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弦歌不輟丨科技引領!百年壁畫的活化之路
記者:張大衛、趙鵬程、竇永瀚 編輯:蔡溦、高雪婷 美編:李龍淇
海報新聞記者 蔡溦 辛然 報道
壁畫,因其記錄了大量的歷史、文化和藝術信息,被學者稱為“歷史的畫卷”。中國壁畫藝術經歷了漫長而豐富的發展歷程,從石器時代的巖畫到秦漢時期的宮殿壁畫,再到魏晉隋唐時期的墓室壁畫、石窟壁畫,以及宋元時期的寺觀壁畫等,都體現了中國壁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歷史的畫卷”展示了什么?
中國壁畫根據用途可分為三類:墓葬壁畫、石窟壁畫和寺觀壁畫。明代時期,寺觀的興建和佛道經典的刻印讓壁畫得到廣泛發展。清代時期,壁畫大多由當地民間畫工行會組織繪畫,他們結合民俗特色創造壁畫,更加注重裝飾性。青島市博物館現收藏著四組清代寺觀壁畫,以宗教人物與故事為主要題材,初步判斷繪制年代為清晚期,國家二級文物,蘊含膠東半島地區寺觀壁畫的獨特藝術性,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例如,在“天人巡行圖”中,可以清晰地看見壁畫人物面容圓潤,神態各異,體態婀娜,白馬、麒麟等神獸威風凜凜、神采俊逸。雖然壁畫中人物眾多,但主從有序、疏密得當。整個畫面線條流暢,色彩典雅,表現出細膩秀婉的特質和纖細柔和的審美意識。
青島市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胡可佳介紹,這組壁畫以工筆手法繪制而成,壁畫的底稿用筆細膩,馬匹鬃毛、人物發飾等細節修飾部位均發現了起稿線,后期繪畫未見明顯改動,充分彰顯了當時畫工在構圖、繪畫等方面高超的技藝。
圖:“天人巡行圖”中馬匹上的起稿線清晰可見
另外,壁畫歷經百年,顏色依舊豐富多彩,也能彰顯畫工的高超技藝。胡可佳向海報新聞的記者介紹:“以‘圣母出行圖’和‘天人巡行圖’為例,壁畫使用的顏料種類較多,除了常見的朱砂、白堊、密陀僧等傳統礦物顏料外,還使用了當時最新的合成顏料,如立德粉、巴黎綠等近代顏料。十九世紀初立德粉、巴黎綠等顏料開始商業化應用,畫工的技法也受到當時西洋技法的影響。由于未發現重繪跡象,判斷該批壁畫繪制于清晚期。”
為了讓壁畫更加栩栩如生,畫工們匠心獨運,大面積使用了瀝粉貼金工藝。尤其在“圣母出行圖”中,人物的衣紋和樂器上普遍使用了瀝粉,在細節的裝飾上還用了貼金,讓畫面不僅立體而且更加富麗,堪稱民間畫師佳作。
圖:“圣母出行圖”通過瀝粉貼金后,歷經百年依舊熠熠生輝
依據寺觀壁畫的粉本,壁畫中的人物裝束以明式為主,為了讓壁畫與眾不同,清代的畫工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小心機”。例如,與傳統史書帝后服飾不同,在“圣母出行圖”和“天人巡行圖”中,人物服飾、冠戴具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人物領子、袖口的邊緣處有類似羽毛形狀的裝飾帶,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審美趣味。
圖:“天人巡行圖”中的人物衣領有類似羽毛形狀的裝飾帶
藏在壁畫背后的愛國故事
這批壁畫是在1950年由膠東文協移交給青島市博物館的。膠東文協全稱膠東文化界救國協會。1938年9月9日,膠東文協于山東掖縣(現萊州市)郭家店正式成立,曾走過掖縣、榮成、煙臺、青島等多個地區,于1950年結束工作。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膠東文協為了保護戰火中的文物,在寺觀墻壁上揭取下這組壁畫,揭取過程中對壁畫進行了分割,分別使用木質玻璃框架單獨裝框的簡易固定方式保存。胡可佳介紹:“該批壁畫揭取下來時背面平整,且背后有紙張和麻布貼敷。原木質框架在歷史時期有效保護了這批壁畫文物。”膠東文協為我們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令人意外的是,專家們還在第三組壁畫的相框里發現了38張民國時期的報紙,這些報紙起到墊襯加固的作用。報紙年代集中在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報紙種類有《立報》《大中報》等七種,其中以堅持抗日、傾向進步、民國時期小型報紙中最有影響力的《立報》為多。這些報紙對研究民國時期青島乃至全國的社會經濟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
