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行程萬里系家國——回望習近平總書記二〇二四年國內考察足跡

2024-12-31 14:49 人民日報閱讀 (3941) 掃描到手機

       新中國成立的第七十五個年頭,實施“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中國式現代化正漸次鋪展萬千氣象。

  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考察調研歷時30多天,走過12省區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春耕抽綠的田、川流不息的港、幸福和諧的家、澎湃動能的廠……總書記在行進中思索,擘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萬里山河間的足跡,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毅,有區域一體化的布棋落子,有“民生為大”的初心,有輝光日新的賡續、萬眾一心的偉力。



  “治理這樣一個國家很不容易,必須登高望遠,同時必須腳踏實地。”腳踏實地走在人民中間。

  改革潮涌

  “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適逢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宏偉改革新藍圖如何起筆落墨?

  考察,即調研,我們黨的傳家寶。



  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這一次改革,我們將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

  14億多人的中國式現代化,何其艱巨又何其偉大。偉大變革,為現代化的砥礪匯聚磅礴偉力。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足跡,可清晰看到“改革味要濃、成色要足”的鮮明指向。

  “面對面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請大家暢所欲言。”2024年5月23日,山東濟南,一場關于改革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門問策。

  調研開路,調研破局。2月在天津,思考“保護和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3月在“洞庭糧倉”,思索“讓種糧也能夠致富”;4月在重慶,著眼“西部和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調研錨定重大改革命題,觀一域之變、謀全局之勢。

  “改革無論怎么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同時要敢于創新,把該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山東之行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起改革之“法”,第一條是“堅持守正創新”。一個多月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堅持守正創新”明確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六條重大原則之一。

  題定綱成,乘勢而進。敢于創新,有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有“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的銳氣膽魄,也有“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的抓鐵有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陜西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廣袤秦隴大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有了更具象、更生動的表達。

  糧食年產量超過1.4萬億斤,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萬標箱……聚沙成塔的成績單,是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在中國經濟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下取得的,更是在“亂云飛渡仍從容”中收獲的。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步履不停,改革向深處邁進。在地方考察,總書記觸景生情:“從中,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教育、科技、人才,統籌推進、一體改革,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重大部署。

  一座科學城,承載厚望。2024年10月17日,合肥濱湖科學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飛躍里,是對“你們這里各種要素條件集成優化的必然趨勢”的肯定。

  一所研究院,大膽探索。2024年11月5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同頻共振,著眼的是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中的關鍵問題。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在福建,強調“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在安徽,指出“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在湖北,要求“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在海南,進一步明晰“加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奔涌的創新潮,賦能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

  山一程,水一程,弄潮兒向濤頭立。



  2024年10月16日,福建廈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果展上,習近平總書記拿起一本藍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仔細翻閱。

  “這是當時開會的合影,時間過得真快。”書中一張老照片,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30多年前習近平同志主持編制這份戰略藍圖的場景:

  “編這個規劃的時候,自由港怎么搞?人員如何自由進出?金融、貨幣政策什么樣?不知道,就去摸索,試點先行,摸著石頭過河。看到今天的廈門,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在這里參與了創業,如今的發展,比我們當時想象的還要好。”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貢獻的”“必須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福建之行結束后不到兩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發人深思。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必須把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這條舉世矚目的中國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堅定。

  “我們生長的時代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時代。”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潮涌,如大河浩蕩,沖關奪隘,一路向前。

  區域落子

  “這些會議一屆開一次,一個一個抓起來,一輪一輪抓下去,久久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

  3月,湖南長沙,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

  4月,重慶,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

  9月,甘肅蘭州,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至此,黨的二十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9場區域發展座談會。落子謀勢,觀局善弈。“這些會議一屆開一次,一個一個抓起來,一輪一輪抓下去,久久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一席話,砥礪著只爭朝夕的勁頭,沉淀著久久為功的定力。

  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迢迢民族復興路的關鍵一程,它在治國理政的大架構中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醒目位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區域一體化乃大勢所趨”。

  不囿于一地,不限于一時,沿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而行,深入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三大城市群調研……大戰略運籌大棋局。

  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區域發展如何看、怎么干?

  從全局與一域的關系去看。



  2024年4月,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杜伊斯堡見證最先開行的中歐班列“渝新歐”正是由此出發,越山嶺、穿戈壁、過邊境,古老的絲綢之路重煥生機。

  重慶,不靠海、不沿邊,何以成為開放新高地?

  “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謀深思遠。

  湖北,九省通衢,如何用好戰略疊加優勢?

  “要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深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區域合作,有序優化產業布局。”202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深刻指出。

  澳門,回歸之初僅20多平方公里,經濟結構長期“一業獨大”。受限于“小”、受制于“單一”,桌子上怎么唱大戲?

