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改革為鑰 釋放青島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勢能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明確提出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2024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確2025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時,著重強調“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何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標志在于三個“更”——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市場,實現向高能級模式升級。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是在新的國際形勢和產業規律深刻影響下,對外經貿關系和發展模式的方向性指引。當前中國參與全球分工的比較優勢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傳統的勞動力、土地等要素低成本優勢,加快讓位于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體系配套完善、創新資本活躍、數字化新基建領先等新優勢。
全球大環境的大變局,是挑戰更是機遇。對外開放格局和中國競爭力的根本性變化,要求以新一輪制度變革為鑰,打開機遇之門,充分釋放新生產要素活力。
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40年以來,青島的發展一直與創新和變革同呼吸。在開啟新一年之際,盤點青島對外開放切換至高能級模式的經驗,以全國首創、試點為標志的制度改革仍被置于中心突出位置。
以上合示范區為例。建設上合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2024年5月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加快推進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建設好制度型開放示范區。
上合示范區定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是上合組織國家之間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區、經濟資源要素交匯區和重要活動承載區。面對這一高標準建設目標,青島市創造性地制訂了“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在商務部、外交部等國家部委的具體指導下,貫徹落實省政府支持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21”條政策,配套形成90項改革任務,同步印發實施青島市高質量建設上合示范區“28”條政策措施,加快推動“四個中心”提質擴能。發改、財政、商務等部門緊鑼密鼓制訂細化方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打通雙循環,牽一區、動全城,加速推動全市資源要素向上合示范區集聚。
深化改革意味著要素流動和配置方式的根本性變化。青島自貿片區探索形成30多項高質量創新成果,2項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五批“最佳實踐案例”,4項獲國家部委推廣、認可,26項獲省政府和省級部門推廣、認可。全面構建“政府政策引導+外管精準輔導+銀行深度服務+平臺全景驗真”的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服務模式,利用數字化驗真平臺開展貿易真實性風險研判,帶動新型離岸貿易業務量占全省80%以上。創新試點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電子支付、關稅保證保險擔保備案等模式,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實現跨境電商繳稅。得益于這個創新服務模式,企業繳稅時間由7-8小時壓縮至不到1分鐘。
5年來,青島自貿片區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超8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進出口規模列山東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首位。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流行于改革開放初期的金句,在青島制度變革,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諸多實踐中,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體制機制改革的基因永葆青春,青島高水平對外開放,沒有完成時,始終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