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25歲小伙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產品年銷售額超700萬元

2024-04-02 19:59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67092)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孫桂東

返鄉創業兩年,他與人合伙成立了公司,年銷售額達到了700余萬;利用學習到的財務和銷售知識,幫助父母種植的大棚節省了成本,收入還增長了三分之一……今年25歲的平度小伙李璠,是青島“玉王譽農業”品牌聯合創始人,現任青島萬眾云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利用基地+加工+銷售”的產業鏈模式,帶動千余戶農民致富。近日,記者走進平度南村,探訪這樣一個農村小伙的故事。

正在大棚里看草莓西紅柿的長勢

大學畢業回家種地  曾被父母批評沒出息

3月31日,記者來到了位于平度南村的草莓西紅柿種植基地。李璠的父母一直在村里種地,承包了十多畝大棚。

2022年,在江西理工大學財務專業畢業的李璠,本來找好了一份中建八局的工作。但是,考慮到要到國外待上好幾年,他果斷放棄了這份工作,選擇回家種地。

“一方面是喜歡這樣一種環境,另外一方面也覺著農業肯定會大有可為。”李璠說,他們父母那一輩都會種地,但是不懂銷售。而且,尤其害怕更換新品種,擔心找不到銷路。在農村里,種地的就是父母那一輩的老人,缺少他們這樣懂銷售的年輕人,因此,他決定回鄉創業。

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并不支持這個決定。在他們眼里,上完大學就應該找一份工作,在辦公室里上下班。雖然嘴上不支持,但還是拿出一個5畝地的大棚讓他來折騰。

接手大棚以后,他很快就注冊成立了合作社?!皠傞_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李璠說,村里的人都好奇,這個小伙要干啥,但隨著人數不斷加入,合作社的力量不斷壯大。剛開始的時候,他想嘗試農村電商,把村里的農產品直接賣出去。但是,村里種植的都是西紅柿、黃瓜這些常見的蔬菜,本身批發價就很便宜,加上運費以后沒有任何優勢。

直到半年后,他作為合作社負責人參加一個農業咨詢會的時候,終于遇到了機會。

大棚改種草莓西紅柿  5畝大棚年收入預計超30萬

村里普遍種植傳統的西紅柿還有黃瓜,但是品種的更新很慢。在一次交流的過程中,他了解到了草莓西紅柿,于是就到處聯系種苗進行試種。

不過,第一年由于經驗不豐富,草莓西紅柿得了病蟲害導致減產。“產量減少三分之一左右,但是5畝地的大棚仍然賣了16萬元?!崩瞽[說,這比原來種普通的西紅柿收入仍然高。

而且,草莓西紅柿單價高,“最高的時候批發價為7元一斤,但是產量要比傳統的西紅柿少。產量少意味著工作量少?!崩瞽[說,此前管理這5畝大棚,他們一家三口從早忙到晚,他都抽不出時間做其他的事情。但是,種植了草莓西紅柿以后,工作量減少了很多。一般到了收獲比較忙的時候,他會在家幫忙,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由父母管理。同時,他們還雇了一個當地的村民幫忙管理。一個月也有五六千元工資。

與雇傭的師傅查看黃瓜的長勢

“今年的收獲很不錯,產量要比去年高,”李璠說,經過篩選,他找到了最好的苗種,同時管理技術也更加成熟,今年的西紅柿大豐收。再有10來天就可以收獲上市了。預計這5畝地大棚,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左右。

三人合伙創業  打造“基地+加工+銷售”模式

大棚里種草莓西紅柿,只是他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他們公司的主要園區都在膠州。草莓西紅柿的銷路,也是通過公司的品牌才打通的。

2022年,當時作為新農人參加了會議,于是認識了同樣從北京辭掉高管工作的孫玉豪。之后,他們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合伙人,三人成立了公司。他也成為了年齡最小的合伙人。

李璠說,當時他們創業就瞄準了現在農產品的痛點,就是如何更好地銷售出去。首先就是建立一個品牌,確保品質。其次,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建立一個順暢的銷售渠道。

成立以后,他們主要選擇了社區團購加網絡銷售的模式。“當時都是去一些大的商超跟大的社區團長對接?!崩瞽[說,他帶著自家公司生產出來的樣品,挨家挨戶去對接。很多人看到他這么年輕,會覺著他就是一個中介,從別人手里批發了產品,然后加價銷售。

為了贏得別人的信任,他也會主動邀請商家到基地去參觀。“跑客戶的時候,經常忙到凌晨。”李璠說,慢慢認識了二三十個大的社區團長以后,銷路就打開了。在銷售的同時,他更關注品質,只有依靠品質,才能讓銷售更加長久。

打造品牌  引領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看到草莓西紅柿取得了成功,不斷地有村民過來打聽?!颁N售都是我負責,也不收他們的費用,”李璠說,他對接了20多個大團長,草莓西紅柿上市以后一天就能賣上千斤。作為他一個大棚,在供應上也比較吃力。

同時,市場上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他也希望更多的村民加入進來,一起將這個市場做大。李璠說,在做大的同時,也更關注品質的保障。有些村民為了提高產量,會多澆水肥等,他都會明確告知,這樣的情況是無法通過他的渠道銷售的,品牌的信譽一旦損壞了,再要重新建立就很難了。

“村里的大棚只是很小的一塊業務,”李璠說,他現在主要負責公司的銷售。他們公司承包了1600多畝地,種植高筋小麥、高油酸花生等,合伙人還在加大力度嘗試其他的品類。同時,他們還加大投資購買給類農用機械,能夠持續提供有品質保障的農產品。

據介紹,他們公司農副產品年銷售700余萬元,戶均增收2000余元,帶動百余人就業。下一步,他們希望能夠持續擴大規模,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