  “著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整合優質資源,深化協同發展”,202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澳門時指出。再一次走進與澳門隔水相望的橫琴,“一國兩制”在琴澳和鳴中,有著生動而深刻的講述。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萬眾一心的奔赴,匯聚成整個國家的發展勢能。

  在知與行的辯證中去干。



  2024年9月11日,“黃河第一橋”中山橋上,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遐思萬千。腳下,蒼黃、雄渾的黃河水滾滾而下。

  逝者如斯夫。從中游鄭州到下游濟南再到上游甘肅,5年3場專題座談會,擘畫大河之治,一張藍圖繪到底。回首這些年,“走一遍不是為了僅僅看一看,而是要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有行動,知行合一,做行動派!”

  行動,折射時間觀、映照政績觀。站在更高起點挺起中部“脊梁”,要求“一以貫之抓好黨中央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把推動西部大開發視為“一項世紀工程”,要求保持戰略定力,繼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穩扎穩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強調“不能犯急躁病”,“治理黃河的功利好壞,要以百年千年計,不能急,不能馬虎”。

  行動,從“廣大”處謀劃,于“精微”處落子,中國式現代化的地方篇章,有對地理格局、發展格局的精準判斷,也有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破題之策和乘勢之舉。

  短板,如何補?理念變,天地寬。在青海,叮囑“產業發展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甘肅,要求“沿黃農業生產布局必須充分考慮水資源條件”……

  長板,怎樣鍛?因地制宜,循勢而行。在寧夏,強調“現代煤化工和新型材料產業,風電、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產業,葡萄酒、枸杞等特色產業,要精耕細作、持續發展”;在安徽,勉勵“勇于開展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一條脈絡清晰可見: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而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成為考察調研的高頻詞。總書記看得辯證,思得周全,行得穩健:

  “傳統產業不能說是落后產業,傳統產業里面也有新質生產力,也有高科技。”

  “先吃飽肚子再吃好。我們要實事求是,既不能放慢綠色低碳發展步伐,也不能太理想化,首先要保證能源供應。”

  …………

  放眼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黨中央看問題,都是從大處著眼,一個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調研足跡,能更深切感知治國理政的大擘畫,更清晰洞見大格局下的今日中國。

  情懷如初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24年11月5日,湖北省嘉魚縣潘家灣鎮,十里蔬菜長廊滿目青翠。

  菜農葉祥松清楚地記得那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菜地。“問菜價,看長勢,是干農活的‘老把式’。”臨走時,總書記微笑著探身向前,伸出手來。老葉邁前一步,緊緊握住。

  歲月更迭,情懷如初。有些地方就刻在記憶深處,總書記始終放心不下。

  寧夏閩寧鎮,一個牽掛了20多年的地方。

  上世紀末,他第一次走進西海固,那里的“家徒四壁”令人心痛:“真正觸動我對扶貧下那么大的決心,除了自己的經歷,就是看了西海固。”

  福建—寧夏,結下的“山海情”歷久彌新。2024年盛夏,考察寧夏時,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關切詢問起閩寧鎮的近況。聽聞“移民吊莊”的小村落已成“塞上江南”,總書記連連感嘆滄桑之變:“過去這么艱苦的一個地方,變成了出葡萄美酒的地方,令人感慨和欣慰啊!”

  甘肅引洮供水,一項關心了10多年的民生工程。

  隴中,十年九旱。穿隧洞、劈峽谷,引洮河水、解隴中渴,這是當地的鄉親們日盼夜盼的大工程。2013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在定西渭源縣考察引洮供水工程,就定下了“民生為上、治水為要”的基調。

  2024年金秋,再到隴中,去看一看“用水大戶”農業的近況。在天水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漫山遍野的果樹,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一渠洮河水,“解了燃眉之急”。總書記囑咐:“要多抓這樣造福人民的工程,切實解決老百姓面臨的生產生活問題。”

  “社會治理的重心應該放在基層”。

  社區,城市治理的最小單元。改革開放后,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城鎮化進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靠社區把大家攏起來。”重慶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寧夏銀川市長城花園社區、甘肅蘭州安寧區棗林西社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社區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社區黨組織是黨聯系基層群眾的神經末梢。社區黨組織建好建強了,社區工作就有了主心骨。”

  鄉村振興,一篇寫在廣袤田野上的大文章。3月湖南下稻田,9月甘肅入果林,10月福建看漁獲,11月湖北進菜田……著眼的是“新征程上如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觀一域謀全局:“只有深刻理解了‘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理解我們這個黨、這個國家、這個民族。”

  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當有學者發言提到“接下來的這輪改革,力爭讓更多群體有更強的獲得感”時,習近平總書記贊許道:“這句話正是點睛之筆,老百姓的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

  “我們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其中一條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安民可與為義”。到民族地區、做民族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格外強調為民情懷:“要多辦一些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

