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財經觀察丨“金融茶”又爆雷!有人一夜損失千萬元,“殺豬盤”式騙局何時休

2024-08-08 14:18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25013) 掃描到手機

當茶葉加上“金融屬性”,愈來愈多騙局在業內上演。

據媒體報道,近日,總部位于廣州芳村的一家茶葉連鎖公司泛茶控股現“爆雷”跡象。泛茶方面亦爆出資金被凍結、公司破產重整的消息。業內人士稱,去年底芳村爆雷了“昌世茶”,茶商和投資者都有心理陰影,對這類事件比較敏感。泛茶這次爆雷可能成為“茶葉華爾街”——廣州芳村茶葉市場涉案金額最大的“金融茶”案。

“金融茶”再現爆雷事件

近日,泛茶控股(廣州)有限公司發布一則《關于重組公告》,公告稱受各種謠言攻擊導致市場不穩定,造成大量資金被限制,因此公司要進行債務或股權重組,重組方案待資產清算后發布通知。一時間多位經銷商情緒較為激動。

根據多位網友發布的現場視頻,有數十人涌入“廣州泛茶研發中心”,要求泛茶創始人進行兌付。

早在7月下旬就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泛茶當月17-19號到期的會員不能兌現,項目方宣稱是平臺和經銷商的卡被凍結,訂單交付順延10天。然而近日公告的“債務或股權重組方案”則直接擊碎了投資人的最后希望。

過去三年,泛茶是芳村的“明星”,號稱月息超過15%,在芳村不買泛茶的人反而承擔著一定的精神壓力,身邊蔓延著“買一點沒事”,“個個都買不用怕沒那么快收網”……就是在這種氛圍之下,芳村的佳偉忍了三年,終于還是在兩個月前“進去了”,“一開始也只買了一餅(茶),后來大家都說穩得很,到國慶之前都沒問題我才再加了一些的。我認識的經銷商虧得更慘有上百萬。”

一位資深的芳村茶葉店主告訴記者,泛茶爆雷并不突然,“這又不是正經普洱,本身就是資金盤買賣,而且也運作好幾年了,什么時候爆都有可能。”他表示,泛茶這次波及范圍非常廣,“我身邊八成都參與了,大幾百萬投資的人不少。”

涉案金額或超百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泛茶成立于2022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鄭朝根,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鄭朝根、鄭海華分別持股62%、38%。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全資持股兩家于2021年成立的公司,分別為泛茶網絡科技(廣東)有限公司、廣東泛茶茶業有限公司。

資料顯示,泛茶多款產品價格均超過萬元/件,此前一款“屹路長虹”茶餅曾炒到12萬元一件。另有網傳圖片顯示,其一款名為“2021屹起”的產品報價高達610000元/提,折算下來約244元/克。

一名茶葉經銷商表示:“我2000元一餅時入場,15800元時撤退了,當時一天就出手了。一開始很多人只是花個幾千塊買一兩餅茶試試水,得到回報后馬上轉手賣出,賣出后繼續觀望,見茶葉價格仍在漲,又買了一些回來,過一段時間再賣出,如此嘗到甜頭后便徹底入坑。”

有投資者稱,泛茶在7月20日左右出了一個17天的短期交易,利息有2毛—3毛(即20%—30%的利率),現在很多人連本帶利都沒了。而自己連朋友、客戶都算上,一共虧了1000多萬元。

據網傳消息,泛茶此次涉事金額或超百億元。一份“泛茶兌付群”截圖顯示,泛茶的投資者涉及地域廣、購買金額大,群里粗略統計的187名經銷商和投資者尚未兌付(摻雜個別本金數額)金額超8.9億元。

到底是誰的責任?

結合多位受訪人的信息,記者發現,與其他“金融茶”的運作模式類似,泛茶的炒作鏈條是“公司-平臺-經銷商-客戶”。

加盟商趙女士說,泛茶總部負責新品研發、銷售,經銷商組織客戶購買后,交易平臺承諾到期回購,并給予高息,一買一賣,炒高了茶葉的價格。

“比如,泛茶開發了一款新品,1萬元1片,交易平臺承諾50天后以1.1萬元的價格定向回購,這1000元就是回報,交易平臺會1提(7片)收取500元的手續費。”她說。

趙女士向記者提供了幾家交易平臺的名字,諸如華茂德、銘盛等。不過,記者并未在天眼查查詢到上述交易平臺的信息,僅網端保留了少部分關于上述平臺的報道。諸如《華茂德團隊到訪泛茶研發中心參觀交流,共話發展》一文提及,泛茶優秀經銷商陳勇根先生及其重要合作伙伴華茂德團隊蒞臨泛茶研發中心,進行參觀交流。

另外,據加盟商王先生對記者透露,在“公司-平臺-經銷商-客戶”之外,還存在著一個“私莊”體系,即經銷商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加入,把盤子做大,發展出來的“票販子”,他們游離在公司的規定之外。

