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
攜程買機票幾分鐘漲價一千?網友再質疑大數據殺熟
“誒?機票價格咋又漲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打算訂票出游,隨手打開一個旅游APP,搜索比價幾圈后發現,誒?剛剛還1668呢!怎么變1998了?退出再來刷新幾遍,誒?沒票了???
日前,微博網友@陳利人爆料稱,其在攜程疑似遭遇“大數據殺熟”現象。
他表示,自己日前想要在攜程購買機票,顯示總價格17548元,因為沒有選報銷憑證,于是退出重新填寫。隨后再去支付時,便顯示沒有余票,讓回去重新選擇,但總價變成了18987元,較前一次貴了近1500元。可去航空公司官網發現顯示有票,在其他平臺更只需16890元。
有圖有真相▽
這一事件再一次引爆了,關于“大數據殺熟”的討論。
大數據殺熟,即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項服務,互聯網廠商顯示給老用戶的價格,要高于新用戶,互聯網利用大數據算法,瞄準精準用戶的一種營銷手段。
其實往白了說就是坐地起價唄。
對于攜程被爆殺熟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在2018年6月18日,微博用戶水母Chen就曾發文:“傷心的不是買好機票發現第二天就降價了,而是發現經常坐這趟航線的賬號,出現的價格會高于其他人,
左邊是記者自己的賬號(經常買此航線),價格是940元,右邊是朋友的賬號價格是400元,而且連著幾天價格都是有差異的。”
許多網友甚至表示“哎呀我佛了”“見怪不怪了”。被大數據”殺熟”的網友,各有各的故事▽
而因為殺熟被推上了熱門的攜程,昨天發表了它的道歉聲明后,不少網友表示這就是“扯皮”,其道歉聲明還登上了熱搜。
“攜程的道歉公告”▽
道歉聲明表示,攜程完全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一切都是系統BUG問題。
在攜程信誓旦旦表示未殺熟的諾言下,消費者會相信嗎?即便暫且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之后再在其平臺上消費時,心里也難免會對商家打個問號了。
其實,對于商家利用大數據“殺熟”,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從行業角度來看,已經是成為行業內部“潛規則”的事了。
問題在于,只是這熟“殺”得明不明顯罷了
但是要指出的是,從法律層面上來說《人民日報》曾發文指出,大數據殺熟實際上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傷害和用戶隱私的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0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留言說說吧,你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對攜程的回應怎么看?(半島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