  老百姓的事,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件件攸關長遠。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一老一小”問題擺在更重的位置上。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總書記關切詢問孩子們,“冬天都有熱水嗎?”“眼鏡有多少度?”湖北潘家灣鎮四邑村養老服務驛站,摸摸被褥薄不薄、問問飯菜是否可口,叮囑老人們“把身體照顧好,活個大歲數,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

  災害面前,考驗著國家的治理能力,也映射著執政的價值取向。去年洪災后,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黑龍江的災區,看補種搶種的進度;北方入冬之際,在北京、河北的災區,看溫暖過冬的保障有沒有到位;2024年春節前夕,他惦念著災區鄉親們能不能過個好年,赴天津考察,來到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

  花糕、年饃,窗花、燈籠,處處是年的喜慶。挨家走過去,看得細致、問得親切:“還有什么需要黨和政府關心幫扶的事?”

  “國泰民安,民安才能國泰”。總書記的這句話,正是今日中國最生動寫照。

  2024年11月,在湖北四邑村,一張《服務群眾事項清單》吸引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過去更多的是要求群眾去做事,現在更多的是黨員干部給群眾辦事、做服務,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這個“根本的變化”,鏡鑒干部作風之變,事關民生福祉。

  “抓任何工作,給群眾辦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

  “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樹牢正確政績觀,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

  “人民”二字,重千鈞。

  文脈賡續

  “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文化不斷流、再傳承,于當代中國意味著什么?

  尋歷史文脈,探精神長河,“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地理概念吧?”習近平總書記詢問。

  “確是指地理方位。‘中’如旌旗,意指中心、中央。‘國’是會意字,城池壕溝、執戈守護。”

  這段對話,在2024年9月10日,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佇立于鎮院之寶何尊前,端詳銘文“宅茲中國”,習近平總書記久久凝思。自古以來凝聚起億萬國人的“中國”,歷經數千年綿延賡續,成為革故鼎新的文明印記。

  知所從來,方明所往。

  “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這些正是我們弦歌不輟的根,是文化自信的源。

  漫步天津古文化街,感慨“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走進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城南書院校區),在紅色文化的滋養中領悟如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一批批棟梁之材”;置身湖南常德河街,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共同構成璀璨的中華文明,也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深入甘肅天水伏羲廟、麥積山石窟,感嘆“看了這些文明之光、藝術之光,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湖北云夢縣參觀出土秦漢簡牘展,思索“中華文明里能看到歷史的深厚積淀”……

  回望,望向歷史深處,望向傳世瑰寶,更深刻洞察“第二個結合”,更深刻感悟“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要更好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學習”“讓中華文明瑰寶永續留存、澤惠后人,激勵人們不斷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惟我國家,亙古亙今。燦若星辰的文明瑰寶,講述著輝煌的過去,豐厚著日新月異的現在,也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鋪展通向未來的道路。

  安徽桐城六尺巷,因清代大學士張英與鄰居吳家互相退讓三尺地基而成。中國特色的基層治理,從這里收獲啟迪。“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條源頭治理、多元共治、和諧共享的基層治理之路。“謙讓,謙虛,和為貴,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基因中,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自覺傳承這種精神。”總書記汲古言今。“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激蕩新的力量。

  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天津,平津戰役紀念館,傾聽歷史的回響。一抔熱土一抔魂,為有犧牲多壯志。重溫75年前驚心動魄的這一戰略決戰,總書記贊嘆“軍隊打的就是士氣!”“我們對這些歷史都很早就了解,但還要學而時習之,反復琢磨、吸取營養,從中去提煉、去升華我們的領悟。”

  福建東山縣,谷文昌紀念館,勾勒了和平年代的英雄畫像。“先祭谷公,后拜祖宗”,這是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敬仰。就像總書記有感而發的一席話:“他是千千萬萬中國共產黨優秀領導干部的一位代表。我們學習他的事跡,不僅要高山仰止,還要見賢思齊,像他那樣做人、為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這條路,才是人間正道。”

  他們的精神凝聚、價值沉淀,歷經歲月洗禮愈發灼灼生輝。他們傳承了千百年來熾熱深沉的家國心、民族魂,承載著5000多年沒有斷流的中華文明,又將他們通過奮斗書寫的新的精神,留駐在一代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共同筑起我們富饒的精神家園。

  這是文脈的賡續,這是精神的力量。

  關山萬千重。“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常以登山喻征程。他在新中國75周年華誕之際提到一副對聯,“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14億多人的現代化,何其偉大又何其艱巨。腳下每一步的攀登,都是英雄意氣的聚力,都有萬眾一心的偉力。

  5000多年文脈華章,100多年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波瀾壯闊……中華大地“郁郁乎文哉”的浩蕩氣象,融匯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漫漫征途,奔涌著“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著民族復興澎湃而去。

  人民日報記者 杜尚澤 李建廣 戴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