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黃河十二時辰·沿黃九省區蹲點記|黃土高坡上,他們種出“小江南”
今年是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五周年,大眾日報·大眾新聞攜手沿黃省級黨媒以及山東16市黨媒發起全媒體聯動采訪活動。記者選取萬里黃河的九個標志性點位,蹲點十二時辰,以小見大展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變。本期報道,“行走黃河”記者來到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記錄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新故事。
黃土高坡上,他們種出“小江南”
“小伙子,能幫我們拍張照嗎?”10月16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剛一下車,就被61歲的游客張艷叫住,“今天我和三個老姐妹一塊兒來高西溝玩玩,這里到處綠油油,可是我們陜北的‘小江南’哩!”
4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著40座山峁、21道溝岔,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腹地的高西溝村曾經飽受水土流失困擾。而現在,這里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成為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樣板。
辭別張艷一行,記者帶著對陜北“小江南”的好奇,開始了在高西溝村的蹲點采訪。
圖為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村航拍圖。(□陜西日報記者 李旭佳 報道)
“滾滾黃河里沒有咱高西溝的泥!”
上午10點,高西溝村62歲的護林員高乃柱照常開始了他巡林護林的工作。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自青海發源時水體清澈,但途經中下游特別是黃土高原時,河水含沙量逐漸增大,水體變黃。在高西溝村,黃土梁和黃土峁是其主要地貌形態,多年來,溝壑縱橫、地表支離破碎的地質風貌造成了這里嚴重的水土流失。同時,由于山大溝深,這里的農業種植條件并不理想。“早上湯,中午糠,晚上碗里照月亮,這就是以前村里的情形。”高乃柱說。
為了改變一窮二白的狀況,高西溝村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啟了整山治水的歷程。
在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高西溝水土保持示范園,當地利用梁峁坡地上修建的水平梯田種植果樹。(□新華社記者 李賀 報道)
“山上緩坡修梯田,溝里淤地打壩堰,高山遠山森林山,棄坡耕地種牧草。”高乃柱一邊介紹著村里生態治理的經驗,一邊指引記者來到村里的龍頭山。陡峻的山路上,一側密植著松、柏、柳等樹木,另一側的崖畔上,綠茸茸的苔蘚緊緊扒住“黑地皮”,細長的檸條牢牢扎進土壤中。
“苔蘚、檸條看似不起眼,卻是黃土高原鎖水固土的一大關鍵。”高乃柱說,尤其是檸條,根系發達,生命力強,耐寒耐旱,不挑地形,是高西溝村水土保持治理的“大功臣”。
“種檸條可不是個輕松活兒。”高西溝村黨支部書記姜良彪回憶道,檸條很多都種在山羊都上不去的陡坡立壁,需要種植員把繩子綁在腰上,從崖頂吊下去,像爬山虎一樣攀著陡坡,用鎬頭刨出一個個淺坑,一窩一窩撒下檸條種子。“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用無人機撒種等更先進的方式維護生態,以前的‘人力爬山虎’已經變成‘科技爬山虎’了。”
現有林地3300余畝,草地約1500畝,全村荒山治理程度達78%,林草覆蓋率達70%——種樹的艱難使得高西溝人格外珍視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態資產”。高乃柱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坡梁上栽種的松樹苗還不足一尺高時,村里就成立了護林隊,專門種樹、管林、護林,“現在村里還搭建了一套智慧護林系統,可以用高清攝像頭和數字運算,幫助我們開展防止亂砍濫伐和森林防火等工作。”
在生態治理實踐中,高西溝村獨創“三三制”模式,即農林牧用地各占三分之一;而后,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三二一”,即“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的生態結構。
“我們村地處黃河支流無定河流域,這條河也是陜北向黃河輸送泥沙量最大的一條河,但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滾滾黃河里沒有咱高西溝的泥!”姜良彪自豪地說。
“山東技術給我們帶來了‘金蛋蛋’”
下午2點,吃過午飯的村民高治遠來到自家蘋果園。他先查看了一下自己在蘋果園入口處撫平的沙子上有無腳印,看看是否有人未經同意進入。
高治遠說,村里地處黃土高原腹地,土地干旱貧瘠,只有蘋果樹這類耐旱性比較強的經濟類作物才能較好生長,幾乎是村里每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因此蘋果又被村民稱為“金蛋蛋”,格外珍惜。
“我們家種了5畝多蘋果樹,每畝一年收入5000元左右,果子成熟以后有專門的企業來收購,銷路有保證哩!”高治遠說,自己每天都會來蘋果園,摘除蘋果樹上的壞葉子,把地面的反光膜鋪蓋好,讓蘋果充分吸收太陽光。
“現在我們村大概有1000多畝蘋果園,以富士、元帥為主要品種。”姜良彪介紹,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山東的蘋果種植技術傳到延安,使得延安的洛川蘋果逐漸有了名氣。高西溝村派人去延安學習,回來就在村里山上的陽坡栽上了蘋果樹,后來還請來技術人員進村指導,村里蘋果的產量和種植面積進一步提升,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收入也多了。“說起來,還是山東技術給我們帶來了這個‘金蛋蛋’哩!”
