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丨一句相伴一生誓言!19年無言守護“植物人”妻子
2006年妻子遇車禍變成植物人,他“退房救妻”花光積蓄,說“我是她丈夫,我不能把她扔了”;在父母和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咬牙堅持照顧妻子19年,說“一次牽手,就是海誓山盟”;他將全部生活,定格在妻子的病床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對夫妻的故事屢令人潸然淚下,他滿頭白發(fā)依然樂觀,說“咬牙堅持下來,都是應該干的”;肯學習善鉆研,他迅速成長為專家級人才,說“做不好總感覺對不起誰”……一頭白發(fā),一生相伴,一身正氣,他就是49歲的山東省北墅監(jiān)獄警衛(wèi)大隊民警王海亮。白首不相離,不抱怨不放棄演繹了人間大愛,他用19年的愛心守護,撐起了小家的希望。忠誠勇?lián)敚恍傅〔煌V梗κ刈o監(jiān)獄的平安,踐行了人民警察的使命。
探訪:
19年如一日照顧妻子
深情守護她沒生過一次褥瘡
將熱好的西紅柿炒雞蛋、饅頭、熟肉、牛奶等倒入破壁機,打成流食倒入碗中,再將半塊香蕉加入白開水,兌進酸奶和膳食纖維,打成濃稠的飲料……3月20日早上,在北墅監(jiān)獄一座年代感十足的宿舍樓里,王海亮正在廚房里忙活著。為了不耽誤上班,每天他都要早早起床,給臥床近19年的植物人妻子準備餐食。“這些飯是前一天晚上就做好的,是為了節(jié)省做早餐和午餐的時間,每餐都得講究營養(yǎng)均衡,她喝水容易嗆著,加香蕉既能方便吞咽,還能促進腸蠕動。”王海亮一邊忙活,一邊告訴記者。
早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病床前。飯菜備好,王海亮走進妻子房間,一邊將床頭稍微搖起來一點,一邊用溫和的語氣說“起來吃飯嘍”,記者注意到,王海亮在喂飯之前特意試了試溫度。雖然妻子沒有明確的回應,但是從其臉部肌肉的細微變化看,她似乎是聽懂了。因為妻子無法咀嚼,只能吞咽,王海亮只能用去掉針頭的注射器,小心翼翼地將流食一點點注入她口中,仔細把控著每次的喂食量。半碗流食很快喂完,緊接著,他又給妻子喂了半碗促進消化的自制飲料。記者注意到,在給妻子喂飯的過程中,王海亮總是表現(xiàn)得很快樂、輕松,還時不時和妻子嘮嘮親朋好友的近況,講講工作中的趣事。喂飯結(jié)束,他接著為妻子刷牙、擦臉,幫她活動身體。待把妻子妥善安置好,王海亮才匆匆扒拉幾口飯,趕忙奔赴工作崗位。當天上午忙碌的工作一結(jié)束,下班后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家,熱好提前備好的飯菜,為了促進妻子的腸蠕動、預防疾病,他還會給妻子的腹部進行按摩,適時加入一些藥物。給妻子喂完午餐、刷牙后,他再次返回工作崗位,中午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下午下班后,王海亮再次匆忙趕回家中,做飯、喂飯、刷牙、幫妻子活動身體,一樣不落。碰上加班,他只能先處理完家中事務,再趕回崗位。每天半夜,他都要多次起身,為妻子翻身拍背、換洗尿墊。
就這樣,王海亮的每一天都在工作與家庭間無縫切換,日子在忙碌與操勞中悄然流逝,而他對妻子的照料卻始終如一,從未有過絲毫懈怠。19年如一日,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妻子身上始終干干凈凈,從未生過一次褥瘡。“我媳婦長期臥床,關(guān)節(jié)僵化,還有癲癇,以前十幾天就發(fā)作一次,大發(fā)作時得打安定針。現(xiàn)在好多了,時間久了,她身體慢慢適應了些。” 王海亮談及妻子的病情,言語中滿是心疼。
每一個日子對于王海亮而言,都是責任與愛的交織。時間是無聲的記錄儀,記錄了王海亮身上的諸多付出,這對夫妻的故事也感動著無數(shù)的人,王海亮的事跡在北墅監(jiān)獄成為一段佳話。“他愛人臥床快19年了,6000多個日日夜夜不離不棄,實在讓人感動,他從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變成了如今白發(fā)蒼蒼的中年人,我和海亮共事五六年,去他家看過幾次。作為女性,每次聊起王海亮和他妻子,我都忍不住落淚,海亮真是個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山東省北墅監(jiān)獄第八監(jiān)區(qū)四級高級警長張永英感慨地說。
