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個個紅色遺跡見證光輝歷史,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過往崢嶸歲月,穿越時空仍然激勵我們前行。建黨百年來,追尋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膠東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半島網推出“奮斗百...
追尋初心 膠東印記丨膠東抗大 十年走出31位將軍:堅定信仰在膠東大地矗立不朽豐碑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劉延珉 王洪智
膠東抗大是一所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革命紅色學校。她從革命圣地延安出發,穿過陜西、山西、河北、山東4省,翻越千山萬水,歷經艱難險阻,沖破敵人道道封鎖線,行程數千公里,于1940年4月到達膠東抗日根據地,開啟長達10年的辦學生涯。膠東抗大在艱苦卓絕的辦學歷程中,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克服千難萬險,以對黨、對革命的絕對忠誠,為膠東根據地建設和中國革命勝利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生動詮釋了為崇高理想英勇奮斗的抗大精神。時至今日,這座矗立在膠東大地上的精神豐碑依舊光芒萬丈,引后世敬仰。
崢嶸歲月“小長征” 兩校組建膠東抗大
清明剛過,在牟氏莊園膠東抗大精神教育基地門前廣場上,每一尊主題雕塑前都擺著鮮花,前來緬懷參觀的團體、市民絡繹不絕。“我們眼前就是膠東抗大精神主題雕塑,采用抗大校旗做背景,上方八個大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抗大的八字校訓,下方群雕中,正中央的這位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旁邊展出的就是學員邊學習、邊作戰、邊生產的場景。廣場兩邊展出的是膠東抗大部分校領導的雕塑?!敝v解員林永鑫說。基地門口上方掛著“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的牌匾,據介紹牌匾由舒同題寫。這里是膠東抗大第八期的校部駐地,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將軍當年就在這里學習過。
1936年,在毛澤東同志的倡議下,黨中央決定在陜北瓦窯堡成立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西安事變之后,這所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這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抗大??勾笫窃趹饡r創辦,流動辦學,而且越辦越大,先后在全國成立12所分校??勾笠环中J窃?938年12月25日成立,先后經歷過兩次深入敵后的東遷。第一次是在剛成立不久(1939年1月),由陜西延長縣東渡黃河來到山西的故縣鎮。第二次是在1939年11月15日,由校長周純全帶領,從太行山東遷沂蒙山。從太行山到沂蒙山,直線距離不過千余里,但是當時行軍往往采用的是曲折迂回的路線,所以總行程達到了3000多里,被許多抗大老學員稱作“小長征”。
之后,抗大一分校在山東沂南東高莊村分出了一個大隊,在大隊長賈若瑜的帶領下,繼續向東挺進,在1940年4月到達掖縣三元村,在這里與膠東抗日軍政學校合編組建了膠東抗大。1941年,棲霞的牙山戰役勝利之后,膠東抗大來到棲霞牙山一帶的刁崖后村,從此開始了在棲霞的辦學生涯。
學習戰斗同步進行 開展對敵政治攻勢
“據不完全統計,膠東抗大在棲霞有100多個駐地,第一個駐地是刁崖后,在東夼村停留的時間最長,其中,1945年至1946年秋,在棲霞古鎮都村也就是牟氏莊園辦學,是第八期學員的校部駐地?!敝v解員林永鑫介紹,1941年到1949年八年的時間,膠東抗大是在棲霞周邊流動辦學,一直到1949年從棲霞的文石村分成了兩支離開,有三分之二的人員在校長王儒林的帶領下去了濟南,組建了山東軍區軍政干部學校,剩余三分之一的人員在政委孫殿甲的帶領下去了青島,與膠東軍區學兵團合并,組建了膠東軍區軍政干部學校。
因當年環境極其艱苦惡劣,膠東抗大堅持流動辦學、理論學習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在學習中戰斗,在戰斗中學習。通過展覽資料記者了解到,鐵夼寺戰斗是膠東抗大組建后的第一次戰斗,給日軍以重創,但不幸的是第二隊支部書記王士奎、第四隊區隊長郭前及7名學員英勇犧牲。除此之外,膠東抗大參加的戰斗還有葛門口戰斗、大田戰斗、大澤山突圍。其中大澤山突圍發生在1941年2月,日軍進攻大澤山革命根據地,膠東抗大負責堅守大澤山主峰,在掩護黨政機關和群眾的轉移過程中陷入了敵人的合圍,最終膠東抗大的學員利用有利地形在高山峽谷中沖出了敵人的合圍,奪取了戰爭的勝利。1941年3月15日,牙山戰役打響,膠東抗大進駐牙山地區,自此以后有了較為穩定的辦學環境。
1942年,膠東抗大參與春、夏、冬季反“掃蕩”,尤其是冬季大掃蕩,這是膠東抗戰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也是最殘酷的一次戰斗,就在這次戰斗中有37位戰士英勇犧牲。除了英勇作戰以外,膠東抗大還全面組織開展對敵政治攻勢,膠東抗大成為瓦解敵人、爭取偽軍的重要力量。
10年鍛造31位將軍 精神豐碑永放光芒
在基地參觀時,一本偽裝本《共產黨宣言》引起記者的注意。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應對反動當局查禁革命、進步書刊,將書刊封面偽裝、掩蓋其內容。借用《通俗白話尺牘》偽裝,內容包含7個序言和《共產黨宣言》全文。據講解員林永鑫介紹,該書由當時膠東抗大校長蔡正國的兒子蔡小東捐贈。據了解,當年革命讀物稀缺,紙張油墨匱乏,早期的許多刊物都是學員們手寫出來的,到了后期才有了印刷機。
盡管教學環境艱苦,但是膠東抗大的教員和學員們表現出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課堂經常設在野外,冬天在山窩雪地里,夏天在大樹下,門板當黑板,膝蓋當課桌。特別是夏天在大樹下上課,知了在樹上高聲鳴叫,教員在樹下大聲宣講,學員們形象地稱其為“人蟬共鳴”的交響樂。辦學期間,膠東抗大還開展了整風練兵運動,發揚官兵一致的作風,堅持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共同學習、相互提高。此外,抗大還開展“百日大練兵”“整紀創模”運動、訓練南下干部等活動。
膠東抗大在膠東一共辦學13期,其中有兩期在大澤山革命根據地,有一期在萊陽,其他時期均在棲霞,其中膠東抗大的第八期位于牟氏莊園。膠東抗大在10年的艱苦辦學歲月中,為部隊和地方培養、輸送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一萬余名。在他們當中有部分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有上將遲浩田,中將8位,少將22位,遲浩田將軍就是膠東抗大第八期學員。
膠東抗大十載春秋,飽經歲月滄桑,歷經戰火洗禮,以忠貞不渝的堅定信仰,不屈不撓的鋼鐵意志,在膠東大地上矗立起不朽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