“我們稱之為‘賣車票’,誰都可以以賣茶的名義‘賣車票’,再加上不是實物交付,而是類似于期貨的形式,導致他們賣出去的數量可能遠遠超過實物對應的數量。”王先生說。

目前,尚不知道這些“私莊”體系的規模,但在爆雷過程中,“私莊”體系也是誘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泛茶此前曾一度撇清與“金融茶”之間的關系。該司曾于7月19日將今年5月6日發布的《關于規范交易行為的公告》又發布了一遍,公告中明確稱,嚴禁任何經銷商合作伙伴、員工參與或利用我司產品進行金融炒作,嚴禁將金融領域中價格暴漲暴跌的炒作方式運用到茶葉市場當中,嚴禁任何經銷商合作伙伴以承諾回報率的形式進行推廣或銷售。

為此,一部分終端客戶傾向于相信泛茶的爆雷是經銷商在“做空”公司,即經銷商并沒有將客戶的資金交給公司。

“我們和經銷商之間沒有實物交付,連茶葉長什么樣都不知道,也沒有任何憑證、合同。”客戶沈女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最近爆雷之后,她找上游討回本金,經銷商才給了流通碼(二維碼),說可以兌換茶餅,“但現在的茶餅已經不值錢了。”沈女士說。

而經銷商對客戶的說法并不認同,比如,趙女士稱,自己因為剛剛加盟,所以還沒有客戶,都是自有資金投入。“經銷商因為直接對接公司,所以之前一直相信泛茶,在7月22日以后,有些客戶不愿再堅持,將產品以本金2折~3折的價格轉賣給經銷商,如今,經銷商面對的不僅是自己的損失,還有客戶的壓力。”她說。

于是,經銷商與下游客戶對“爆雷”的理解出現了分歧,經銷商認為是公司的責任,并懷疑是公司不愿兌付,進而把責任推給經銷商;部分客戶認為是經銷商的責任,部分認為是公司的責任;而公司則在努力撇清自己的責任。

高息回報下的誘惑

如今回想起來,趙女士發現,其實前期已經出現了很多危機的跡象。

一是產品回報率在大幅提升,她說,去年,泛茶的回報率為8%~9%,后來提升到15%~20%,“今年的8月2日,也就是重組公告發布前一天,泛茶還發布了一款回報率超100%的新品,引爆了市場對泛茶的炒作熱度,很多人買了這款產品。”她說。

二是泛茶新品推出的頻率越來越密集。“過去1個月出一次新品,后來是3天出一個新品。出品這么多,哪兒還有稀缺性,還有那么高的利潤率,這些都是信號。”她說。

事實上,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客戶早前對這種“金融茶”是很警惕的,但隨著周邊參與的人賺到了錢就放松了警惕。

“2022年,我們剛開始接觸到泛茶這種模式,都認為是龐氏騙局,后來卻發現越來越多的人賺到了大錢,我認識的一個人,去年5月拿80萬元本金投資進去,到今年5月,本利已經有1400萬。還有一個人是做交易平臺的,1個月就買了臺賓利,因為太多的人賺到錢,再加上經銷商的宣傳,就開始相信了。”王先生說。

“這幾年生意很難做,看到這么高收益的產品,就像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一樣。”他說。

“金融茶”不止一次爆雷

泛茶不是第一個爆雷的“金融茶”。去年年底,廣州芳村茶葉市場就發生了一起“金融茶”價格大跳水事件。資料顯示,一家名為“昌世茶”的茶葉廠商通過炒作茶葉供不應求、產品流通性高,收割茶商資金,隨后茶葉價格暴跌,一夜之間從5萬元跌到幾千元,投資者損失慘重。“昌世茶”事件涉及500多名茶商,總金額高達數億元。

在茶葉圈里,茶葉分為“消耗茶”和“金融茶”。“消耗茶”又叫“口糧茶”,用于日常飲用;“金融茶”用于收藏和炒作,交易標的為普洱茶,屬于投資品。

“金融茶”炒茶的發展已相當專業化,茶商以一定價格購入一定數量的茶葉,一段時間后,廠家會承諾以更高的回購價回收茶葉。茶商會被拉進一個微信群,群里每天發布茶葉價格的最新動態,營造出一種正在賺錢的氣氛。

有茶商表示,“金融茶”已發展多年,在此前行情好時,參與的茶商眾多,已形成一套固定模式。另一方面,在茶葉利潤逐漸攤薄的背景下,參與“金融茶”炒作是很多茶商賴以為生的手段。大多數“金融茶”炒作的周期比較長,早期參與者獲利的概率大。

北京市百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龔楠表示,具有投資屬性的“金融茶”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費產品,但作為金融產品又沒有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授權批準。根據其交易過程等,或涉集資詐騙罪等刑事犯罪。

