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政前方丨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學習!他甘愿做那束光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崔璞
“有光的地方,就有人在學習。”管延偉甘愿做那束光。這是他成為2022全國“最美教師”的密碼。管延偉現在是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一名教師,還是擔任著副園長。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公布了2022“最美教師”名單,他成為山東唯一入選者,全國共有十名。
1
園長爸爸,幼兒園里的陽剛
牢記誓言,將信仰刻在生命的骨血里。
“每年都會有100多名孩子新入園來,家長們信任我們,我們更要細心呵護孩子們成長。”2008年,因為工作需要,管延偉被組織調到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成為一名男幼師。他再一次面臨挑戰:幼兒園里“清一色”的女同事,男幼師的特殊身份讓他走到哪里都是形單影只;還有一群經常哭鬧、甚至會尿褲子的孩子,讓習慣了教小學生的他手足無措。
面對困難,管延偉有著“絕不認輸”的韌勁。好學的他一頭扎進書堆里,用心鉆研各類幼教知識,細心向同事們學習請教,很快便理清了小學到幼兒園跨學段教學的種種差異:小學重視完成各科教學大綱,教師與兒童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很少;幼兒園則強調保教并重,需要全方位管理幼兒的生活與學習。管延偉意識到了幼兒園和小學在學習任務、學習方式、學習要求上的不同,也意識到了家長、孩子、同事對他的特別期待,他暗下決心——作為男教師,要給幼兒園帶來不一樣的陽剛氣息!
要和孩子們形成“親密關系”,管延偉從女兒那里總結經驗,用一顆“爸爸”的心,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和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回答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問題。
“每天放學的時候他在門口接送我們。”“他跟我們一起踢足球,給我們上安全課,還跟我們一起戶外活動。”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成了他的小粉絲。
在孩子們面前擔當“爸爸”的責任,在同事們面前承擔“男人”的本分,在教學中體現獨特的剛毅、果敢等男性風采,努力讓家長、孩子以及同事們看到他的用心和付出,從心底里享受幼教職業的幸福感。他用細致的工作風格,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小小的追隨者,有他在,孩子們的游戲總是特別投入。
管延偉用自己的行動,改寫了人們心中“男人做幼兒教師沒出息”的認知。剛剛轉崗進入幼兒園的那一段時間,管延偉遭遇到的幾乎都是 “嫌棄”和“質疑”的目光。幼兒教師都是會唱歌跳舞、擅長畫畫彈琴的,他能勝任幼兒園的日常教學工作嗎?一個男人,呆在女人和孩子堆里,成天和孩子們的吃喝拉撒打交道,會有什么出息?但沒多久,身邊人看管延偉的目光就變了:別看他是個男的,對孩子可細心了!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粘著他!管老師寫的字真好看,聽說他還得過書法獎呢!學生和家長的信任成為了他堅守幼教事業的強大后盾和動力源泉。
2015年10月,幼兒園的一個小朋友突患白血病,骨髓移植手術需要大筆醫療費用。管延偉第一時間向幼兒園領導匯報,在呼吁幼兒園師生家長為其進行愛心捐助的同時,他在自己親朋好友之間廣泛發動,并捐出自己的書法作品進行愛心義賣。籌得的每一筆捐款,管延偉都仔細記錄并公示。通過幾天的宣傳和籌集,管延偉籌得愛心款兩萬三千多元,送到了孩子家長手中,孩子家長感動直落淚。
“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奉獻精神。幼兒園的孩子,也需要體驗奉獻愛心的快樂。他們會在這件事情中懂得生命的珍貴,學會團結和互助!”管延偉這樣理解參與公益的意義,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將奉獻寫在生命的旗幟上”的誓言,為那些把他看做“老師爸爸”的孩子樹立起人生目標和行為標桿。
2
身邊英雄,教科書般的救人
凡人壯舉,把大愛刻在每一天的平凡時光里。
2021年4月21日這一天,管延偉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身邊英雄”。快餐店的視頻監控記錄下了管延偉危急時刻果斷施救的一幕。
這天中午,管延偉正在一家快餐店就餐。“快來幫幫她!”一個突兀的聲音猛然響起,直刺人的耳膜。管延偉猛然回頭,發現后面的餐桌旁,一個女孩渾身抽搐,表情痛苦,正處于一種意識模糊狀態。而她身邊的人,則是手足無措,慌亂地喊:“快打120!”可能是氣管異物窒息!敏感的管延偉迅速做出判斷,同時疾步走過去:“什么情況?”女孩的朋友語速急促地告訴他:“她剛才在吃雞,可能卡到骨頭了!”
