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個個紅色遺跡見證光輝歷史,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過往崢嶸歲月,穿越時空仍然激勵我們前行。建黨百年來,追尋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膠東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半島網推出“奮斗百...
同心奔小康·聚焦美麗山東建設|激“濁”揚“清”小清河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編者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山東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態動力、擦亮生態底色。今起,大眾日報聚焦美麗山東建設,選取一批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進行刊發,集中展示各地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成果,擦亮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山東“新名片”。
大眾日報記者 陳曉婉
河流是城市的血脈。小清河身處魯中腹地,南依泰山山脈,北臨黃河,至今擁有900年歷史。作為濟南市城區唯一的納污和行洪河道,小清河的水質曾一度因為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而逐步惡化,一度變為小“黑”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7年中央對山東省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來,小清河由“黑”變“清”的步伐明顯加快。2019年,小清河實現一年間提升3個水質類別的歷史性突破,提前一年完成山東省與濟南市簽訂的目標責任書任務。如今,小清河徹底告別“劣五類”水體,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清”河。
治理小清河,關鍵要扭住“牛鼻子”精準施策。濟南的一記重錘錘在了生活污水防治上。濟南不斷加大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3年累計新增污水處理能力42.1萬噸/日,并通過實施污水處理廠之間管網連通工程,有效緩解了各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不平衡問題。同時,通過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措施,完成了城區31條黑臭水體治理,以支流保干流,為小清河實現長治久清奠定基礎。
針對工業污染源,濟南從嚴審批高耗水、高污染建設項目,對過剩產能企業和“兩高一低”企業堅決關停,累計完成濟鋼集團、裕興化工廠等66家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取締“散亂污”企業7190家,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小清河流域涉水企業轉型為綠色工廠,從源頭上減少工業污染排放。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濟南在小清河流域全面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引導畜禽養殖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通過實行養殖總量控制,推廣“兩分離、三配套”糞污綜合利用模式,做到農牧結合、資源循環、生態高效,大大減少流域面源污染。
水生態環境修復同樣重要。濟南劃定保泉生態控制紅線,實施“五庫連通”工程,策劃興濟河、大辛河等7條河道清水、中水補源,形成“六橫連八縱、一網五水潤泉城”的水資源配置格局。通過構建濟西濕地、華山濕地到白云湖等小清河沿線濕地系統,有效改善城市水環境、修復城市水生態。
治污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在小清河治理過程中,濟南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通過建立河流斷面、排水設施、“水十條”重點攻堅任務、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幾大考核體系,定期考核,獎優罰劣,倒逼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實到位。根據考核結果,對在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的區縣給予財政獎勵,對轄區水質持續惡化或連續反彈的區縣,采取約談、通報等措施。
如今,小清河的治理及沿岸“鵲華秋色”“齊煙九點”等歷史文化景點再造,重塑了濟南的水生態,初步形成“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山泉湖河城一體融合的生態風貌。藍綠協調、水城相依、埠通景秀、水活文盛的城市水系畫卷徐徐鋪展,為濟南市和下游地區高質量發展釋放了巨大的環境容量。
- 美麗的“海上花”結果!山東“藍色糧倉”日益豐盈
- 半島聚焦丨7天新增2029例!這種病近期高發,不見面也能傳染!疾控專家:可入侵大腦
- 榮耀四十載 同心向未來|山東得利斯集團創業四十周年歷程回顧
- 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山東青島奮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 半島聚焦丨“你買菜,我幫做!”在做飯和外賣之間,他們選擇了“代炒菜”
- 泊里鎮聚焦“三大創新” 加速優化提升項目落地“一件事”服務
- 《新華每日電訊》聚焦濰坊:濰柴矢志打造自主動力“中國心”
- 第一觀察|三次考察安徽,總書記始終聚焦科技創新
- 聚焦“銀齡”權益保護 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安愉人生”助力養老金融
- 半島聚焦丨經濟數據三季報持續發布,釋放了哪些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