
40年前,全家一張鋪;40年后,居者有其屋。數據顯示,青島市人均居住面積由1978年的3.88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32.7平方米,市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棚戶區改造事關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也直接關系到城區轉型調整和品質提升。伴隨著棚戶區的成片拆遷改造,青島城市基礎設施得以更新、擴容,城市空間格局日益拓展,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趴趴房”里的日子
仲家洼曾經是青島城市中心最大的棚戶區,環境臟亂差、公共設施落后、安全隱患多,與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格格不入。一開始,仲家洼里的房子大都是些簡陋的木板房,矮小、陰暗、潮濕,被稱為“趴趴房”。
今年77歲、家住北仲二路的王傳香,8歲時隨父親搬到仲家洼。上世紀50年代,全家12口人蝸居在一個6平方米的房子里,進出門都得彎著腰,“每晚睡覺,就像煎魚一樣,大家一個挨一個擠著。”王傳香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仲家洼里一家四口人住十幾平方米是尋常事,甚至老少三代八九口人同居一處。
1960年,婚后的王傳香搬到了北仲家洼的一間平房里,最讓她頭疼的事情就是修路和下雨。據她回憶,仲家洼原本就地勢低洼,每修一次路,路面就變高一點,每逢下雨,道路就泥濘不堪,雨水也會倒灌進房子里。“那個時候,這里住的都是干苦力的,有拉大車的,有撿煤球的,大家的生活都很艱苦。”
“上世紀80年代,我們住在仲家洼,當時弟兄幾人同住一個院,我和妻子一家四口擠在只有30平方米的3間平房里,空間十分狹小。”市北區臺湛路社區居民仲偉義是土生土長的仲家洼人,回想起棚戶區改造前的情形,至今依然記憶猶新。仲偉義回憶,當時在仲家洼家里打吊鋪很普遍,有的一家三代人擠在一間小平房里,屋里搭上木頭梁子、鋪上木板組成吊鋪,小孩大人一上一下,居住條件可想而知。
那時候,仲偉義家不僅空間小,生活配套設施也不完善。水龍頭是公用的,還要上鎖,鑰匙通常由居委會主任保管,每天打水的時間是固定的,時間未到,大家早已經排好隊。“當時臥室也兼做廚房,灶臺和土炕相連,夏天一生火做飯,土炕就燙得人難以入睡。”仲偉義說,那時由于家里都是木窗戶,密封不嚴,冬天寒風侵襲,都是燒木柴、散煤取暖,生爐子、燒柴火弄得屋里煙熏火燎。“上廁所也是件頭疼事,很多人排隊等公廁,洗澡得去大眾澡堂,很不方便。”當時,仲家洼沒硬化,下雨的時候,地面全是濕滑的泥,行人常常摔倒。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仲家洼這塊只有0.58平方公里的洼地上,住著7700多戶、25000多位居民。而當時,中國城市同樣大小的土地一般只居住193人,也就是說,仲家洼的人口密度是中國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的100多倍。
不久,仲家洼迎來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逐步建成設施齊全、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宜居社區。
北仲小區是仲家洼棚戶區改造的第一站,1994年,北仲家洼970戶居民當年拆遷當年回遷。王傳香家分到了北仲小區一處46平方米的套二房,搬進了夢寐以求的樓房,再也不用為下雨和修路發愁了。1999年,仲偉義一家告別了低矮狹小的平房,住進了近70平方米寬敞潔凈的樓房。“在這里,我們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廚房,生火做飯也用上了煤制氣,后來換成了天然氣,干凈衛生還方便,在廚房做飯成了一種享受。”仲偉義笑著說:“搬進新房不久,就先后通了暖氣,裝了空調,家里冬暖夏涼,再也不用生煤取暖了。”
跨世紀的“大整容”
青島老城區沿膠州灣東岸呈帶狀布局,城市發展空間狹小。上世紀80年代,青島先后成為經濟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城市地位不斷凸顯。不過,1985年的一次全市房屋普查顯示,當時青島市民人均居住面積僅5.3平方米。伴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青島市在新區開發的同時,開始探索實施以棚戶區改造為主的舊城改造。
上世紀90年代初,青島百萬人口擠在老城區92平方公里的狹小“圍城”里,市區中心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萬人,老少三代一間房的情況相當普遍,人均住宅面積全省倒數第一。按照國家當時的統計標準,每一戶家庭里,人均居住面積低于2平方米就屬于住房特困戶。青島排查摸底發現,全市有1.06萬住房特困戶,而當時山東全省的住房特困戶有2萬戶左右,青島市就占了一半。