感動:
“退房救妻”不離不棄19年
活著一天就要照顧妻子一天
曾經(jīng),王海亮也擁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妻子美麗賢惠,兒子聰明可愛。19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徹底打碎了這個小家的平靜。“我們兩個是2002年在萊州老家結(jié)婚,2004 年迎來了可愛的兒子,本以為日子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可2006年5月,一切都變了。”王海亮回憶起往昔,眼神中滿是感慨。“送醫(yī)檢查后,醫(yī)生說我媳婦腦干損傷,基本上沒有可能恢復了,當時我心里還有個念想,別人能創(chuàng)造奇跡我為什么不能?她是我的家人,我絕不能放棄。”王海亮說。
十九年前那場車禍,將妻子推向了漫長的“沉睡”。王海亮79歲的母親告訴記者,當時醫(yī)生說搶救意義不大,王海亮父親當時就給醫(yī)生跪下了。“醫(yī)生說就是救好了,也是一個植物人。可海亮堅定地說,不管她以后怎樣,只要她還在,孩子就還有媽媽,這個家就在!在醫(yī)院那段時間,家里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他父親之前給他交了房子首付,沒辦法,他只能把房子退了,將錢全部用在治療上。”王海亮母親說。
命運的重擊突如其來,自妻子出事的那一刻起,王海亮骨子里那股對愛的執(zhí)著與堅守從未熄滅。記者采訪得知,妻子出事后,王海亮并未放棄一絲希望,王海亮也曾多次外出求醫(yī),但是效果不大,但是他從不放棄,一直細心照顧,總想著妻子有朝一日會再次醒來。“ 那時候妻子在萊州老家,我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得起床,給她做好流食喂下,接著幫她洗臉刷牙,擦拭身體。忙完這些,差不多六點半到七點,我就得開車往單位趕,路上得花一個小時。工作結(jié)束后,又趕忙回家,繼續(xù)照顧她。起初,父母幫忙照顧孩子,岳父岳母照顧我妻子。孩子上學后,我值班的白天,主要靠母親照料妻子。后來,父親查出癌癥晚期,那段時間是最難熬的。妻子長期臥床,肺部感染,他們兩人同時住院,我只能兩頭跑。多虧了各級領導了解我的情況后,給予了很多照顧。那時候,我開著車在醫(yī)院和家之間來回奔波,忙得焦頭爛額,2010年,父親還是離開了我們。”王海亮說。
歲月流轉(zhuǎn),在歷經(jīng)無數(shù)個日夜的操勞與堅守后,王海亮終于將妻子接到了身邊,生活越來越有安穩(wěn)的模樣。“孩子之前在老家上學,母親在老家一邊照顧妻子,一邊照料孩子上學。我下班后就趕回去幫忙照顧。母親今年 79 歲了,本應安享晚年,卻因我還在辛苦操勞。孩子上大學后,母親年齡大了,我便向單位打報告,申請家屬樓的宿舍房,想把妻子接到身邊,方便在工作之余照顧她。特別感謝領導的關(guān)懷,2024年10月,房子收拾妥當,我終于把她接了過來。” 王海亮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拿出23年前的相冊,看著結(jié)婚照中年輕的自己和美麗的妻子,如今已滿頭白發(fā)的他,心中感慨萬千。“我和對象雖然是別人介紹的,但是感覺特別投緣,感情很好。既然牽手走到了一起,就是一輩子的承諾。我是她的丈夫,絕不能拋棄她。牽手走在了一起,就是一輩子的牽手。我是她丈夫,不能把她扔了。作為一個丈夫,照顧自己的妻子是本分,再難我也得咬牙堅持,活著一天我就要照顧她一天,這都是我該做的。”
樂觀重情是個大孝子
以身作則教出好兒子
“13年前,我剛參加工作便結(jié)識了王海亮大哥,那時的他已兩鬢斑白,一頭白發(fā)格外顯眼,在工作中他時常加班加點,我曾半開玩笑地對他說‘王哥,你這白頭發(fā)是被工作給累出來的吧’。后來,當我得知他的家庭情況時,才明白那絲絲白發(fā)正是他為家庭與工作辛勤付出的印記,自己心中對王哥的敬佩和感動油然而生。”北墅監(jiān)獄團委副書記王偉偉說。
