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校“科技小院”多點開花,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農村助農惠農”。這是繼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推廣科技小院模式”后,這一創新實踐再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記者了解到,2024年青島多所高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托“科技小院”模式,呈現多點開花的態勢,在農業技術推廣、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青島高校的“科技小院”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悉,青島農業大學涉及農業的專業比較多,目前共有國家級科技小院50個,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服務“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學校各個科技小院以“扎根田野、服務農民”為宗旨,通過“零距離、零時差”的科技服務,將先進農業技術與基層生產緊密結合,為鄉村發展注入科技與人才的強勁動力。如寒假期間,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12名導師、26名研究生分別奔赴山東樂陵市、山東青島嶗山區和山東壽光市等多個地區,依托科技小院開展生產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青島嶗山區碧海藍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茶園里,小院首席和專家們實地考察智能化管理系統、自動給水設備和土壤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利用手機APP實現精準化管理。同時師生們依托小院培育的“百合棗”“千年雪”等新品種,助推茶農畝均收益提升30%。在山東萊西,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葡萄種苗科技小院的3名導師、2名研究生利用寒假前往山東青大種苗有限公司,開展冬季葡萄園區管理技術服務,并就新一年的合作進行交流,針對葡萄苗木生產中出現的砧木與接穗木質化程度不同步的突出問題,大家集思廣益,提出解決方案,引導種植戶科學操作。
近年來,中國海洋大學充分發揮海洋科學和水產學科綜合優勢和辦學特色,在全國多地組建了牡蠣、鱘魚、鰻草等多個國家級科技小院,實施產學研協同育人,耕海牧漁、問糧滄海,把科研成果種在祖國的“藍色良田”,走出一條“藍色科技小院”的特色發展之路。
記者了解到,2024年青島的其它高校也都紛紛成立“科技小院”,如青島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安丘生態振興科技小院、青島科技大學博興“科技小院”等,“科技小院”正成為連接高校科研力量與農村實踐需求的橋梁。隨著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落地實施,青島高校“科技小院”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青島將進一步發揮高校科研優勢,加強與地方政府、農業企業的合作,通過聯合攻關,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