科學分析手段介入傳統修復工作
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是保全和傳承文物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這些價值蘊藏于文物本體。因此在項目一開始,項目組就采用拉曼光譜、X射線熒光衍射微區面掃等多種科學分析設備對壁畫的材料和工藝進行了研究,指導保護修復工作。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研究館員、項目負責人吳雙成介紹:“該批文物分壁畫、水陸畫和民國報紙三部分。其中,對于壁畫的本體保護,可分為畫面拼對、支撐體制作及畫面的保護修復三個主要步驟。”
首先,壁畫是被切割保護的,所以修復師依據原切割縫兩側的繪畫線條和色澤,找到對應位置,把壁畫拼對起來,保證畫面的完整性。
圖:修復師正在對殘碎圖塊進行拼對
其次,壁畫的結構一般分為支撐體、地仗層和顏料層。但是青島市博物館的這組壁畫只有地仗層和顏料層,為了方便日后的保護和展示,項目組采用航空材料——蜂窩鋁板為基體,覆蓋3mm軟木層為緩沖層作為新支撐體,然后再使用原材料和工藝制作地仗層,粘貼原壁畫。10天左右完成一組壁畫的支撐體制作工作,為壁畫提供了平整、穩定的力學支持結構。
最后,對壁畫畫面進行保護修復。該批壁畫得到了較好的保存,污染物較少。經過前期實驗,可使用蘸取純水,滾動棉簽對畫面進行清理。這項工作比較繁瑣、耗時,項目組幾個人員用了近半年時間完成壁畫表面的清理工作。
為了該批壁畫后續的保護和展示,項目組還為壁畫定制了一套展儲一體的木質套匣,并在套匣邊緣留有通風口,給壁畫提供了良好的儲藏環境。
新質生產力助推文物活化利用
傳統的修復流程工程量非常大,非常辛苦。AIGC、三維掃描等先進技術,可以賦能傳統的修復流程,在修復之前進行模擬實驗、方案篩選,實現流程優化。青島電影學院主要承擔該組壁畫的全程數字化信息化采集工作,借助高精密儀器,可以發現壁畫中肉眼難以看見的一些裂縫、空鼓等問題,從而發現隱形的病害,再結合其他研究數據,為后續修復工作提供理論支撐。
另外,由于壁畫是被切割保護的,所以中間的缺損致使畫面不完整,實際修復的時候,不會人為干預補上缺損部分。但在后續的博物館展陳中,團隊結合AIGC技術制作模擬畫面,為觀眾展示完整的壁畫,還原當年的輝煌風采。青島電影學院美術與動畫學院的教師樊愈佳介紹:“青島電影學院數字化團隊匯總了不同年代的文物、藝術品,訓練出一個針對壁畫缺失部位的模擬修復大模型。在傳統的修復流程中,修復人員大概需要1-2周時間才能做出一組壁畫修復方案。但通過引用AI技術,多臺工作站并行,一晚就能做出1000-2000個修復方案。”
為了能讓更多青少年看懂文物,青島電影學院還創建了自己的影視創作中心AIGC實驗室,通過掃描壁畫數據,提取壁畫內容的人物、服飾等元素,制作二維動畫,使壁畫中的神話人物,變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卡通形象。同時,在二維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三維動畫的制作,可放在游戲引擎里,使用AR、VR的交互技術,在游戲中與用戶產生互動。樊愈佳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AI復原項目,吸引年輕人參與傳統文化宣傳和賞析,讓科技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圖:青島電影學院根據壁畫中的人物制作出三維動畫
目前我國的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已經從過去單一的本體搶救性修復,轉化為系統的科學保護修復。青島壁畫的保護修復項目是集文物本體保護、數字化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三位一體開展的工作。借助數字化技術等新質生產力,既保全了文物價值,也讓古老的技藝、傳說、民俗得以延續,同時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的展現與交流,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增添了無限色彩與深度。
(合作單位:山東省文物保護修復與鑒定中心、青島市博物館、青島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