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泰云天橋的起與落 初建橋梁橋長六百六十二英尺
半島記者 張文艷
泰云通道雖為地下通道,但由于青島地形的原因并不深,因此灰暗程度和濕度都比較適宜,走過一個個臺階,發現早期的設計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有購物小車滑道,有小臺階路,方便老年人通行。云南路和廣州路端有不同的出口。正在擦拭欄桿的工作人員記得天橋的歷史,他還在橋上看過火車。
初建的橋梁橋身通體木質,長六百六十二英尺,兩端橋頭是用砂石筑造的坡面,橋東連接四條馬路:天津路、北京路、大沽路、肥城路,西端直達西嶺云南干路,被視為市中心的連接要津,是臺西鎮往返街里的便捷要道。橋梁上允許行人和人力車通行,比起以前逛個街要繞后海一圈,這個距離可謂“舉步可達”。
安定大橋落成了,西鎮百姓尤其高興。
然而,后來的結果表明,鐵橋計劃似乎并沒有執行。
1931年,沈鴻烈出任青島市市長,將天橋改名為“國民橋”,且對出現諸多隱患的橋梁進行了維修。
1940年8月20日晚8時,因為連綿陰雨,危機四伏的天橋發生垮塌,通過《青島新民報》的報道,我們不但可以了解垮塌的原因,還能仔細審視這座橋的結構。
“本市國民橋近以年久失修,且橋身又系木質,在去歲本市受風雨災害時,該橋身已略示傾斜,警察局深感有危險發生,曾令飭該橋上,禁止行人逗留乘涼,以免增加重量發生倒塌情事”。也就是說橋梁已經岌岌可危,倒塌是意料中的事,加上入夏以來,陰雨連綿,讓常年遭侵蝕的木柱“雪上加霜”。最終,1940年8月20日晚8時25分許,“正在行人眾多之際,該橋中央,忽向下略落,一時行人大驚,相向兩旁退下,均二分鐘許該橋中央三孔完全塌下,未致傷人,亦云幸矣”。事故發生后,由于橋下是膠濟鐵路,工程隊立刻清除障礙,以便火車通行,警察局同時通知建設局前來修建。
維修工程引起了市民的擔憂,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曾經幾度維修的天橋這次又能堅持多久?誰都不能打包票。
更可怕的是,“到抗日戰爭時期,還發生過一起由橋上向鐵路線上扔爆炸物的事件,敵偽政權于是將橋拆除,只余下了東橋堍。抗戰勝利初期,原東橋基成了一處小市場,倒像是北京的天橋”。(《天橋》魯海、魯勇作)
時間來到了1947年,抗戰勝利后,李先良任青島市市長,“天橋”問題再次橫亙在新任市長面前。天橋重建計劃再啟,獲悉天橋垮塌的原因是木料太差,政府立刻組織人員到福州購買上等木料,重建“天橋”。1947年11月2日,新天橋落成,位置在原址的基礎上向南移動了幾十米,雖然也叫天橋,也是連接西鎮的主要要道,但無論是長度還是規模,都縮小了。
《民言報晚刊》刊載了橋梁竣工的消息,“泰安路云南路中間值木便橋,現已全部竣工。該橋位在前國民橋遺址迤南,所有國民橋橋基,仍予保留,俟至相當時機,再行恢復”,并解釋了為什么延續國民橋的名稱,因為這是一個臨時橋,將來還會再建,于是根據道路兩端取名泰云橋。
新橋落成,還是木質,所以仍然需要保養和維修,就這樣過了20年。“1968年11月,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天橋’的面貌,考慮其跨度小、結構簡單和木料易爛等因素,政府決定拆除木橋,改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至1970年5月,一座新式‘天橋’正式竣工啟用,定名為躍進橋”(《天橋》王鐸作)。一座遲到了40多年的鋼筋天橋終于與市民見面了,橋身為3孔,全長132.24米,橋面寬5.38米,主跨徑52米,邊跨徑15.3米,橋高11米,被視為青島歷史上“第一座雙曲拱橋,總投資28.7萬元”。為了解決引橋問題,橋兩端均為分離式,這樣在橋東原引橋橋基處建了一座小的街心花園。
翻看老照片,有一張顯示了新舊天橋共存的場面,說明為了方便百姓通行,拆除舊橋是在新橋落成通行后進行的,也間接說明了這條通道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