作為山東省住房困難大戶,1990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讓人民“住得下”的“解困工程”,制定了3年解困的工作目標,要求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市內住房特別困難戶的住房問題,力爭到20世紀末使市內職工人均居住面積達到8平方米以上。截至1994年,全市共建設解困房67萬平方米,1.06萬戶人均居住面積2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特困戶和無房戶率先搬進了新樓房,住房解困率達99%。
1993年,青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強市內五區棚戶區(片)改造工作的決定,計劃用7年時間分兩期全部完成青島市區的棚戶區(片)改造任務。隨后,臺東仲家洼、西鎮十大院、市北小鮑島、四方棉紡宿舍、鐵路宿舍等片區老舊危房相繼完成改造,部分居民被異地安置,浮山后小區等25個新建住宅小區從老城區轉移出1/3的居民。數據顯示,1994年~1997年,青島市基本完成了居住條件惡劣、防災能力差和影響城市形象的棚戶區改造,安置居民兩萬余戶。
1998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將棚戶區改造作為“民心工程”和頭等實事來抓,并向全市人民莊嚴承諾——決不把棚戶區帶入21世紀,標志著一個跨世紀的城市大整容工程、一項為成千上萬棚戶區居民造福的“民心工程”正式啟動。面對這鏗鏘有力的承諾,在低矮、破舊的棚戶區里居住了幾十年的“老青島”們喜不自禁,他們等候了多年,終于盼到了棚改,可以住上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樓房了。
當年6月5日,《青島市剩余棚戶區改造拆遷辦法》和《青島市剩余棚戶區改造實施方案》頒布實施,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資金籌措力度。隨后,青島實施了規模浩大的24片剩余棚戶區拆遷改造工程。通過異地安置和就地安置,到1999年底新世紀來臨之際,2.36萬戶普通百姓從低矮的小平房搬進了寬敞的新樓房。
1999年夏,李滄區下街居民告別棚戶區,喜領新房鑰匙。 市政協文史委供圖
改造前的浮山所村。 市政協文史委供圖
如今的浮山所已成為宜居社區。 半島記者 王濱 攝
在此期間,嶗山大院、仲家洼、太平鎮、道口路片、振華路52號等破舊的棚戶區消失了,一片片居民樓拔地而起。青島的城中村也開始改造,辛家莊變成了香港花園,浮山所成了新貴都,海泊村變身海泊人家,小鮑島成了頤中銀街……所有這些,極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原青島市建委副主任、市棚改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徐永麟說,此次棚戶區改造的一個特點就是與住房制度改革緊密聯系起來,對棚戶區改造實行貨幣化安置與實物安置兩種方式,提倡居民繳納一定的費用購買新住房產權,安置住房超面積的部分要繳納超面積安置費,“我們大體上算了一下,套一或套二的住房,平均每戶花兩萬塊錢左右就可以買到完整的產權”。
老樓院的新感覺
為了讓更多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早日得到改善,有效拉動投資、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國務院2013年下發《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在全國啟動新一輪棚戶區改造。青島市快速響應,專門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市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并將辦公室設在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從2013年起,青島市每年都將棚戶區改造列為“市辦實事”督辦推進。
新一輪棚戶區改造,不僅要求量,更要求質。青島全市建成區范圍內的“危舊房”、筒子樓和城中村中的“陋舊村”,均被納入此輪棚戶區改造范圍。
市北區居民矯洪軍1975年和丈夫結婚,住進了開平路15號的筒子樓里,一住就是40年。那處老樓每層11戶,共用1個廁所,只有3個蹲坑。她家的房子面積20.5平方米,分里外兩間,生爐子做飯都在屋里面。回憶起筒子樓的生活,矯洪軍直搖頭。
在新一輪棚改中,那座破敗的筒子樓被改造成漂亮的現代化小區“水清新居”。小區環境優美、配套完善,院內有綠化,地下有停車場,還有物業公司管理。2017年,矯洪軍回遷,新居兩室一廳,71.56平方米,衛生間、廚房、暖氣、燃氣等配套設施齊全。布置得也十分溫馨。“小區環境好、很安靜,風景也好,住起來特別舒心。”坐在新家明亮的客廳里,矯洪軍的臉上笑開了花。
和矯洪軍一樣,還有許許多多青島人告別了不堪回首的“蝸居”生活,搬進了寬敞明亮的現代化樓房。截至2017年底,青島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32.7平方米。在棚戶區改造的推動下,青島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土地資源實現了更高效的配置,城市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
