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島|面紗之下,瑯琊藏奇跡——探訪瑯琊臺,解析帝王偏愛的秘密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
歷時5年的考古發掘成果,讓瑯琊臺遺址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當史書記載照進現實,那些典籍中的文明,在瑯琊臺考古現場打開塵封的面紗,讓世人大開眼界。而這也充分體現了山東地區在秦漢統一國家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帝王將相為何頻頻登臨瑯琊臺?秦始皇為何三巡瑯琊臺?瑯琊臺上有哪些遺址遺跡?半島全媒體記者再次來到瑯琊臺風景區,在景區專家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訪瑯琊臺,解析帝王青睞瑯琊臺的密碼,感受瑯琊的獨特魅力。
一大奇跡
兩千年后 規模還在
冬日的瑯琊臺,顯得異常清晰。陽光的余暉照耀山中樹叢,仿佛秋天的黃葉,鋪滿整座山峰,顯得愈加絢爛。
瑯琊暨徐福研究會理事、“瑯琊臺傳說”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肖常會先生如約而至,與景區市場營銷部副經理黃紹靜一起,陪同半島全媒體記者重走瑯琊臺。
考古發現讓瑯琊臺聲名更盛。
自2019年以來,為配合遺址保護規劃編制,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青島市黃島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區分位于主峰的“大臺”、山南的“窯溝”和大臺東南的“亭子蘭”等多個地點。通過持續系統的發掘,遺址的規模、布局及主要遺跡面貌基本呈現,確認了大臺主體為秦漢時期高臺建筑基址,發現臺下房間、排水設施等重要遺跡,佐以早先發現的秦代刻石,基本可推定為秦始皇所筑的瑯琊臺。
五年的考古歷程,半島全媒體記者曾經多次探訪,見證了考古隊員們風吹日曬的艱辛,也看到了他們發掘有新發現時的興奮之情。終于,成果初現。
在《瑯琊臺遺址考古新發現》一文中,考古工作者們總結說,經考古發掘證實,位于遺址中心,坐落在海拔高度183米山頂的“大臺”主體是一座秦漢時期高臺建筑基址;大臺表土層下普遍存在較厚的倒塌堆積,其中出土大量遺物,主要為飾繩紋和瓦棱紋的筒瓦、板瓦,飾云紋和“千秋萬歲”文字的圓形瓦當,這些瓦當出自位于瑯琊臺南麓、當地村民俗稱“窯溝”的深溝附近;亭子蘭地點的建筑,通過寬廣的占地面積和大量的出土遺物發掘,可以看出其規模不凡。建筑年代為戰國時期,遺物風格多體現出齊國特征,可能具有較高的等級和特殊禮制意義,或與齊國經營瑯琊有關,對于追溯秦始皇東巡瑯琊及筑瑯琊臺的歷史淵源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掘的同時,考古隊對瑯琊臺遺址周邊進行了詳細的區域系統調查和較全面的勘探,對照以往的工作成果,力求摸清瑯琊臺周邊區域的古代遺跡分布情況,尤其注重尋找瑯琊郡城的相關線索。通過調查,今瑯琊鎮附近的秦漢時期遺物較豐富且分布集中,當存在規模較大、等級較高的聚落,可能為秦漢皇帝東巡瑯琊臺重要的落腳點,在古代海平面長期高于現代的情況下,與瑯琊臺之間可通過季家嶺一線高地連接,或許與瑯琊郡城有關。
基于重大考古發掘成果,“瑯琊臺在今年獲評了省級考古遺址公園,通過考古完全的證明了瑯琊臺就是秦皇漢武多次巡游的地方,提高了瑯琊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那么今后在文物考古的過程當中,會提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把瑯琊臺打造成為西海岸的文化和旅游地標”,肖常會先生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
“保護文物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紅色的條幅,提醒著游客注意腳下的一磚一瓦,畢竟,兩千年前的這片山脈,曾有一座宏偉的建筑矗立。
考古現場已經被覆蓋保護起來,歷史神秘的面紗也正在一層層被揭開。
“瑯琊臺歷經了2000多年的水土流逝,還保存現在這么大一個規模,堪稱奇跡”,肖常會先生說。
底蘊深厚
夯土層里 疊加的歷史
“透過這個玻璃櫥窗,我們可以看到里面的夯土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厚度均勻,人工夯筑的紋理非常清楚,足可以證明,瑯琊臺是依著自然的瑯琊山,人工夯土筑起的一個高臺”,肖常會先生說。
尋找瑯琊臺的遺址和遺跡并不難,瑯琊臺夯土層就是其中之一。
涼亭下,夯土層被深色的玻璃保護起來,它走過了兩千年的風雨歷程,給游客證實了史書中的記載。
瑯琊臺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瑯琊鎮海濱,海拔是183.4米,核心保護區面積1.98平方公里,現在瑯琊臺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瑯琊臺的名字最早見于《山海經·海內東經》,“瑯”是良玉的意思,“琊”是類似于美玉的骨質物件,二者都是精美的寶貝。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繪當時瑯琊臺:“孤立特顯,出于眾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濱巨海。”
