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人書俱老!青島書壇名家年近百歲仍筆耕不輟

2024-07-16 16:43 半島都市報·半島新聞客戶端閱讀 (40323)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鄭成海 朱佳鑫

年幼時迷上書畫,年近百歲仍筆耕不輟,這是書畫家、退休教師徐國華老先生的真實寫照。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老先生歸隱田園,潛心讀書寫字畫畫,過著怡然自樂的退休生活。近日,面對記者采訪,這位身處病榻的書壇名家表示,如果身體情況好轉,他還會堅持寫下去。

老先生堅持每天練習書法。家屬供圖

身居斗室,怡然自樂

在平度市南村鎮姜家埠村,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門口,兩扇古色古香的大門散發著墨香氣息。推開大門,一處別有洞天的院落矗立在眼前。院子面積雖然不大,但樹木成蔭、曲徑通幽,亭臺碑刻散落各處,置身此間仿佛踏入“秘境”。

院子右側是一間簡易小屋,墻體上長滿了爬山虎,推門而入,98歲的徐國華老先生躺在病床上,子女們每天在這里輪流照顧他。

老先生歸隱田園身居斗室。

在這個狹窄的房間里,擺滿了各種書籍以及筆墨紙硯等物品。雖然年近百歲,但老先生思路清晰,話語間充滿幽默和風趣,傳遞出豁達的人生態度。面對記者來訪,老先生一再歉意地表示,因無法下地行走,暫時不能再寫了。“他剛才還說,等以后身體情況好轉了,還會寫下去。”老人的三兒子徐兆梓在一旁說道。

徐兆梓展示父親年輕時創作的書法作品。

徐國華出生于1926年,從小就癡迷書畫藝術。小時候,家里買不起毛筆,每次村里來了賣毛筆的商販,徐國華就遠遠地跟在后面。8歲時,徐國華被送到私塾上學,得到了當地一位名師的悉心傳授,從此與書畫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早在10多歲時,由于勤奮好學,再加上書法功底扎實,徐國華被安排到村里幫忙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工作。17歲時,徐國華在村里當起了教師。25歲那年,徐國華考上正式教師,在南村一所小學任教,不久調入平度八中工作,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退休。

老先生獲得的榮譽證書。

記者看到,徐老先生退休以來獲得了眾多榮譽,包括“鄉村學校從教30年”榮譽證書,“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等。

“父親退休后,一直住在這里,除了兩處簡易房及亭子是后來添置的,左側的老舊磚房和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幾十年來幾乎沒動過。”徐兆梓介紹,歸隱田園以來,老人每天堅持讀書寫字畫畫,沉醉在藝術世界中。去年10月份,老先生突然病倒,導致無法下地行走,這才暫時放下了手中的筆。

徐國華一家堪稱書香門第。徐兆梓介紹,在父親的影響和熏陶下,退休前從事教育工作的大哥也酷愛書法,并且他的正楷頗得父親真傳,父子倆的字體風格一致,外人很難區分。作為老先生最小的兒子,徐兆梓也走上了藝術創作道路,成為一名專攻山水技法的畫家。

老先生創作的蘭花圖。

如癡如醉,精益求精

“父親對書畫藝術的執著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采訪中,徐兆梓向記者講述了關于老先生的幾件逸聞趣事。

據了解,徐老先生曾多次對家人們說,衣食可以不買,書籍不能不購。“聽家里老一輩的人講,我父親結婚那一年,家里給了一筆錢,讓他去濰坊置辦結婚用品。可沒想到,父親看到喜歡的東西愛不釋手,買回一大堆書籍以及筆墨紙硯。據說,當時他把身上的錢幾乎全花光了,一路忍饑挨餓徒步走回家。”徐兆梓說,時至今日,這個故事仍被傳為美談。

老先生居住的農家小院。

徐兆梓介紹,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書法繪畫技藝水平,父親年輕時經常外出求教。“有一次,父親外出拜訪友人,由于雙方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就聊到了深夜。返回途中,走到村口時,恰逢河水暴漲,他不得不脫下衣服涉水過河,當時洪水淹到了脖子處,險些被沖走。”徐兆梓說。