經過歲月的洗禮,上世紀建的那批居民樓逐漸變老舊,外墻、下水道、樓頂等硬件設施需要整修,開放式樓院也需要加強管理。根據山東省政府工作部署,2016年~2020年,青島市擬利用5年時間整治改造老舊住宅小區建筑面積約187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約26萬余戶,覆蓋全市10個區市。仲偉義所在的小區經歷了多次改造和整治,如今,小區地面經過硬化,鋪上了透水磚。閑暇時分,仲偉義制作了木板凳,放在樓下小花園供居民休息,老鄰居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經歷了棚戶區、搬新樓、舊樓改造,改革開放這些年,單和樓房打交道就看得出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家住西仲的劉玉香老人笑著說。“改革開放40年彈指一揮間,棚戶區改造讓我們普通市民的居住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知足。”仲偉義感慨道。
棚改“青島模式”走向全國
棚改工作的關鍵環節是房屋征收,房屋征收的重中之重是群眾工作,因此能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至關重要。
為此,青島市2014年下發了《關于居民參與監督房屋征收工作的意見》,探索建立棚戶區改造房屋征收居民參與監督的“青島模式”,充分發揮“五員”作用(即居民意見的“收集員”、征收補償的“監督員”、信息互動的“聯絡員”、家庭糾紛的“調解員”、政策文件的“宣傳員”),明確每個項目由居民推選組成居民監督委員會,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發揮居民監督的積極效應,真正使群眾成為加快房屋征收的“助推器”,有效減少了征收工作阻力,大大提高了群眾工作效率。
2016年2月18日,住建部在青島市召開了全國棚戶區改造現場會,推廣“青島模式”。2016年11月20日,央視新聞頻道以市北區老舊房產征收為典型,對青島市棚改征收工作中積極探索及創新做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按照“先危后舊、先急后緩、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抓好“完善政策、資金到位、征收落地”三個關鍵環節,青島市棚戶區改造穩步推進。數據統計顯示,青島市共有棚戶區改造任務28萬套,2013年~2017年,已完成改造任務18.4萬套,還剩約10萬套有待改造。2018年,青島市計劃啟動棚戶區改造3.5萬套(戶),截至10月底,已完成年計劃的97.1%。
隨著青島市棚戶區改造的逐步推進,現有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是多輪城市改造遺留下來的“硬骨頭”,主城區出現了棚改剩余項目改造難度大、棚改收尾難、騰地難等問題。例如,由于歷史原因,市北區鹽灘、李滄區板橋坊、曉翁村等個別項目存在居民和開發企業同時持有房地產權證、土地存在爭議、房屋由居民居住但產權屬企業、居民改造意愿不統一等問題,導致項目長期停滯。
“市北區是青島傳統老城區,共有棚戶區居民4.9萬戶,占市內三區總量的70%。”市北區房屋征收安置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政告訴記者。2013年至2017年,市北區累計啟動222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其中包括47個集中片和175個零星片,涉及居民約4.6萬戶。大部分棚改居民通過就地安置、異地安置、貨幣補償等方式,告別了狹小破舊的危舊房,搬進窗明幾凈的新家。到今年年中,由于個別居民堅持過高訴求、部分家庭存在家庭糾紛或經濟困難、房屋產權不清等原因,4.6萬棚改戶中還剩1790戶未完成征收,阻礙了居民及時回遷安置,制約了產業改造升級和城區配套功能完善。
為此,市北區啟動棚改征收“清零行動”,發起棚改項目清零攻堅戰,今年將完成900多戶的征收,其他800多戶預計于明年通過司法程序全部完成征收。2018年8月,歷時20多年、3次啟動都未成功的“老大難”項目——鄭州路片區房屋征收工作正式啟動,這個涉及3500余戶居民的棚改完成后,市北區的棚戶區將成為歷史。
針對目前棚戶區改造中存在的問題,青島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辦法,協調有關問題,并出臺了相關文件,加快推進主城區房屋征收、拆除、土地騰空等工作。按照計劃,到2019年底,青島市將完成主城區所有棚戶區改造任務,到2020年,青島市將基本完成全市棚戶區改造任務。屆時,“棚戶區”將作為一個歷史名詞在青島消失,一座環境優美、生活便捷、文明和諧的宜居之城將躍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