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觀察丨7篇重磅述評,解碼山東何以“挑大梁”
12月18日—24日,大眾日報推出7篇重磅述評,從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提速推進、擴大有效投資大力提振消費、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民生保障扎實有力等7個方面,展現2024年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作為、新成效,解碼山東何以“挑大梁”。
點擊海報閱讀報道:
◎現代化產業體系向“新”圖強
山東研究構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1+1+5”規劃政策體系。全省累計建成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達到35個,今年新上榜的10個集群總規模2800億元,在建項目329個,總投資2300億元;培育數據驅動、AI賦能的“晨星工廠”4220家、產業大腦80個。
◎創新成果加速“跑”上應用場
科技成果可以走上“貨架”進行交易了!今年5月啟動試運行以來,大市場掛牌交易成果1000余項,預計全年市場交易額將超過10億元。
省級科技創新投入連續3年超過145億元,企業研發經費突破2000億元,近三年全省累計安排財政資金73.9億元實施449項省重大科技項目。
◎美好生活向“新”進階
截至11月14日,山東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32萬份,占全國的1/6,帶動銷售417.8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62.8%;全省銷售家電257.6萬臺,銷售金額112.4億元,其中一級能耗產品占比88%。
前三季度,全省虛擬現實設備、服務器、集成電路等智能化產品產量實現20%以上增長,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27.0%和30.6%。線上消費等新業態持續活躍,全省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556.8億元,同比增長23.4%。
◎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提升產業結構“含綠量”
今年,山東印發《山東省“兩高”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政策實施以來,全省累計審核70余個“兩高”碳排放減量替代項目,減少碳排放500余萬噸。
山東大力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1—11月,全省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投資項目11954個,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2%,青島、濰坊入選首批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數量居全國首位。
◎告別“一煤獨大”,刷新能源結構“含新量”
10月下旬,山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歷史性首次超過煤電,成為全省第一大電源類型。目前,山東新能源裝機超過“十四五”末規劃目標兩千多萬千瓦,是“十三五”末的兩倍以上,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
◎斬污護綠煥顏,擦亮生態保護“含金量”
山東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前11個月全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水體75.8%,優于年度目標5.9個百分點,V類及以下水體實現清零。
今年10月,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觀測到紅胸黑雁,鳥類種類增加到374種。
在全省生物多樣性富集地區創新建設19個生物多樣性養護觀測站;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和環保產業發展綜合服務平臺;完成2023年度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核算,3個年度共發生補償1.88億元……一系列創新舉措接踵而至,持續擦亮生態保護“含金量”。
◎消費“馬車”加速跑,釋放政策“乘數效應”
山東在全國率先印發實施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實施方案,成立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專班,建立由17部門組成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協調機制。截至12月18日,全省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44.6萬份,數量超全國1/6;銷售家電361.4萬臺,銷售金額155.9億元,其中一級能耗產品占比88%。
今年前11個月,全省限額以上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2.4%,占全部限上零售額的比重為17.7%,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
◎有效投資“活”起來,供給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山東謀劃推出省級重點項目2000個,總投資4.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萬億元,為歷年來最高。同時,指導各地同步謀劃篩選市縣重點項目13000個,總投資9.7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7萬億元。展望全年,預計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可完成投資2.9萬億元左右,超計劃目標2000億元左右。
山東注重提振民間投資,推動落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27條措施,完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的“三清單一平臺”,吸引民間資本325.1億元,推介情況居全國前列。今年1—10月,全省民間投資增長8%,占全部投資比重63%。
◎找準投資消費結合點,打開內需增長新空間
今年,全省“兩新”“兩重”政策實施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全年經濟增長。山東建立省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實施工作機制,共爭取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512個、國債資金382.9億元,其中“兩重”建設項目169個、國債資金189.2億元,“兩新”項目343個、國債資金193.7億元。目前,全省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已開工443個、開工率86.5%,其中“兩重”建設項目開工率84%,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開工率87.8%,有力釋放汽車、家電、家居消費潛力,帶動設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生產快速增長。
◎突出放大比較優勢,探路打樣走在前
山東完善市場導向的技術攻關機制,每年實施100項左右重大科技創新項目、60項左右重大產業攻關項目,90%以上由企業牽頭實施。
今年以來,全省新質生產力熱潮涌動,經濟向“新”而行: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高出全國2.4個百分點;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97.6%;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0.5%。
今年1-11月,在煤炭和鋼鐵等價格大幅下行的情況下,省屬企業仍實現營業收入22356.9億元、同比增長3.3%、高于全國省級監管企業6.6個百分點。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穩居全國前列。
◎突出彰顯山東特色,培育品牌塑亮點
山東推出支持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21條政策,配套形成90項改革任務,在國際物流、貿易、投資、友城、國際教育等領域探索了一批合作新模式。
山東構建完善“1+2+16+N”政策體系,創新建立政策支持、項目支撐、要素保障、評估督導工作推進體系,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拓展潛力空間。