王海亮和妻子是異地戀,婚后也是聚少離多,當時交通不便,妻子一個人照顧家,他感覺虧欠妻子太多。那個時候,他們互訴衷腸,寫了很多信件,現(xiàn)在王海亮最大的快樂就是坐在床前,給妻子讀信,紙短情長,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美好的時光。如今書信的紙張已經(jīng)泛黃,可是王海亮還是會一讀再讀,希望妻子能聽到他的呼喚,早日醒來。
盡管家庭面臨諸多困難,王海亮始終以樂觀心態(tài)坦然面對,而他這份堅韌與樂觀,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子。王海亮的兒子自幼便懂事明理,學習上刻苦努力,現(xiàn)在正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學習。“當時也有人說該放棄就放棄,但是放棄哪有那么簡單,我心里就一個念頭,得給孩子樹個好榜樣。孩子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整個學習方面的擔子壓在我身上,我對孩子比較嚴格,不慣孩子,孩子可能因為這個家庭有點內(nèi)向,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也有,但是慶幸孩子沒走歪路,沒有讓我太操心。孩子比較努力,從小成績比較好,他的一些老師也很好,對他幫助不小。”王海亮談及兒子,言語間滿是欣慰。“王海亮身處巨大的困境,在工作中卻永遠展現(xiàn)出樂觀開朗的一面。有時候工作中還能哼著小曲,也感染了我,讓我覺著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不能解決,難道比海亮背負的還多嗎?我有時候和他聊天說,看著你滿頭的白發(fā),姐感覺都心疼你,可海亮就說,我已經(jīng)遇到這種事了,能怎么辦,我們只能往前看。我們也在感慨,海亮的妻子能遇到這么有擔當、重情義、有良心的男人,也是幸運的。這些年,他妻子身體那么脆弱,哪怕一次小感冒、小肺炎都可能要了她的命,可全家人憑良心悉心照料,海亮的妻子依然健康地活著,這是最讓我們感動的。”張永英說。
王海亮是個熱愛生活的人,走進他的生活空間,那些生活點滴更能體現(xiàn)出這個家庭的溫暖與愛意。記者看到整個房間布置樸實無華,收拾得十分干凈,在王海亮妻子房間的窗戶邊,擺著很多綠色植物,有的已經(jīng)開花。這些綠植是王海亮特意給妻子養(yǎng)護的,它們原本在老家陪伴著王海亮妻子,妻子搬到這邊后,王海亮專門找人運過來的。“俺這兒子,對媳婦那是不離不棄。照顧的時間久了,都快成半個醫(yī)生了,媳婦身體有啥毛病,該用啥藥,他心里比誰都清楚。孫子也特別懂事,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一看就是受了他爸爸的影響。雖說這些年日子過得不容易,可我心里頭也挺滿足的。單位領導對海亮特別照顧,給他安排了房子,還常來家里探望,我們打從心底感激。我跟海亮講,一定要好好工作,報答社會。孩子走的是正道,我這當媽的,也就安心了。” 王海亮的母親說起兒子和孫子,臉上洋溢著幸福與自豪。老人還提到,自己患有胃病,王海亮總是貼心陪伴她去醫(yī)院檢查,細心為她拿藥,平日里更是關(guān)懷備至,噓寒問暖從不落下,從小就是個大孝子。
有口皆碑煉成“專家”
只要盡力就“問心無愧”
在生活與工作的天平兩端,王海亮努力尋找著平衡。盡管照顧家庭耗費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精力,王海亮的頭發(fā)早已花白,但他的工作非但未受影響,反而干得非常出色,在領導與同事間口碑極佳。從警27年,他在重刑犯監(jiān)區(qū)堅守了 16年,成功轉(zhuǎn)化20多名高危罪犯。調(diào)入獄偵崗位后,他潛心研究罪犯心理,不斷提升談話技巧,經(jīng)手查辦30多起案件,每一起都證據(jù)確鑿、無懈可擊。來到指揮中心后,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局面,他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加班加點鉆研業(yè)務,迅速成長為行家里手,被納入全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人才庫。