茶葉界愛馬仕的神話是怎樣煉成的

和昌世茶一樣,泛茶也曾在炒茶圈有過屬于自己的瘋狂擴張時刻。

公告顯示,泛茶控股(廣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不到兩年時間,線下實體經銷商門店已超過500家,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泛茶門店在開店。而巔峰時期,泛茶曾有119家門店同時開業刷新了行業紀錄。

編織泛茶大網的人是來自福建安溪縣西坪鎮的鄭朝根,他曾公開演講稱泛茶要做的是中國的奢侈品品牌,因此泛茶的產品大多價格不菲。此后,茶界“愛馬仕”的提法頻頻出現。

據經銷商介紹,其中一款“屹路長虹”茶餅曾炒到12萬元一件,多款產品價格均在大幾萬元。此前爆雷的昌世茶巔峰時期曾從每提(茶葉交易單位,每片重357克,每提7片)3萬元左右炒到最高7萬余元。

西坪鎮距離芳村有近700公里,但鄭朝根卻成功在兩地都掀起了一場“炒茶風暴”。

一位與鄭朝根同屬一個鎮的投資者告訴記者,鄭朝根曾經在家鄉人面前信誓旦旦說“盤子很穩”,“很多老家人都是聽了他的話才投的”。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鄭朝根為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鎮人,作為公司創始人的家鄉,安溪縣及西坪鎮成了“重災區”。來自西坪鎮的王先生對記者說,2023年,泛茶的廣告遍布安溪縣和西坪鎮,西坪鎮常住人口才6萬左右,開出了十多家加盟店。經銷商的大力宣傳讓后來人人癡迷于投資泛茶,不少人甚至從當地信用社、銀行貸款投資。“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睡不著覺。”他說。

天眼查APP顯示,泛茶董事長鄭朝根名下共關聯10余家企業,其中6家為存續狀態,除上述3家外,還包括去年4月成立的廣東泛福實業控股有限公司、去年5月成立的泛醬酒業(廣東)有限公司、今年4月成立的云南泛茶茶業有限公司,鄭朝根在6家企業均擔任執行董事或監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鄭朝根、鄭海華還于去年5月成立廣州屹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已于今年2月注銷。

堪比“殺豬盤”的“茶葉交易”

為何“茶葉交易”會涉及巨額財產?不少消費者或曾聽過“金融茶”概念,但對其中緣由或并不清晰。

廣州荔灣區發展和改革局(荔灣區處非辦)曾表示,“金融茶”“理財茶”是茶企打著銷售茶葉的名義,向消費者銷售茶葉但不交付實物,承諾一定期限后以本金加利息的方式予以回購。這類業務模式脫離商品交易實質,由正常銷售行為演變為一種追求高額回報的投資理財行為,隱藏較大風險隱患,可能涉嫌非法集資。

以此次事件“主角”泛茶為例。據媒體報道,投資人可以選擇15天、20天、28天,還有50天、74天等不同的期限的“茶產品”。投資的時間越長,泛茶承諾給的利潤就越高,利率在15%到30%不等。

值得關注的是,有投資者表示,整個交易過程,雙方并沒有簽署過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或文件。但在購買茶葉時,會收到一個收據,相當于流通碼,到期時找經銷商或泛茶公司進行兌換的憑證。若收據丟失,投資者只能找經銷商兌換。這一設計本是為了防止經銷商跑路,無法進行兌換,但沒想到,現在連公司也撐不住了。

業內人士坦言,無論是去年的昌世茶,還是當下的泛茶,其“殺豬盤”屬性明顯。其利用高收益吸引資金入局、靠新投資者的本金支付利息,一旦無人投資便有可能資金斷裂,最終的結果正如芳村流傳的一句話“上車早是爆賺,下車晚是韭菜”。

監管部門曾提醒“金融茶”隱藏風險:警惕“殺豬盤”式騙局

7月25日,廣州市荔灣區發展和改革局(荔灣區處非辦)發文提醒市民警惕“金融茶”“理財茶”等業務模式帶來的風險。這些模式通常以銷售茶葉為幌子,承諾高額回報,但實際上可能涉嫌非法集資。

南都此前報道,廣州市昌世茶茶業有限公司的“金融茶”業務在短時間內從繁榮走向崩盤,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昌世茶通過承諾本金加利息的方式回購茶葉,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然而,爆雷后,投資者才發現背后的運作方式異常,疑似“殺豬盤”。

荔灣區發展和改革局(荔灣區處非辦)提醒市民,在進行投資時應增強風險識別能力,警惕此類業務模式的風險。建議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投資理財,避免盲目跟風。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非法集資是一種違法行為,參與者可能會面臨法律風險。市民在投資時應當了解相關法律知識,避免參與非法活動。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中國商報、央廣網、第一財經、南方都市報、界面新聞、藍鯨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