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海岱財評 | 綠水青山不僅有“顏值”還要有“價值”

2021-04-30 07:49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 (3526078) 掃描到手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提出要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著力構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政策制度體系。到2025年,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保護生態環境的利益導向機制基本形成,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能力明顯增強。由此,好的生態正切實轉化為沉甸甸的價值砝碼,成為衡量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

在過去偏重以GDP為主導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生態環境、生態產品的分量較輕,導致人們無法認識環境價值,破壞生態系統的做法屢屢發生。伴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日益增長,這為充分發揮“綠水青山”的經濟社會效益提供了強勁動力和廣闊空間。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我國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綠色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過程,就是將生態產品所蘊含的內在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過程。經過長期實踐探索,我國在建立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升生態總價值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

山東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早有探索。

2014年,山東從“氣質”入手,建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按照“將生態環境質量逐年改善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要求”和“誰保護、誰受益;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2019年3月,山東印發《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機制實施方案》,統籌資金集中支持節能減排、大氣、水、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環境重點領域。明確把環境治理成效與財政資金分配掛鉤,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激勵約束的雙重作用,讓污染物排放總量小、生態環境改善大的地區少繳納調節資金、多獲得獎勵資金,讓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生態環境惡化的地區多繳納調節資金并追加賠償資金。這無疑旗幟鮮明地傳達出了山東的態度:要GDP但不唯GDP,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付費,要真正從源頭上管控和改善環境狀況。

  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從來都是辯證統一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2019年,山東出臺《關于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用經濟和環境“雙指標”綜合評價區域發展質量,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標準、制度、監管體系的引領倒逼作用,力求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對良好生態環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生態環境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從源頭上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將會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一次全新的實踐探索,美好生態不僅要有“顏值”,還應有“價值”。對經濟大省山東而言,加快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這不是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選擇題,而是必須要回答且要答好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