沿著瑯琊臺走一圈,山下一覽無余,遼闊的大海,整齊的村莊,和即便在冬天,仍呈現綠意的齋堂島,讓人倍感身心舒暢。
《史記·秦皇本紀》索隱中,解釋臺的來歷為“蓋海畔有山,形如臺,在瑯琊,故曰瑯琊臺”。一座形似臺的瑯琊山,為何能夠吸帝王不遠千里專門來此大費周章地修建一座建筑呢?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肖常會先生說,瑯琊臺的歷史文化有正史記載的,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彼時姜太公姜子牙被封到齊國,“他在齊國境內做八神祭祀,把春夏秋冬四季之神四時主,封立到瑯琊臺上來供奉和祭祀,四時主掌握的是農業豐收和風調雨順”。于是,后來的齊桓公、齊景公都追隨姜太公的腳步,來到瑯琊。
風景區的最東側,有一處觀景樓,名為望越樓,是觀海上日出的絕佳地理位置。樓上,紫銅鍛造的越王勾踐銅像,身披鎧甲,手按腰間長劍,一派志在江山稱雄天下的氣概。但他的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順著他的視線而去,是大海。
他在望什么?肖常會先生說:紹興。
為什么要望紹興?“望越”典故的由來,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遷都有關。春秋戰國末期這位最后的霸主越王勾踐,在越國被吳國吞并后,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稱霸中原。勾踐滅吳之后,趁著齊國國力衰微之際,把都城從會稽(今浙江紹興)遷至瑯琊。
雖然遷都瑯琊的具體地點,一直存在爭議,但遷都青島瑯琊臺的說法得到山東諸多研究者的認同,而戰國出土文物陸續在瑯琊發掘,也正在印證著瑯琊臺的說法。
越王勾踐從公元前472年開始,到公元前468年完成遷都:“越王即誅忠臣霸于關東,從瑯琊起觀臺,周七里,以望東海。”(清·孫志騄《考訂竹書紀年十三卷》)“瑯琊,越王勾踐嘗治此,起觀臺,有四祠。”
奇跡之二
瑯琊刻石,仍存于世
秦始皇群雕像,風景區的標志之一。14尊雕像中,主角是秦始皇和他對面的徐福,其他的為李斯、趙高等文武官員以及武士、侍女、侍從等。定格的畫面,一面是被簇擁著指點江山的皇帝,一面是形單影只彎腰上奏的徐福。
不遠處,一座瑯琊刻石高聳松林之間,中間石碑上刻有篆書:“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于瑯琊……今皇帝并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于全石,以為表經。”
這一段文字就是出自大臣李斯之手,青島市博物館里藏有刻石復制品,刻石的真身,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
山下,則是瑯琊刻石亭。
這一切,都記載了秦始皇登臨瑯琊臺的歷程。秦始皇統一中國后,開始出巡。東巡是“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過黃(黃縣)、腄(福山縣),窮成山,登之罘(芝罘)”后,“南登瑯琊”。
秦始皇五次出巡平均每次也就五六個月,短的兩三個月,長的不到一年,而他第一次登瑯琊就駐留三個月,可見秦始皇對瑯琊的偏愛。看中瑯琊,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秦國統一中國后,在齊地設齊郡和瑯琊郡,建筑了瑯琊城。最為吸引秦始皇的是這片土地的富饒,早在戰國時期,齊國就“東有瑯琊、即墨之饒”(《漢書》),排在即墨的前面;且港口發達,是五大古港之一,海上交通樞紐。還有一點,這里方術文化發達,秦始皇多次關注的人物徐福(徐市)、安期生、盧生都在此地活動。
所以,秦始皇完全被吸引。第一次來瑯琊,秦始皇就被這里的風景震撼,胡三省在《資治通鑒》注時指出,始皇帝登瑯琊時:“大樂之,樂瑯琊之風景也。”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站立在瑯琊臺上,秦始皇心中有了新的藍圖。姜太公時四時主祠和越王勾踐遷都瑯琊的記載,尤其是越王留下的舊臺遺跡,讓秦始皇感慨萬千。
于是他“乃徙黔首三萬戶于瑯琊臺下,復十二歲。作瑯琊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史記·秦始皇本紀》)。吸引平民遷徙的方式,除了宣揚瑯琊的富饒之外,還有一條政策,就是免除他們12年的賦役,這對賦稅沉重的秦朝來說,可是莫大的恩賜。
一座“臺基三層,層高三丈,上級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的瑯琊臺拔地而起,“臺下路有三,闊三四丈,皆人力為之。今仍呼御路,蓋瓦級磚,隨在多有”,臺頂還建有“四時主祠”和“禮日亭”,以觀海拜日。
城建起來了,居民有了,歌功頌德的刻石便立起來了。