老先生的弟弟徐國贊曾撰文回憶,“大哥的執著追求,感動了張伏山、劉直飛、崔子范、高小嚴、魏啟后等書畫名家,或收授為徒,或結交為友,相與切磋,更得大師郭味蕖欣賞,親自指授,故深得書畫三昧。”

老先生居住在一處簡陋的農家小院。

在徐兆梓的記憶中,小時候,一到年關,徐家就成了全村最忙的一戶。那時,利用假期回家團聚的機會,為父老鄉親們寫春聯成了父親雷打不動的習慣。“當時,幾乎家家戶戶的福字和對聯都是父親寫的,并且分文不取。”他說,每逢此時,全家老少上陣,幫著父親打下手。“家里炕上、地上全是對聯,每寫好一副就趕緊晾干并卷起來收好,等待鄰居們上門來取,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徐兆梓告訴記者,自退休以來,父親每天都在伏案奮筆疾書。“一方面,他雖然取得了很深的造詣,但依然堅持臨帖練字,而且一練就是厚厚的一沓。另一方面,他還特別愛看書,經常手不釋卷。”徐兆梓說,老人常常感慨,自己年紀大了,說不定哪一天就寫不動了,“活一天就要學一天”。家人回憶,大年初一天不亮,來給老先生拜年時,發現他正在潛心臨摹碑帖。

據了解,多年來,登門求字的書畫愛好者絡繹不絕。“父親基本上都是來者不拒。”徐兆梓說。

書畫愛好者登門看望老先生。

人書俱老,自成一派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用這句話來形容徐老先生的藝術造詣可謂恰如其分。

徐兆梓介紹,父親一輩子寫字畫畫,從來不挑揀紙張筆墨,并且經常使用別人剩下或丟棄的筆。他指著屋子里的物品說,這里面有許多全新的紙張和筆墨,但父親一直舍不得用,日積月累越堆越多。

徐兆梓介紹,在書法方面,父親擅長正楷和草書,堪稱翰逸神飛、自成一派。他拿出一張老先生寫的“福”字介紹道,這個楷體“福”字是父親獨創的寫法,書寫時一氣呵成,字體遒勁有力,字里行間展現出一種張力。他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幅老先生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的書法作品。“寫這幅字時,我還沒出生!”

談到老先生的畫作時,當地書畫藏家龐先生更是贊不絕口。“徐老先生創作的蘭花圖,寥寥數筆、躍然紙上,令人陶醉。”

書畫藏家曾先生是徐老先生的學生,這些年隔三差五都會登門看望恩師。他回憶,早在50年前,自己剛到平度八中上學時,老師的名氣已經很大了。那時,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地區和縣里幫忙辦展覽。他坦言,正是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自己學會了素描等基本功,一生受益無窮。

采訪中,徐兆梓還向記者展示了此前老先生練習書法時的一段視頻。只見老人左手顫顫巍巍,右手握筆卻穩如磐石,一筆一畫如走游龍。徐兆梓說,與許多書法家不同的是,父親創作時不用對折紙張,只需看一眼大小,就能對布局心中有數。“由于房間太小,他一般是邊寫邊卷。”他還透露,為了防止書寫時碰到墨跡,老人還練出了“倒著寫”的絕活。

作為知名書畫家,徐老先生對年輕一代的培養和幫助一直不遺余力。徐兆梓介紹,這些年,經常有人登門請教書畫技巧,父親都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經驗分享給大家。“對于家境困難的學生,他不僅贈送紙張筆墨,還經常掏錢資助。”

談到父親的長壽秘訣時,徐兆梓坦言,老人節儉了一輩子,從來都是有啥吃啥,并且飯量很大。直到70多歲時,老人一次能吃掉6個大豆包。“如今,父親年近百歲,一頓還能吃兩碗稀飯。”徐兆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