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追尋初心 膠東印記丨歷史可歌可泣,今朝蝶變富民!下元一村青山綠水譜寫美麗新篇

2021-05-11 09:33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24252)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劉延珉 王洪智

這里有古村滄桑源遠留長,這里有革命烽火紅色記憶,這里有黨旗引領山村蝶變,這里更有鄉村振興綠水青山。正是憑著“敢為人先、干就干好”的下元精神,在黨的領導下,日照市濤雒鎮下元一村從一個“不如牛圈”的山村,變成現在的美麗鄉村樣板。近日,半島全媒體記者走進下元一村,尋找村子蝶變騰飛背后的密碼。

英勇事跡流傳至今

崢嶸歲月奏響壯歌

“下元一村位于日照磴山北麓平緩地帶,千百年來,下元人在這里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富足的生活。早在元代,官府就在這里設立了下元鋪,修筑了一條貫通村子的南北古商道。在源遠流長的村史中,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歲月,這種紅色基因流傳至今,鼓舞著下元人砥礪前行。”在下元一村村史館中,講解員鄒宗敏向記者講述了下元人英勇的革命事跡。

  見證時代變遷的村史館。

記者在村史館中看到,下元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他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贊歌。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在對日照進行掠奪的同時,還派出大批所謂傳教士,潛入城鎮鄉村,籠絡地痞流氓、勾結反動當局,橫行霸道殘害百姓,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槍殺無辜農民,從而引發了“日照教案”。“日照教案”是當時山東發生的影響力較大的教案之一,在近代日照反抗外來侵略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畔的槍聲揭開了中國軍民全面抗戰的序幕。1938年2月,日軍的鐵蹄踏進了日照,日照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3月,國民黨東北軍第57軍第112師為討伐偽軍劉桂棠部,進駐到日照南部碑廓一帶。該師中已建有中共地下工委。第112師下屬667團團長萬毅就是中共特別黨員,中共112師地下工委負責人伍志剛(書記)、谷牧也在萬毅團部。這年夏天,中共112師地下工委委派第667團3營負責黨務工作的趙志剛、李欣、王國棟3人去日照下元一帶發動群眾抗日,并著手發展黨組織。不久中共下元特別支部成立。中共下元特別支部成立了具有統戰性質的群眾團體——日照縣抗日民眾聯合會,吸引大批愛國青年和進步人士參加。1938年11月,在中共下元特別支部的基礎上,在濤雒區丁家官莊成立了中共日照臨時縣委。12月,中共魯東南特委領導下的中共日照縣委成立,中共日照臨時縣委移交了工作。此后,中共日照黨組織發揮著領導抗戰的核心和中流砥柱作用。

“天膽書記”敢想敢干

山村搬遷華麗蝶變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這是記者走進下元一村時的感受。村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為農服務中心、村民文化中心、衛生所、超市、小學、幼兒園,村內配套完善程度,讓人感覺置身城市。但是在之前,下元一村卻是一個“連牛圈都不如”的地方。原下元一村位于天臺山東坡上,當時的村子管理混亂,民風渙散,人居分散,吃水難行路苦,老百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凝聚力非常差。接近2000畝山場林場不能有效利用的同時,還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祖祖輩輩生活在這樣窮苦的環境下,十里八鄉流傳著“寧進把牛汪不進下元莊”的說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把牛汪就是牛圈的意思。”講解員鄒宗敏向記者解釋說。

“2007年的時候,我與村里25位黨員反復琢磨,為了改變舊村面貌,決定借著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東風,將下元一村搬到現在的地方來。”村書記黃慶林介紹,當時搬遷經籌阻力重重。經過七個月零兩天的時間,下元一村的黨支部帶領全村人民打造了山東省土地增減掛鉤第一個試點村。2008年春節前,全村人喜遷新居。記者采訪得知,村子搬遷時,下元一村集體賬上只有90萬元左右,資金缺口近千萬元。一名上級領導了解村里實情后,對黃慶林說“老黃你真是天膽”。自此,黃慶林有了“天膽書記”的稱號。“有群眾信任,有黨的好政策,我就有這個膽。”黃慶林說。

  社區廣場是居民休閑好去處。

新村建成后,黃慶林帶領村民進一步完善基礎配套、提升村容村貌,建設了1.3萬平方米綜合廣場,對村莊水、路、電、訊等基礎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實現村內大街小巷通柏油路面,戶戶通硬化道路,鋪設排水、排污管道1.17萬余米,安裝路燈80盞,高標準綠化新村3.5萬平方米。此外,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綜合服務功能,推行社區化管理服務,建設完成了集便民服務室、衛生室、幼兒園、警務室、超市、黨員活動室等為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了街心公園,購置安裝健身活動器材,進一步改善文體娛樂活動條件,真正做到讓群眾日常購物、一般性看病、文體娛樂、幼兒上學、學習技術、糾紛調解、一般事務辦理”“七不出”社區。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鄉村振興全面發展

“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森林鄉村”“山東省美麗休閑鄉村”“山東省美麗宜居村莊”……在村史館內的一面墻上,掛滿了各種榮譽牌匾。這些榮譽背后都是下元一村蝶變騰飛的密碼。據了解,村子從半山腰整體搬遷后的十幾年時間,村子爭取上級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全村1500畝林場、700畝土地上,100多萬棵樹苗在山間、道路兩側、房前屋后生根發芽。

據黃慶林介紹,村莊搬遷后利用舊村址復墾的600余畝土地,已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有機綠茶,建設了綠色環保有機生態休閑農業,并打造了“下元青”綠茶這一遠近聞名的知名品牌。著眼于農業生產的有機化、生態化,下元一村規劃建設了占地100畝的有機水稻示范基地,并向周邊輻射帶動農戶發展水稻1000畝,主要生產有機高鈣、富硒大米,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優質大米生產基地,目前,濤雒大米已被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定。依托當地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開發建設下元一農業生態觀光園,引導村民發展種植茶葉和發展旅游。目前,下元一村已經成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不斷發展壯大的二、三產業,成為下元一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近年來,按照上級“保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村兩委帶領村民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子,多方面籌措資金,加大投資,加強了基礎設施的建設,營造了一個接待設施配套、旅游環境整潔舒適、食宿標準高、游客放心的旅游環境,為村民找準了一條致富增收的好路子。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2016年,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了日照市頭號重點旅游項目——投資百億元的“東方太陽城”落址天臺山,僅土地、山場租賃一項,每年村集體收入可增加100余萬元。緊接著,“天臺山田園綜合體”項目也落地,下元一村又為集體增收、群眾增富發展一條新路徑。如今的下元一村像一輛快車,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要求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