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向海逐風 從新出發丨骨折26次,“玻璃女孩”再闖直播間新事業, 半島都市報21年伴她成長

2024-08-09 11:23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12583)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高芳 何毅

先天脆骨癥,16年里骨折26次,父親病逝后獨自照顧罹患癌癥的媽媽……困難從沒有把她打倒!本報曾跟蹤報道過“玻璃女孩”姚樹玲勵志的21年成長路,如今在直播間里開辟新事業。姚玉玲說:“是半島都市報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可以自信、樂觀地闖過難關。”

站著直播的“玻璃女孩”

7月30日,是姚樹玲踏入直播間第30天。下午2點,她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面化妝,在化妝包的旁邊,一個透明的大號塑料水杯里,裝滿白開水,里面還泡了幾片檸檬。

這間直播間有二三十個平方,她的辦公桌靠窗,緊挨著一個電視屏幕,黑色的和白色罩子的打光燈圍成一個直播空間,電視屏幕前面有一個攝像機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上還貼著一張白紙,上面密密匝匝的黑字寫著一些資料,比如吃棗的好處等。這張紙相當于“提詞器”,直播時需要反復重復的一些話語都被記錄在上面。被打光燈包圍的空間里,立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擺著幾包棗,這是姚樹玲要在直播間里售賣的產品。

“前幾天偷懶,沒有化妝,想著反正直播時也會開美顏,但是有幾個網友挑剔,直接發彈幕說,主播還是化妝好看。”姚樹玲笑著說。

化好妝的姚樹玲挨個打開打光燈,她努力踮起腳尖才能夠到那些按鈕。待負責后臺的同事在電腦前就位,她站在桌子前,面前的電視屏幕也顯示出直播畫面,她身后的綠幕在屏幕里被處理成一堆棗的畫面,她站在幕布中間,開始了推銷售賣:“這個棗非常軟糯,口感香甜......”

桌子的高度是正常高度,一般人坐在桌子前就可以直播,但是姚樹玲的身高,站著的高度和別人坐的高度差不多,所以每次直播她都需要站兩個小時。偶爾有熟悉她的人走進直播間,問她站著辛苦不,她笑著回答:“不辛苦,我這叫‘站直了別趴下’。”

剛踏入直播行業的姚樹玲最頭疼的還是直播間流量太少了,“人少的時候,直播間人數就三四個人。”開播一個月她僅賣出去10單商品。

除了做直播,姚樹玲還在視頻平臺上發一些日常自拍,以吸引粉絲,在視頻的評論里,一些不明所以的新粉絲問道:“這是個什么特效?”他們以為身高1米出頭的姚樹玲是用了某種特殊的拍攝特效。

其實,做直播只是姚樹玲忙碌的一部分,她一天要打三份工,上午在康居路社區公益崗處理日常工作,工作地點就在自家樓下,對于行走不便的她來說,這是極大的便捷。每天她需要在社區平臺上查看居民提交的各種訴求,如養狗擾民、房屋漏水等,然后聯系城管、物業、樓長等相關單位或負責人,為居民們解決問題,“多的時候,一個月要處理200多個問題。”

下午她會趕到離家稍遠的地方做直播,晚上則和老公一起在夜市出攤,做一些烤冷面之類的夜宵。

“玻璃女孩”在她身上似乎不是一個易碎的人生,而是一個努力地像陀螺一樣飛轉的身影。

“半島都市報改變我的人生”

所謂的“玻璃女孩”,簡單解釋就是,脆骨癥患者,骨折是家常便飯。

第一次骨折時,姚樹玲還是4個月大的嬰兒。在各大醫院反復檢查后,醫生給出了一致的結論——脆骨癥,這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骨骼病,其特征表現為骨質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常人不能忍受的斷骨之痛,是姚樹玲從兒時起就不得不面對的反復折磨。

“第一次有記者拍我,是我9歲上小學時,老師把我背進教室的照片登在了半島都市報上。”2003年,半島都市報與姚樹玲結緣,很多島城市民認識了這個自強自立的女孩,她在學校里也備受關注,“課間總會同學都會主動問我,要不要帶我去洗手間,因為半島都市報,我在學校成了被關愛和關懷包圍的特殊學生。”