氣管異物窒息,救護的黃金時間只有三四分鐘,如果等120來,一切就晚了!掌握安全應急技能的他決定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應急救援法。他從背后一把抱起女孩,攥緊右拳頂住女孩上腹部,再左手抱住右拳,使勁向上沖擊。連續做了幾次以后,女孩仍舊呼吸困難。是操作姿勢不對嗎?還是用力不夠?短暫的慌亂之后,管延偉迅速穩定心神,深吸一口氣,重新調整姿勢,再次反復用力向上沖擊。終于,一塊骨頭從女孩的喉嚨里吐了出來!處于極度痛苦和害怕之中的女孩,大口地換著氣,臉色慢慢由蒼白恢復了紅潤。
隨后,管延偉扶著女孩胳膊,輕輕地拍著她的背,把她交給她的朋友:“注意觀察一下,看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回到座位繼續用餐的管延偉,發現自己拿筷子的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著,很久才平靜下來。他慶幸自己很認真地學過應急救護,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絲毫猶豫,內心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施救。
危急時刻,沉著冷靜幫他人成功脫險,見義勇為的身影,留在了大家的記憶里,也刻在了大家的心中。在平凡中見證偉大,這種精神在新時代閃閃發光。
在幼教崗位上辛勤耕耘的13年,從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到安全管理,管延偉實踐著“做一件事就要做好,直至把這件事做完美”的教育理想。參加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組織的安全應急培訓,他不滿足于僅僅完成培訓任務,而是不斷努力,于2020年成為中國應急管理學會認可的“緊急救援員”。這也是管延偉在危急時刻“不猶豫、快速反應”的底氣。
這底氣,來自于管延偉對自身能力的不斷追求,來自于管延偉樸素的奉獻精神和“做有教育理想的奉獻者”的信仰追求。身為幼兒園安全衛生工作的管理者,他始終堅持嚴格要求,精準指導,在園內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宣傳和避險逃生能力訓練活動,幫助老師們熟練掌握安全應急常識和技能,為孩子們筑起健康快樂成長的安全防護墻。這也是管延偉能夠成為“身邊英雄”的重要基石。
3
做那束光,燭光點亮小島
從教初心,將奉獻寫在生命的旗幟上。
“一個優秀的教師不能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要毫無私心地投身教育事業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從中享受人生的樂趣,以自身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身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身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身的高尚去培養學生的高尚。我愿以‘將奉獻寫在生命的旗幟上’為座右銘,去實現我自己的選擇。”
這是2001年管延偉寫下的人生誓詞。那年管延偉剛剛從膠南師范畢業,踏上從教之路。之后,熱愛學習的他又考上曲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海島支教磨礪對于他又是影響巨大。
“孩子們給我的愛,遠比我付出的多!”說起六年海島支教,管延偉總是這樣說。
2002年,管延偉偶然聽說靈山島上教師緊缺——因為島上生活艱苦,交通不便,令很多人望而卻步,就算用簽訂3年海島支教合同的辦法,依然無人前往。缺乏師資,島上孩子們的學習怎么辦?當年暑假,他極力說服父母,親自到積米崖港區表達了上島支教的決心,成為一名海島教師。
當時的靈山島上,教育設施條件遠沒有現在完善。島上淡水資源匱乏,遇上旱季,“滴水貴如油”,洗澡成為一種難得的奢侈。遇海底電纜出現故障,島上就會停電,只能靠蠟燭點亮小島的夜晚。冬天,海島上特別冷,管延偉每天都會第一個來到教室燒起煤爐,將教室烤得暖暖的,等待孩子們的到來。
而一個冬天所用的煤炭,都是由他和同事們一點點從船上卸到碼頭,再從碼頭裝車拉到學校煤庫。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準備回島那天,卻刮起了大風,唯一的客船停航了。他多方打聽得知一艘貨船正在裝貨,準備去靈山島。在他的再三請求下,船長勉強同意了載他上島的請求。風急浪大,管延偉回到島上的時候,衣服全被打濕了,一場重感冒不期而至,引發了高燒。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他嘶啞著嗓子,堅持為孩子們上課。而第二天,當他走進教室,看到講臺的“金嗓子喉寶”、兩個紅紅的大蘋果,以及學生手繪的祝福賀卡,他的眼睛一下子就濕潤了。那一刻,海島上的苦和累,都化作了心頭的甜蜜,感覺值了!
艱苦的條件沒有磨滅管延偉扎根靈山島的決心,他放棄三年協議,在島上一待就是六年。從開始的六年級班主任,到之后擔任語文、數學、科學、音樂、體育等多個學科的教學,多才多藝的他成為島上的全學科教師。他帶領孩子們讀書、寫字、唱歌、打籃球,讓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變得快樂富有情趣。
除了用心教授每一節課,他還經常和孩子們坐在一起探討島外的世界,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將來走出海島,見識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盡管島上學生數量不多,每年六一節,他都會隆重地給孩子們排練節目,精心營造節日氣氛。2003年,他帶領孩子們排練舞蹈《天竺少女》,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隊形,他親身示范,手把手指導,孩子們從最初的扭扭捏捏、動作不規范,到最后動作舒展熟練,《天竺少女》成為學校當年最精彩的節目,村民們從各個村落聚集到學校觀看,好評如潮,他也成為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全能老師”。
“把孩子交給管老師,我們放心!”島上的居民紛紛稱贊。海島支教過程中,管延偉和學生家長建立了家人般的情誼。他的足跡走遍了海島的每一個村落,每一個學生家庭都留下他真誠家訪的身影。
管延偉還成為海島師生和駐島部隊的友誼橋梁。他自告奮勇接手學校鼓號隊管理,積極進行整編排練,演奏水平不斷提升。每年的迎新兵、送老兵活動中,他帶領著孩子們用莊嚴的鼓號演奏表達禮敬之情,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報效國家、為國盡忠的理想火種。
“我深愛著這片海島,這是我情感和靈魂的第二故鄉。”六年的海島歷練,讓管延偉日漸成熟,對待工作更加認真細心,對待孩子更加呵護關心,對待生活更加樂觀熱心。
心中有愛,不懼艱苦;甘于奉獻,義無反顧;胸懷理想,自帶光芒。
管延偉,只是西海岸新區、青島、山東、全國所有教師的優秀代表。
這些在教育園地中默默耕耘的普通教師,用自己平常生活中踏出的每一步,展現了“奉獻至上、大愛無疆”的師者風采,也讓大家看到了社會主義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的精神風貌,更讓人從他們身上獲得了堅定信仰、踏實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