干工作從來不含糊而且干得有模有樣,他身上那股堅韌不拔的精神,也讓領導對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評價。“我與王海亮共事多年,在我眼中,他敬老愛幼、誠信擔當、敬業(yè)奉獻,面對重重困難與打擊,19年來始終堅守職責與義務,對家庭信念堅定。他將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子以及身為警察的責任與擔當,融入到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與工作中。”山東省北墅監(jiān)獄警衛(wèi)大隊大隊長崔旭祥介紹道。工作中的王海亮,在監(jiān)區(qū)是管教能手,在偵查領域是全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偵查專家?guī)斐蓡T。2022年調(diào)入指揮中心后,短短兩年時間,他便迅速成長為專家級人才,在應急管理、智慧指揮中心建設、研發(fā)應用等等各方面成了行家里手,2024年入選全省監(jiān)獄系統(tǒng)指揮中心專家?guī)斐蓡T。“業(yè)精于勤,多少個不眠之夜,王海亮日夜加班,牽頭推進智慧指揮中心的研發(fā)、應用,為我獄的指揮中心打造成為應急管理、智能分析的樞紐,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崔旭祥說。
山東省北墅監(jiān)獄指揮中心四級警長李為浩表示,自己2023年10月調(diào)入指揮中心,與王海亮相處時間雖不長,但印象深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是位非常好的老大哥、好領導。他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去年 12 月指揮中心從舊址搬遷至新址期間,王海亮大哥每晚都帶著我加班到十一二點,有40多天未調(diào)休。他工作時有條不紊、沉著冷靜、胸有成竹。他學習能力與業(yè)務能力都很強,入選了兩項省級人才庫,還能將工作與生活協(xié)調(diào)得如此之好,我由衷地佩服。”李為浩說。
面對同事們的認可,王海亮沒有絲毫的驕傲自滿,他依舊保持著那份質(zhì)樸與謙遜,王海亮說:“對工作不能含糊,只要是領導安排的任務,我一定盡心盡力去完成,做不好總覺得心里過意不去。各位領導對我十分照顧,我唯有努力工作來回報。雖說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不覺得有多么突出,這都是監(jiān)獄警察分內(nèi)之事。只要盡力了,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王海亮同志的事跡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在他的感召和帶動下,周邊大批的同事、朋友、年輕干警,以他為榜樣,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們?yōu)槠桨睬鄭u建設和監(jiān)獄高質(zhì)量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山東省北墅監(jiān)獄政委李文淵說。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王洪智 劉文)
- 健康“童”行,全面守護——膠州幼兒園健康體檢開始
- 鏡觀·回響|守護三晉古建財富
- 新春送暖護成長 “小海豚計劃”用愛與責任守護困境兒童七彩童年
- 青島故事|全城尋人!跪地3分鐘守護生命的白衣女乘客,您在哪里?
- 倒計時2天!化學自招考什么?4-8年級如何準備?化學金牌教練周四19:00在線揭秘
- 農(nóng)行東港高新區(qū)支行成功攔截網(wǎng)游詐騙資金 守護市民財產(chǎn)安全
- 新聞追蹤|“山東大漢的擔當”!王海亮照顧植物人妻子19年引發(fā)強烈反響,大家紛紛點贊
- 山東移動壽光分公司開展“春風相伴 智慧助老”活動
- 青島故事|“你不醒,我不敢老!”19年不離不棄,他守護“植物人”妻子詮釋人間大愛
- 開屏見“好”|他是守護萬家的“電管家”,也是母親的“守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