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新春走基層丨不畏高寒,濰柴人極北鍛“心”

2025-02-04 15:51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閱讀 (8409) 掃描到手機

正月初六,內蒙古海拉爾被零下28℃的寒氣緊緊包裹。天邊才泛起魚肚白,濰柴動力“三高”試驗隊隊員張培植便開工了。他弓著身子在雪地里迎風前行,記者瞇著眼緊隨其后,跟他一起上工,給濰柴發動機挑挑毛病。凜冽的寒風猶如鋒利的刀片,卷著小雪粒割在臉上生疼,記者戴著口罩,呼出的熱氣很快在眼睫毛上凝結成霜。

海拉爾冬季持續低溫的特殊條件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耐冷性測試的理想場地。濰柴動力“三高”試驗隊就是活躍在這里的一支“反候鳥”隊伍,他們春節假期在崗,極北鍛“心”,不畏高寒,只為極致。

“還是不夠冷啊,再冷點兒就更好了!”張培植裹緊身上的棉衣,望著眼前的冰天雪地,竟嘟囔著“嫌熱”。“三高”試驗是發動機研發的最后一道關卡,即通過高溫、高原及高寒等極端環境條件下的測試,確保發動機的高可靠性。對于“三高”試驗來說,越冷越有利于檢測發動機的性能。

張培植這次試驗的對象,是濰柴緊跟國家低碳戰略新研發的13升甲醇發動機。為模擬真實工況,他們在13米長的掛車里裝了35噸沙子,讓車輛滿負荷運行。

低溫之下,車輛啟動是個挑戰。這款發動機通常依靠汽油啟動,現在則是結合濰柴自主開發的低溫啟動技術方案。“可別小瞧這技術改進,看著簡單,實際上是大突破,把冷啟動溫度又降低了十幾度。”張培植告訴記者,前些天零下40℃的時候,就是用這法子啟動成功的。話音剛落,試驗車輛打火發動聲劃破了清晨的寂靜。

重卡朝著呼倫貝爾S202省道駛去,一天的試驗開始了。“現在做超越加速試驗,得把暖風關了,車速提到45公里每小時。”“掛11擋,油門踩到底。”張培植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他身旁的老梁。老梁換擋嫻熟,兩人配合默契。張培植把筆記本電腦放在腿上,用數據線連接發動機ECU,眼睛緊盯著屏幕上的車速、油門開度和發動機實時狀態,不放過任何細微跳動。

車窗很快結滿霜花,像一層厚厚的毛玻璃。張培植伸手在車窗上抹出一塊巴掌大的地方,可沒一會兒,霜花又迅速蔓延回來。在張培植的指揮下,車輛次高擋和最高擋超越加速各重復3遍。一系列試驗緊湊忙碌,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張培植在回試驗基地簡單吃過午飯后,抓緊在車里瞇了一會兒。

試驗基地有一個20平方米的板房,不少隊員中午在這里休整。記者看到,“00后”張玉良專注地沉浸在數據里,復盤著上午的試驗。同為“00后”的高天淇則在一旁作記錄,他去年剛參加工作,現在已能獨自開著重卡跑試驗了。

板房內電暖氣、電暖扇都用上了也驅不散寒意。“車輛出了故障、凍趴窩了就該我們上了。”34歲的技師隊長劉磊在電暖氣旁,邊搓手取暖邊向記者講述,前幾天一輛試驗車的氣路被嚴寒“封印”,怎么也掛不上擋,他和兩名技師輪流上陣,在零下30多℃的室外修了18個小時,誰凍得受不了了就回車里暖和一會兒。“那天就在車里過了夜,感覺那一夜特別漫長。”劉磊話鋒一轉,“早出問題是好事,在試驗過程中把暴露出的問題解決了,產品投放市場就多一分保障。”

這時,試驗隊副隊長史祥東推門走進板房,抖了抖帽子和身上的雪。他之前三年都在海拉爾過年,除夕夜跟孩子視頻時,孩子問“爸爸什么時候回來”,他總是那句“再過兩天就回”。等時隔一個多月才回到家時,孩子哭著說他是“大騙子”。好在他提前買了俄羅斯巧克力和東北堅果,這才哄得孩子破涕為笑。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在祖國北疆的數九寒天里,“三高”試驗隊的隊員們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為大國重器鍛“心”。

在記者跟車的這一路,不時看到濰柴動力測試車輛從旁邊駛過,車輪揚起的雪渣四處飛濺。這些車用的都是甲醇和天然氣清潔能源動力,并且每輛車都搭載著諸多新技術,代表行業新高度:突破高制動性技術瓶頸的16升天然氣發動機、解決燃氣載貨車動力不足問題的8升機、工程機械領域取消文丘里管的新技術等。

這背后是技術研發自立自強的生動體現。20年來,濰柴動力“三高”試驗隊采集、標定了幾百萬組數據,讓濰柴發動機的各項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曾經的“卡脖子”清單逐一變為科創成績單。 重卡發動機的轟鳴聲在廣袤雪地上回蕩,從清晨8點到傍晚5點半,除了回試驗基地短暫午休,張培植一直跟車在這條省道上來回折返。小到火花塞、密封圈、傳感器等零部件的表現,他都挨個仔細把關。

“今天對發動機的冷啟動以及動力性、經濟性進行了測試,發動機性能表現優越,完全符合我們的預期。”測試結束,張培植使勁伸了個懶腰,由于副駕靠背意外損壞,他不得不挺著腰板坐了一整天。此刻,他的臉上雖寫滿疲憊,可眼神里卻透著滿足。

(大眾新聞記者 王佳聲 張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