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二中,向新而行
嶗山區松嶺路70號,這不僅僅是一個地址,更是知識和夢想的匯聚地,承載著學子對未來的憧憬。坐落于此的青島二中,作為青島教育的一顆明珠,在2025年迎來百年校慶的榮耀時刻。隨著豐富多彩的校慶活動逐一展開,青島二中的實力和獨特風采得到充分展現,吸引著眾多學子關注的目光,期待著探究這所學校的美好。
百年二中
創新驅動名校多元發展
淡黃色的樓宇,地標式的鐘樓,寬闊的三元廣場……漫步于青島二中校園,這些元素搶著涌入眼簾,搭配教室里朗朗的讀書聲、田徑場上少年奔跑的身影,仿佛時間都變得緩慢而寧靜,傳遞著一種歲月靜好的美好。這段時間,學校百年校慶活動連番上映,迎來眾多的知名校友返校,詮釋著一場學術校慶、人文校慶、人才校慶的獨特魅力。
青島二中始建于1925年,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校園、全國德育先進校、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范校等榮譽稱號,是眾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2024年,青島二中本部共招收18個班,附屬李滄學校(原院士港分校)招收4個班,共計22個班。在自招批次設三個班型:國防科技育英班、強基班、自招班。其中強基班為“2+1+1”模式,即自主招生“強基計劃”100名+除“強基計劃”外自招成績擇優前50名+除“科技創新班”外中考成績擇優前50名。據了解,學校2025年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穩定,具體以市教育局公布為準。
近年來,青島二中頭角崢嶸,依托自身的“金字招牌”,推進集團化辦學,引領科技創新教育,在推動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青島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近三年,學校通過開設科技創新班、國防科技育英班、國際課程班等進行特色育人,開辟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路徑。不僅承擔奇點計劃、筑基計劃試點任務,還作為山東省首個被授權開設的“丘成桐少年班”學校首次開展招生,并在2025年1月首屆全國“丘成桐少年班”年終峰會上榮獲優秀獎。可以說,青島二中在傳承與創新中前行,正呈現高質量、多元化的辦學新格局。
卓越實力
賦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青島二中匯聚了一群優秀的學子。毫無疑問,他們對教育有著更高的期待,需要優質的師資引領和支持。學校師資力量在省內首屈一指,還搭建了15人的強基競賽教練隊伍,其中包含9位金牌教練,成為學科競賽的王牌之師。近年來,學校又全面優化教師發展體系,成立青年突擊隊,根據老師們的志愿成立志愿服務、強基競賽、教育科研、心理輔導、家庭教育等5支隊伍,使得一大批青年教師快速成長。2024年,學校在市優質課、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評選、青島市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學科命題大賽中,一等獎獲獎數量領先全市。
2024年度教師標志性發展成果(部分)
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創新人才,這是百年青島二中的使命和擔當。二中將科學教育作為學校的發展戰略和特色,構建“一核兩維三層四翼”的頂層規劃,全方位營造良好科學教育生態。目前,學校建有青島二中科創中心,投用物理海洋、先進傳感器等40個創新實驗室和功能教室,開設高端創新課程,并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生物所等高校共建學生“創新實踐基地”,成為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平臺。2024年,青島二中作為青島市唯一獲評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的高中學校,在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年度復核中位列全省第一名。
自主開放
高質量辦學的二中之思
“真正的素質教育必須有過硬的教育教學質量支撐,否則既非真正的素質教育,更難以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期待。”作為青島二中這所名校的掌舵人,王先軍校長始終篤定這一點。基于此,學校秉持“自主·開放”的辦學理念,致力于為每一位學子提供一個開放且多元的發展平臺,鼓勵他們在學業和個人成長上追求卓越。
2024屆10人考入清北
傲視群雄的高考成績,顯著的創新人才培養成效,充滿陽光和活力的校園氛圍,無疑都是對這一理念的最佳詮釋。青島二中近三年數據顯示,2022屆共10人考入清北、2023屆共13人考入清北、2024屆10人考入清北。C9、雙一流高校錄取人數遙遙領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多年來共獲得4枚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百余人獲全國奧林匹克競賽金銀銅牌,五百余人獲全國聯賽一等獎。2024年,五大學科共有1人進入國家集訓隊、2人獲銀牌,38人獲省一等獎,104人獲省二等獎;信息學競賽有20位同學獲一等獎,學校連續16年獲得山東省信息學金牌學校稱號。
面向未來,青島二中將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全面落實“一二三”辦學策略——錨定“持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這一核心目標,充分發揮“競賽強基”與“創新人才培養”兩大特色優勢,深入踐行“三個統一”發展路徑:即堅持素質教育的辦學方向與過硬的教育教學質量的統一;堅持自主、開放的辦學特色與規范的精致管理的統一;堅持學校的內涵發展與調適外部環境的統一。通過系統性舉措,為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奮力開啟百年名校的新篇章。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