瑯琊刻石文字優美,有496字,文字之多,為全國之最,其中,正文289字,四字韻文,言筒意賅,雖為群臣頌德之辭,卻是彪炳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附文207字,記錄隨從大臣的名字和議立碑刻的事跡(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巡至瑯琊臺,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其詔書和大臣從者名,據傳也出自李斯之手)。秦始皇立石刻的目的是“借以威懾齊地的反秦勢力,如秦末齊人起兵反秦”。
隨著時間的流逝,“瑯琊刻石”也已剝落了大半,僅存86個字,更差點被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瑯琊臺降下特大雷雨,石碑被雷擊碎,成為一片石礫。諸城大儒孟昭鴻與視學王培祜知悉消息后,立刻來到瑯琊,到達現場,發現刻石已經沒了蹤影。他們在周邊仔細搜尋,“逐石查檢,終于在海灘上發現秦瑯琊刻石的零星碎石”(《孟昭鴻與瑯琊刻石重現》)。然而,卻不能拼出完整的刻石,他們便四處打聽,“乃知碑石有的被當地百姓搬回家,或壘豬圈,或砌院墻。他們便逐戶登門搜尋,然后一點點仔細拼合,仍有缺失”。過了一年,他們再去瑯琊臺,加大了搜尋范圍,遍尋廟宇村莊,才將碎石找齊,命工匠黏合,竟然成為完壁。
這是瑯琊臺的又一個奇跡。
徐福出海
求仙路上的航海家
順著云梯一路下行,便可以看到徐福殿。瑯琊臺上除了有關秦始皇的記載,還有徐福的故事。
殿側的墻壁上,徐福出海的彩繪,講述了故事的經過。作為徐福研究會理事,肖常會先生肯定了徐福為中國航海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
一切都穩定下來,秦始皇專心求長生不老藥了,所以方士徐福華麗登場。“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記·秦始皇本紀》)
仙山的傳說和故事深深地吸引著秦始皇,他渴望長生,所以他便立刻批準徐福的奏折,“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藥”。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一次來到瑯琊。沒有見到徐福,失望而去。公元前210年,他再一次來到瑯琊,如果再見不到徐福,他肯定不會罷休。徐福聽到消息后,趕緊現了身。苦于找不到長生不老藥,徐福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愿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他還繪聲繪色講述了自己遇到神仙的經過,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可以看到大致的經過,徐福求海神回來后,騙秦始皇說:“我看見了海上的大神。大神問我:‘你來此有何貴干?’我回答:‘想求些能夠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神藥。’大神說:‘你們秦王送來的禮物太少了,可以讓你看看,不能帶走。’于是他引我來到東南方向的蓬萊仙山,只見那由千年靈芝建筑而成的宮殿巍峨壯麗,使者長得像龍一樣身上泛著金光,光彩奪目,直射天際。于是我再拜問:‘應該敬獻些什么樣的禮物才能求得不死仙藥?’海神說:‘帶一些童男童女,再加上五谷種子以及各類手工匠人,就可以拿走。’”
“群雕像刻畫的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登瑯琊臺、徐福第二次上書秦皇要求東渡入海的場面”,肖常會先生說,就是這一次,秦始皇親自帶領武士護送徐福從瑯琊港出海,他們經過了威海的成山頭,來到了芝罘,他們在芝罘的海面上,碰到了大魚,秦始皇命武士放箭射死大魚,為徐福掃除障礙。徐福于是帶上童男童女三千人,五谷種子和各類手工匠人,乘船而去,結果一去不返。
秦始皇帶著希望回首都咸陽,結果病逝在途中,而徐福帶領他的船隊,揚帆出海,“沿著山東半島、廟島群島,來到了遼東半島,又沿著朝鮮半島的西岸和南岸前行,跨過日本對馬海峽,來到了佐賀平原。徐福等人見這里河渠縱橫,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住了下來,在當地稱王,不再回來。他為日本列島帶去了先進的中華文明,比如說有稻作、農業、冶鐵、紡織、醫藥等,加速了日本列島的飛速發展。徐福東渡,開啟了中國人跨境遠航的序幕,是中國航海史上第一份有名可查有案可據的航海資料,比鄭和下西洋早1600多年,比哥倫布早1700多年,徐福是跨出國門的第一人,是著名的航海探險家”,肖常會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
此后,瑯琊臺成為名勝古跡,歷代帝王、官吏公卿、文人騷客紛紜畢至。秦始皇之后,秦二世、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都多次來此巡狩。漢代司馬遷、唐代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熊耀、宋代蘇軾、明清的丁耀亢、法若真、高鳳翰等名人雅士都爭相登游,留下了許多珍貴史料和詩文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