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目的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保護傳承非遺的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
即墨“陶銀匠”傳人:手工藝制作精美銀器 堅守30年打銀器獲評非遺
文/圖 半島記者 李春燕
白銀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應用歷史,而用它打造的銀器首飾因質地柔軟、顏色光亮而被人們所喜愛。在即墨區移風店鎮上泊村,有一位打銀器手藝人陶文暖,從父輩處傳承手藝,他30余年如一日,堅持傳統手工方法打造銀器,現在這項老手藝已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雕花模具在銀飾上刻花紋
每一件銀飾純手工打造
“現在正在化料,這是打銀器的第一步,雖然過程很繁瑣,但是打出來的每一件銀器絕對是獨一無二,是工廠機器批量化生產永遠也達不到的。”近日,記者在即墨區移風店鎮上泊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里,見到了非物質遺產打銀器第三代傳人陶文暖。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里,沒有高大上的操作臺,陪伴陶文暖的除了一臺焊槍外,就是幾個破舊的木箱了,里面滿滿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和已經打造好的精美的銀器。
“有顧客要打造一副銀手鐲,現在這個工序是化料。”陶文暖拿著焊槍,腳踩鼓風機,對準一塊銀塊不斷地噴出火焰,不一會兒銀塊就融化成了一堆銀水。“選料、化料、手工捶打、雕刻、拋光,就這幾道工序,看似比較簡單,但卻是考驗工匠的手藝和熟練程度。”汗水不停地從陶文暖的臉上淌下來,但是他卻顧不得擦一下。化料后,趁著溫度陶文暖抓緊用錘子和鉗子反復捶打塑型,“叮叮叮”……就這樣一錘一錘敲打,另一只手慢慢轉動銀條,持續30分鐘后,一根細長圓潤的銀條就完工了。“銀子的硬度比較低,所以比較適合雕刻,接下來就可以進行雕刻等工序了。”陶文暖開始忙著準備下一道工序。
加工一只銀手鐲要兩個半小時
在陶文暖旁邊的木箱子里,除了鐵砧、噴槍、鉗子、小鐵錘等工具外,還擺放了好多長短不一、粗細不等的鐵條。“這就是雕花的模具,有的是我自己用鐵模子打出來的,有的是去南方進的一次性的現代工藝模具。”說話的同時,只見陶文暖拿起一個鐵釘大小的模具對準銀手鐲,然后拿著錘頭敲下去,很快一朵五個花瓣的小花就出現在了手鐲上。雕刻上各種花紋之后,就進入最后一道拋光程序。“必須要用紗布或是拋光機拋光,這樣才能顯示出首飾的亮度。”陶文暖說。
打銀器的各種模具
記者獲悉,手工打造銀器比較麻煩,工序最復雜時多達30多道。尤其是將銀塊打成銀片這道工序時,是最考驗打銀器手藝人的技術水平。“打出的銀片必須厚薄均勻,表面光滑,否則就是不合格。”陶文暖說,一件好的銀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一只戒指大約要20分鐘,而一只銀手鐲大約要兩個半小時。“干了30多年,也比較有經驗,在腦海中構思出銀器的輪廓,不用圖紙就能打出來。”陶文暖將自己的激情和心血全部傾注在每件作品中,堅持純打工打造,而一件件精致的銀飾品也無不透露著靈性和智慧。
手藝傳承三代,已被評為非遺
陶文暖說他的打銀器手藝是爺爺陶成松傳下來的,爺爺從他舅舅那里學會了這門手藝并不斷鉆研首飾加工技術,1912年在青島創辦了“順興銀鋪”,主要從事手工加工金銀首飾,珠寶鑲嵌等業務,在當初曾是青島市規模較大的銀樓,下轄大小銀鋪20余家。陶成松以精湛的工藝技術,嚴格的質量要求,被島城譽為“陶銀匠”。當時加工的金鎖、銀鎖、麒麟送子、銀蟬等飾品栩栩如生,廣泛流傳民間,后將該技術傳給兒子陶思友也就是陶文暖的父親。這項技術由第三代傳人陶文峰、陶文暖、陶文溪兄弟三人傳承下來,使得這項民間藝術得以保留至今。現如今,打銀器有了另外一個身份—— 非物質文化遺產。
陶師傅正在打造銀器
提起自己的這份手藝,陶文暖很是自豪,兄弟三人,大哥在即墨城區開金店,他和弟弟在老家一邊務農一邊打銀器。“目前主要是趕集給別人加工收取加工費,一個銀戒指是20元,一副銀手鐲是100元,一個月差不多有4000多元收入,在農村要不上價來,還是有點辛苦。”陶文暖告訴記者,但是他已經干了30年,對這份手藝也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更多了一份責任和擔當,無論如何一定要堅守老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