當姚樹玲長到16歲時,她已經經歷了26次骨折,她的雙腿越長越彎,成了S狀,站都站不直了。父母于是帶著姚樹玲前往濟南,兩年里做了兩次手術,“在右腿腿骨的骨髓里穿進髓內釘,把骨頭從頭到尾都穿了起來,有點像羊肉串。如果發生摔倒等意外,它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減少骨折次數”。

經歷過這次手術后,姚樹玲逐漸擺脫了拐杖,用七年時間學會了獨立行走,這都有利于她將來可以走向自己的詩與遠方——走進大學,融入社會,謀求一份立身的工作。

轉眼來到2013年,一直學習畫畫專業的姚樹玲已經20歲,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青島六中美術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盧軍,想跟隨其學習畫畫,并以此專業考大學。

“第一眼看到這個女孩時,我有點擔心,她看起來太弱了,藝考強度很大,她能堅持走下來嗎?”盧軍猶豫著,但在姚樹玲的再三懇求下,他還是收下了這個特殊的學生。

姚樹玲之所以能在六中順利學習畫畫,也是緣于半島都市報的報道,當時盧軍老師向校長匯報要收姚樹玲入校學習畫畫時,校長說:“我多次在半島都市報上看過這個女孩自強自立的報道,學院愿意幫助她。”在了解到姚樹玲父母都沒有固定工作后,學校還為她申請免去了學費。

由于家離畫室比較遠,每天上學放學需要中途換乘公交車,路上會耗去大約4個小時,等姚樹玲晚上回到家,都在10點以后。

2013年11月的一個夜晚,一直記錄她成長的半島都市報記者何毅,用鏡頭記錄下一個深夜背影——畫室門外是一個幾百米長的大上坡,姚樹玲在路燈下爬上那個階梯,到達上面的大路坐公交車,背上的畫夾都超過她半個身體了,她走得很艱難又很快樂。

那張照片印在了半島都市報的報紙上,很多讀者打來電話感嘆,“都說這個女孩是‘玻璃女孩’,但她真的很堅強。”

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姚樹玲如愿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學。畢業不久后她又回到青島,因為父母都被重病擊倒了。

2022年是姚樹玲家庭重擔最重的一年,得乳腺癌的媽媽住院期間,爸爸也住院了,爸爸住在城市西頭的一家醫院,媽媽住在城市東頭的一家醫院,這可難壞了腿腳不方便的姚樹玲,那段時間她每天凌晨4點起床,在兩個醫院間來回跑,一天都顧不上吃一頓飯。

不久后,爸爸的病情突然惡化而去世。姚樹玲一邊料理爸爸的后事,一邊照顧住院的媽媽,還有上大學的妹妹,“那時候已經顧不上崩潰了,沒有精力去顧及自己有什么情緒,我就像一個陀螺,只是想把家人照顧好。”

好在這期間,她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膠州小伙孫喜武。孫喜武比姚樹玲小5歲,手部有殘疾,他和姚樹玲惺惺相惜,成為患難的一對情侶。

姚樹玲的父親住院期間,孫喜武經常幫她搭把手,“在醫院做檢查時,他背著我爸爸上樓下樓,后背都被汗水濕透了,所有的檢查做完后才離開。”那一刻,姚樹玲被感動了。

無情的命運在考驗完“玻璃女孩”姚樹玲之后,還是對她展露了笑臉。

2023年6月,她順利入職康居路社區公益崗,“因為多次被半島都市報報道,我已是社區的‘名人’,所以我找工作的事,社區李書記一直記在心上。社會崗位發了招聘通知后,她立馬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報名試試。”至此,姚樹玲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2024年2月17日,姚樹玲和孫喜武舉辦結婚典禮。得知她喜訊的半島記者再次聯系她采訪,2月26日,半島都市報以《“瓷娃娃”的21年》為題,回顧了這個堅強女孩笑對人生的經歷,此新聞迅速登上媒體熱搜,姚樹玲說:“真心感謝半島都市報,當我看到這份報紙時,突然覺得自己還是很厲害的,難關一關一關地闖過了,這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和信心。”

如今又在直播間里開辟自己新事業的姚樹玲說,她會帶著大家的祝福,在生活的道路上繼續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