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計劃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2月20日星期日閉幕。北京冬季奧運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
冬奧開幕式《立春》驚艷全場!張藝謀的背后有一群山東人幫他實現創意,有萊州和鄆城的393個孩子
2月4日晚的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驚艷了全世界。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開幕式倒計時結束后,首個驚艷全場的節目《立春》,從節目編導到演員基本都是咱山東人。
5日中午,已經踏上返鄉高鐵的節目編導組負責人、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高志毅在電話里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整個節目共由393名演員和包括自己在內的4名編導完成,而除兩名編導外,其余人都是來自山東。
“這個節目的創意是張藝謀導演的。其實早在2018年上合峰會時,他就想用這樣一種形式來呈現一個節目。”高志毅說,可能因為受制于技術的原因,最終沒能實現這個想法。
這次恰好有一種新材料從韌性到強度,都能達到節目表演時所需要的起伏要求。高志毅說,作為節目編導,他和同事的任務就是要幫張藝謀導演實現創意,比如要將風吹草低、蒲公英隨風飛舞那種效果實實在在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不過,想要實現這個創意并不容易。從節目編導角度來說,以往這種矩陣式舞蹈用的一般都是旗幟,而現在要用393根線條去呈現矩陣式的畫面。高志毅說,這就像用鋼筆去描出毛筆的形,比直接用毛筆要多很多工序。所以,在創作時候,要涉及到393個節奏、393個方向、393種速度等各種因素。
雖然這個節目最后的演出表演時間只有2分58秒,但高志毅說,據粗略估算,這不到3分鐘的舞蹈里,包含了200800個動作。
而承擔這200800個動作的是一群來自山東萊州中華武校和鄆城宋江武校的393個十幾歲的孩子。他們中最小的才14歲,最大的也不過18歲。9月份接到任務后,兩所學校的學生就立即在萊州組織合練。
“排練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對道具的適應。”萊州中華武校副校長臧華已經是第二次帶隊參加奧運會開幕式,在他看來,這次排練的困難遠超上一次。
這次表演用的柔性發光桿長9.5米,重約10斤。“由于道具上半部分是柔性材料,普通人想拿都拿不穩。”臧華說,為此,兩所學校的教練專門組織孩子們在海邊頂著海風練定力,每天排練六七個小時,保證到北京排練時即使遇大風天氣也不會出錯。
即使這樣,兩所學校的教練依然低估了演出的難度。“前期排練時我們用的是代練道具,12月15號,第一次拿到正式演出用的柔性發光桿時,孩子們直接愣住了。這些正式道具更長、更輕、更軟,其發力點、力度、角度、行動軌跡等,都和前期排練的代用道具區別很大。”臧華說,這意味著,前期訓練的經驗幾乎全部歸零,只能重新熟悉、磨合,并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盡快掌握腰、腹、肩、腕配合發力的方式,才能熟練地操控柔性發光桿。
“除了更換道具帶來的不適應,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燈的開關環節。”山東鄆城宋江武校武科主任楊勝杰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發光桿上表現小草的綠色燈光和表現蒲公英的白色燈光相距很近,393名參與演出的孩子要按照統一口令手動開關燈、切換燈光顏色,要實現所有人都步調一致難度非常大。
楊勝杰說,排練過程中,曾經出現了燈光白綠混雜、步調不齊的情況,為此他們晚上專門到鳥巢練開關燈光。
值得注意得是,《立春》這個節目中,393名演員每個人的身體角度、發光桿角度、節拍要求都是不同的,稍微有一點點偏離,桿就會碰到一起,這就要求孩子們不能出差錯。
楊勝杰說,排練前后歷時4個月,讓這群十幾歲的學生們在身體和心理上都經歷了一次煅練。
“從9月份組隊開始到昨晚的演出結束,這些孩子基本沒回過家。”臧華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排練過程中最困難、孩子最想家的時候,帶隊老師除了適當調整訓練難度、強度,還要通過鼓勵給孩子疏導、加油,讓孩子們在心中樹立為國爭光的信念。
2月4日晚上,《立春》一亮相,就驚艷了世界。在現場看完整個節目的編導高志毅激動地表示,這些孩子們都特別棒、特別給力,大家一起完成了一個精彩絕倫的節目,他們的表現堪稱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