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青島故事丨“85后”育苗小伙,成為青島“第一人”,年銷售額三四百萬元

2025-02-24 21:47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17136) 掃描到手機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如今田間地頭已經初顯春意,種苗也迎來了銷售旺季。

在被譽為國際種都核心區的即墨移風店鎮,有著各種全球知名“金種子“企業。這里還有一位“85后”小伙,放棄工作回村賣“菜苗”,取得全市首張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靠培育種苗年銷售額達到300萬至400萬元,年育苗量達1500萬棵。

2月21日,記者來到即墨區移風店鎮采訪這位“85后”育苗小伙賈太。

偶然機會看到育苗商機,毅然辭職開始創業

21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即墨區移風店鎮的青島潤之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里占地50畝,有6個育苗棚。記者在這里見到了正在育苗棚里查看黃瓜和大頭菜生長情況的公司負責人賈太,他穿著印有公司標志的綠色沖鋒衣。棚里擺滿了育苗的托盤,工人們有的在嫁接黃瓜苗,有的在育苗盤上放種子。

今年38歲的賈太,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十多年前從“三支一扶”崗位辭職,一心撲到育苗事業上。“我在大學讀的專業就是作物遺傳育種,畢業后考取了移風店鎮“三支一扶”崗位,當時跟著領導做作物遺傳育種的工作。有一次到東北出差發現種苗行業剛起步,覺得未來會有很大的潛力,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思考,決定辭職投入到種苗行業。”賈太說,當時從穩定的工作崗位辭職,家里沒有一個人支持和看好。

2012年,經過一年左右的準備,賈太開始了他的種苗事業。“剛開始沒有實踐經驗,就到外地跟著師傅學習怎樣育苗。當時學習了全過程,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學成歸來,賈太培育出了種苗,卻面臨銷路難的問題。“之前,我們這兒的農戶種各種大棚果蔬都靠自己育苗。即便不會的農戶,也會采取農戶間互相幫忙的方式,找會育苗的農戶,各自提供場所及電等,將苗培育出后再平分。”賈太說,所以他自己就開始挨家挨戶推銷,從家附近的農戶開始推銷種苗,剛開始大家不認可,他就免費送一些苗,讓農戶同時種植,看種苗存活率的差別。

一年培育約1500萬棵苗,銷售額三四百萬元

農戶拿到了賈太送的種苗,種植后發現成活率和品質都與之前自己培育種苗有了較大提升,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周圍越來越多農戶來買種苗,既讓賈太生產的種苗有了銷路,也讓農戶的農產品增產。

王濤是與賈太同鎮的農戶,之前一直自己育黃瓜苗,6年前從賈太這里購買了黃瓜苗使用至今,黃瓜每畝增產50%。賈太說,“我只生產一級苗,所以質量好,而且從我這里買了苗,如果7天內有質量問題會包售后。比如王濤家夏天種黃瓜,從種到拔秧3個月左右,之前一畝地生產2.5萬斤至3萬斤黃瓜,換了種苗后,一個月畝產增收一萬四五千斤,3個月一畝增產4萬斤至5萬斤。”

6年前,賈太成立了青島潤之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里用的工人不算多,常年在這里干活的有七八個人,都是本鎮的村民,工人最多時有30人。因為我這里的大棚有不少環節由機器控制,比如可以根據大棚溫度自動澆水的噴頭、自動調節棚內溫度的設備、自動育苗播種機等。”賈太介紹,如果6個大棚滿載,能夠同時培育500萬至600萬棵苗,可以種植在1200畝至1500畝土地上。他一年大約能培育出1500萬棵苗,銷售額300萬元至400萬元。

賈太說,眼下這段時間培育的苗80%供給青島本地,大約4月份開始接外地的訂單,4月下旬開始播種,那時培育的苗會銷售到東北三省、云南、東南亞等地。

一直奔走在學習的路上,賈太培育的種苗品種越來越多,從最初的黃瓜苗,到西紅柿苗、青椒苗、白菜苗、大頭菜苗……他幾乎每年都到國外參觀與學習前沿的種植技術,改變自己的育種基地。他給育苗盤“安”床,“之前育苗盤放在地上,根會扎在土地里,對種苗有一定損傷,有可能土壤中有致病菌。我想了個辦法,把育苗盤放在了離地面半米左右的鋼鐵架子上。”

工人在育苗盤內放種子

成為青島種苗行業的“第一人”

李倩今年36歲,來自菏澤,她正在育種棚內嫁接著黃瓜苗,手速飛快,先將南瓜苗的頂端掐掉,用刀片把黃瓜苗的根部去掉,再給南瓜葉和梗的鏈接處用粗針戳一個洞,把黃瓜苗放在洞內,嫁接完成。

“嫁接的黃瓜苗長一晚就能把接茬處長好。”李倩介紹,她一天能嫁接四五千棵黃瓜苗。“工資按件收費,一棵7分錢,一天能賺兩三百元。”李倩說,她從六七年前就從事黃瓜苗的嫁接工作,從老家菏澤來到青島等地工作,最遠去過云南工作。這份工作不是常年都有活,閑暇時在家照顧孩子。

李倩嫁接黃瓜苗

賈太的育苗事業并非一帆風順,也曾遇到過意外。“剛干的第一年就遇見了一次,有個農戶要了70畝地的白菜苗,沒想到種植下去的苗第二天全死了。于是我從外地買了一些白菜苗,送到農戶家。后來拿著死掉的苗去青島市農科院化驗,發現苗不成活的原因是土壤有問題。這次意外損失了10多萬元,當時剛創業起步,這對我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從那之后,賈太將育苗土的成本提高,從國外購買比之前貴8倍的土壤,解決了土壤的致病菌問題。“一年能用掉四五箱柜土壤,光這塊成本就五六十萬元。”

去年,賈太的公司取得全市首張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賈太也成了青島市種苗行業的“第一人”。“特別感謝鄉鎮企業服務專員上門指導辦證,讓我第一時間順利拿到了編號‘第0001號’農作物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

如今賈太的種苗銷售越來越多,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對未來的期待除了繼續做種苗外,還想做種子的研發和繁育。“我未來想做種子研發和繁育。我們鎮有若干種業的優秀企業,生產出許多優質的種子,我也想做這方面的研發。種子企業的標準比較高,因為種子是作物的基礎,所以政府對生產種子的企業規模及人員要求高,需要有一定種業方面的科研人員。”

鏈接:

即墨種子遠銷29省市及10余國家,年銷售額超8億元

近年來,即墨區加快以現代種業為主導的省級現代產業園建設,聚力打造以研發為基礎、創新為龍頭、種業為核心的全國蔬菜種子研發中心和繁育中心,構建國內一流的種業聚集區。目前即墨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引進現代種業產業鏈項目23個,農業農村部在冊登記種子品種184個,各類種子產品遠銷北京、遼寧等29個省市及美國、韓國等10余個國家,年銷售額超8億元,初步建成集種子研發、培育、銷售、展示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據介紹,接下來,即墨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將錨定國內一流種業聚集區建設目標,力爭5年時間內全鎮入駐現代種業產業鏈項目達到40個,培育即墨首家省級育繁推一體化蔬菜企業,種子銷售額爭取10億元,全力爭創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擦亮國際種都名片。

計劃總投資1.52億元打造產業園地標性建筑——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智慧中心,建設集種業研發、種業孵化、種業交流、商務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配套建設2.3萬平方米現代化種苗試驗溫室、1.5萬平方米種苗繁育示范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