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人靠串珠改寫命運 欲招徒弟共赴自強之路
提示信息
半島網3月4日訊(記者 張艷 實習生 張磊)有時,生活的意外磨難猶如濃重迷霧,讓人遮蔽前行的方向,但總有一些人如穿透迷霧的光,以堅韌和樂觀改寫命運。68 歲的高位截癱老人馬新德便是這樣的勇者,他憑借串珠開啟了別樣人生,如今更欲招殘疾徒弟,共赴自強之路。近日,在一個大霧彌漫的傍晚,半島網記者來到馬新德家中,見到了坐在輪椅上卻依然樂觀的他。
2010年,53歲的馬新德不慎從高處摔落,導致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只能依賴家人的照料。自2012年起,馬新德開始嘗試繡十字繡。在五六年間,他繡制了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作品上百件,其中長度超過兩米的就有20多件,特別是江山如畫繡了4個多月,用了60多種線;金陵十二釵耗時8個月,用了91種線。然而,這些作品不易出售,馬新德則選擇將它們贈送他人,如新婚夫婦、新開業的商家。
十字繡的銷路不暢,馬新德便轉而嘗試串珠。串珠相對輕松,他視力尚可,手指也能活動。2016年,馬新德開始學習串珠,大女兒為他購買了一些珠子和線材。他一開始嘗試串制手鏈,學會后便開始挑戰十二生肖。這些生肖作品較為暢銷,也不易過時。學習初期,串珠的難度很大,一旦出錯,就得拆掉重串。自學過程中,馬新德沒有老師指導,只能慢慢摸索。最初是照著書上的圖案學習,串錯了再拆,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技巧。
以十二生肖為主,他也會串一些其他小物件,如中國結、摩托車等。熟練串制一個大耳朵兔子需要四小時,售價30元左右;大老虎則需兩天完成,較為復雜耗時,串錯了就拆了重串,經過不斷摸索,才能完成。大龍耗時更長,需要一天半時間。前不久,市場上的一位從事雞生意的老板來找馬新德預訂了兩只公雞造型的串珠,象征著“大吉大利”。馬新德也說:“大家也都照顧我,時常光顧我的小攤。”
除了惡劣天氣,馬新德每天都會坐著輪椅去植物園,輪椅上掛滿了他親手串制的珠飾。早上九點多出發,下午兩點多返回,那里成了馬新德心中的“地壇”,忙時就賣賣商品,不忙時便串珠或欣賞園中的花草,聆聽鳥兒的歌唱,感受四季的變遷。
如今,68歲的馬新德,心懷一個更為宏大且滿含溫情的夢想。他目光篤定,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熱忱,說:“未來希望收幾個徒弟,讓這門手藝惠及更多像自己一樣的人,讓他們自力更生、走向社會。”正是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為他人撐一把傘。他深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還有許多像他曾經那般,因腿腳不便而被生活的陰霾籠罩的人。他們面臨著就業的艱難,承受著經濟的壓力,更在精神上飽受迷茫與自卑的折磨。每念及此,馬新德的內心便涌起一陣難以抑制的酸楚,也更加堅定了他收徒授藝的決心。
在他看來,自己的刺繡和串珠手藝,雖不算驚天動地,卻能成為殘疾人自力更生的基石。學會刺繡,徒弟們可以制作精美的繡品,通過線上線下的渠道銷售,獲得穩定的收入。那些串成的十二生肖等物件,也能成為游客們喜愛的紀念品,為徒弟們帶來經濟回報。更重要的是,當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價值,那種從心底涌起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在他眼中,收徒不僅是對自身技藝傳承的期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在問及“有什么想對自己說的”時,馬新德毫不猶豫地說“自食其力,走向社會”,也許這句口號早已深深烙印在馬新德的靈魂深處,成為他一生踐行的準則。他不僅自己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在殘疾后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殘疾人明白,身體的殘疾并不能成為束縛人生的枷鎖。只要擁有一顆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心,就能夠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堂堂正正地走向社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半島網編輯 張永平
- 4月6日青島九中校園開放日 誠邀初三學子與家長共赴春日之約
- 半島V視|以花為媒,共赴一場浪漫之約!首屆青島市賞花節啟動
- 青島啤酒集團與青島飲料集團重組整合,青島正在下一盤改寫飲品格局的大棋
- 青島故事|半島AI團隊創意MV《青島,向春天出發》,共赴繁花之約
- 聯播+|串珠成鏈 總書記為縣域經濟發展開良方
- 嶗山區開展“青島故事·我們的價值觀”百姓宣講活動,共赴女性創業與生命健康的力量之約
- 地心征服!中國深鉆10910米登頂亞洲之巔 自主科技重器改寫全球能源版圖
- 點亮健康財富雙引擎,共赴璀璨人生 ——招商銀行青島分行“悅享美學私享會”圓滿落幕
- 青島銀行特別藝術盛宴啟幕 她們共赴《美好·重逢》數字藝術之旅
- 全國兩會時間開啟,住魯代表委員共赴春天的盛會——干字當頭勇挑大梁,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