目前,除了使用山東的蘋果種植技術外,高西溝村部分富士品種的蘋果種子也來自山東。“黃土高原地區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我們村種植的山地蘋果糖分更高,吃著更甜。”姜良彪介紹,為推動蘋果產業發展,高西溝村建立起“公司+基地+農戶”的山地蘋果產業經營模式,村民種的果子除了被定點企業收購外,還通過電商賣到了北京、內蒙古、河北等地,叫響了“高西溝蘋果”品牌。
除了因地制宜發展蘋果種植,高西溝村在進行水土治理過程中還形成了數百畝梯田,村民在梯田上種植小米,又多了一份收入。
“我們家有兩畝梯田種了小米,除了自己吃,也會在網上賣。”高治遠說,前幾年,村里架設了滴灌系統和防雹網,蘋果和小米的收成更有保障了。
“自家窯洞,游客住得美著哩”
下午4點,村民高錦武和常竹萍夫婦正忙著打掃自家經營的農家樂,準備迎接當天入住的客人。夫婦倆人經營的農家樂,有7口窯洞和一個10余平方米的院子,大門上,一塊“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的牌子很是醒目。
記者在高西溝村采訪農家院經營者
“自家窯洞,游客住得美著哩!”常竹萍說,十幾年前,隨著村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來高西溝村旅游參觀的人越來越多,自己就和丈夫商量著做起了農家樂。在這里,游客除了能體驗窯洞、土炕,還能吃到自家做的糜子糕、洋芋馇馇等陜北特色美食。
“每口窯洞里有兩到三張床,每張床位收費30元,還有一個十幾張餐桌的餐廳。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有100多人來吃飯。”常竹萍說,這幾年,村里的生態游越來越紅火,今年自家農家樂收入有望突破8萬元。
近年來,在繼續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高西溝村也開始走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新路子。
在常竹萍的指引下,記者來到農家樂不遠處的“卻山行”露營基地。該項目總投資1400余萬元,于今年10月1日建成,擁有草坪、露營帳篷等設施,由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運營。
“露營基地能容納游客200余人,主要在夏秋運營,同時搭配情景劇表演,展示陜北地區的婚俗和農耕習俗,讓游客在游玩之余,還能了解高西溝的歷史文化。”項目運營負責人張悅說。
姜良彪介紹,除露營基地外,村內還有水保生態展覽館、黨建展館、松柏生態沐浴林、蘋果采摘園、盤山梯田觀光點、人造平原示范區等15處景觀景點。同時,高西溝村正在大力打造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生態治理研學基地,向更多人展示和傳授高西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的成果與經驗。
結束了一天的蹲點采訪,傍晚時分,初秋的高西溝村層林盡染,草木迎風擺動,唯獨不見黃土高原常見的黃土與風沙。
“行走黃河”記者在陜西延安壺口瀑布采訪拍攝。(□記者 孫源澤 供圖)
陸海聯運,陜西貨物直達青島出海
10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安內陸港時,一輛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正在裝卸。地處中原腹地和“一帶一路”關鍵節點,近年來,西安充分發揮自身地理和區位優勢,打造內陸國際口岸,成為全國首個不靠海不沿江的綜合物流樞紐城市。以陸港為例,目前,西安中歐班列已穩定運行國際干線18條,“+西歐”線路24條,實現“每日一班”常態化開行。截至10月29日,今年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4319列,同比增長31.4%,在全國中歐班列開行城市中排名第一。
“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通是西安中歐班列的特色。”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市場二部負責人強東峰介紹,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西安中歐班列向西出發有天然優勢,但是因為不靠海,缺乏向東、向海通道。通過與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合作,西安內陸港成功打通了陸海聯運大通道。
強東峰說,過去,西安的貨物通過陸運到青島港,一個集裝箱運費約為8000至10000元;西安和山東開展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后,每個集裝箱到青島港的運輸費用只需要千元左右,極大降低了西安本地的貨運成本,“目前陜西本地出海貨物,有60%都會選擇青島港上船出海。”
為進一步暢通陸海聯運大通道,今年7月16日,青島海關、西安海關簽署合作協議,創新推出了“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監管運輸模式。首票貨物于10月8日從西安順利直達黃島口岸后,搭乘“阿拉伯娜司瑞亞”輪運往美國休斯頓。
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羅福茂介紹,該模式下,內陸企業可以在陜西屬地辦結通關查驗手續,港口提前安排訂船訂艙,實施轉關自動放行、自動核銷,實現內陸港出口貨物班列直運、抵港直裝、原箱上船,可節約貨物在港堆存等待口岸驗放時間24小時以上。
“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完成出口訂艙,運抵青島港也不需要再等待口岸驗放,每箱貨物能節約物流成本200元。”該監管模式首票用戶、西安祥森地毯配套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陳琳介紹,這一監管模式讓西安作為內陸口岸,進一步拓展了“出海港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