山東推動濟鄭、日蘭高鐵相繼通車運營,牽頭舉辦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等100余項重大活動,成立黃河流域科創、自貿試驗區等30多個聯盟組織,積極主動開展黃河流域省際交流合作,通過改革促進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突出增強獲得感,讓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針對異地就醫流程繁瑣、結算不便,積極推進異地就醫“跨域通辦”改革,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長期護理保險省內異地支付;門診慢特病跨省聯網結算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個病種,截至11月底,全省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累計62.08萬人次,減少患者墊付費用7.89億元;為消除群眾看病就醫“押金束縛”,濱州開展“無押金城市”試點,104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取消住院押金,截至10月底已累計減免住院押金3.31億元。
山東擴增普惠性幼兒園、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提升基本教育公共服務水平;針對鄉村辦學條件的短板,推進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推出11項重點任務和42項重點改革舉措,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美好期盼。
◎深化流程再造,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
今年以來,全省商務部門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服務改革,積極開展“進解促”工作,組織全省商務系統黨員干部深入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用笨辦法、靠鐵腳板,破解企業和經濟運行的困難問題。截至11月底,累計走進3341家重點企業、446個重點項目、313個重點園區,推動解決問題1975個。
山東自貿試驗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目標導向,總結形成了五批制度創新成果,累計有221項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
◎搶抓機遇,在國家開放大局中展現更多作為
山東中歐班列今年已開行超2600列,國際運營線路達56條,可通達27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自2018年10月首發以來,山東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1萬列,是全國跨入“萬列俱樂部”最快的省份。
今年是RCEP正式生效實施的第三年,隨著RCEP“朋友圈”不斷擴大,更多優惠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前11個月,我省共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20.4萬份,出口享惠貨值454.3億元。
◎主動作為,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今年3月1日,二手車出口資質全面放開,山東搶抓機遇全力助企拓展國外二手車市場,前11個月,全省二手車出口量同比增長26.6%,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
據統計,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2024港澳山東周、2024“新加坡—山東周”等對外開放標志性活動,累計簽約項目404個,其中外資項目207個,合同外資87.5億美元,推動山東集聚全球資源要素水平不斷提高。
◎向綠向新,沿黃“朋友圈”再擴容
山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緊緊扭住“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這一基準線,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沿黃九市累計壓減整合煉鋼產能1110萬噸、電解鋁產能321萬噸、煉油產能2280萬噸。1—11月,全省“四新”經濟投資增長7.4%,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8.6%;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4%,增速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5.7個百分點。
◎挺進深藍,向大海要發展潛能
今年以來,山東海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進中提質。上半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8344億元,同比增長6.1%;主要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3767億元,增長6.9%。海洋傳統產業穩中有升,新增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5家,總數達72家,數量和規模均居全國首位。海洋新興產業加速培育,海洋電力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業、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
◎深耕“三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今年以來,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再加力,加快推動齊魯樣板提檔升級。這其中,山東把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作為頭等大事,全面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加強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同時,踐行好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挖掘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等生產潛力。
◎托起穩穩的幸福
山東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要求,主動適應新時代社會治理新的階段性特征,把加強黨的領導擺在首要位置,以人民為中心,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努力使問題不上交、解決在當地。目前,山東136個縣(市、區)全部建成“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全省“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線上平臺和全省統一的“山東解紛碼”均已鋪開應用。
◎豐富更“新”的幸福體驗
讓人民健康“家底”更厚實,山東以智能化提升醫療衛生工作質效,深入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著力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優化全民健康管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覆蓋“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超3000萬人,“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一體化服務人群突破200萬人。
◎持續供給更“優”服務
擴大優質資源供給,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山東堅持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義務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眾。日前,山東印發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7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60%以上的縣(市、區)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到2030年,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全面建立,所有縣(市、區)均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市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程度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