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游青島 樂享齊魯丨魚皮做鼓,鼓聲敲響!看古代漁民流傳下來的獨特民俗文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伙計們,二月二了,海上的冰化了,咱把船推出去吧……嘿呦嘿呦……”1月15日,青島城陽區紅島街道宿流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傳出嘹亮的漁家號子聲,夾雜著時而深沉時而清脆的鼓聲。這是社區魚皮鼓演出團隊正在排練今年2月份參加城陽區第二十九屆民間藝術節的表演節目。
鼓棒一敲、號子一喊,仿佛又回到以前漁民穿著蓑衣戴著斗笠的年代。據了解,紅島宿流社區的魚皮鼓起源于明代,到現在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去年城陽區發布的《城陽區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紅島街道的宿流魚皮鼓制作技藝榜上有名。
呂帥帥扎起馬步,拿著鼓棒敲起排鼓。
重拾非遺文化,組建演出團隊
15日上午,記者來到城陽區紅島街道宿流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排練室。排練室四周都是落地鏡,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鼓引起了記者注意。
黑色長方形鐵架子上擺放了七個壇子,每個壇子都用圓環固定住。半身高的細長竹排一字排開,同樣用圓環固定在木板上。還有到大腿高的黑色木桶。鼓面有黑色、白色以及灰白相間的魚皮,有的表面帶刺,被緊緊崩在鼓上。記者觸摸了一下,魚皮韌性很足且十分堅硬。
這些上面蒙的皮,不是獸皮,而是魚皮,它們分別是壇鼓、排鼓和大鼓。“大鼓是主音鼓,除了這些以外,還有手鼓和撥浪鼓。”正在排練的魚皮鼓第四代傳承群體隊長、30多歲的呂帥帥告訴記者。
呂帥帥用鼓棒敲擊鼓面,壇鼓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調。“每個壇鼓的口徑、大小不同,口徑小,音就高,口徑大,音就低。”說著,他敲擊了一個小口徑壇鼓,聲音很清脆,而大口徑的壇鼓的聲音很低沉。
壇口蒙著黑色、白色的魚皮,這就是“壇鼓”。
呂帥帥叉開腿,扎下馬步。雙手揮舞著鼓棒,節奏有急有緩。“伙計們,二月二了,海上的冰化了,咱把船推出去吧……嘿呦嘿呦……”他和大伙配合喊著漁家號子,歌聲嘹亮悠揚,鼓點振奮人心。
2015年之前,魚皮鼓一直屬于“無人問津”的狀態,只有村里幾位老人曾經制作過。第三代魚皮鼓傳承人、“50后”的李知林,每每回憶起兒時爺爺制作魚皮鼓的場景,便覺得惋惜不已。從那年開始,李知林不斷挖掘魚皮鼓的歷史,并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創作出《漁鼓喚醒500年》《漁家四季發大財》《最早的紅島人》等一系列魚皮鼓曲牌,也將魚皮鼓制作技藝成功申請了區級非遺。李知林深知,要想做好魚皮鼓的傳承,需要將這項優秀傳統民俗文化搬上舞臺,讓更多的人看到。他歷時一年組建了魚皮鼓演出團隊,也是第四代魚皮鼓傳承群體。“平時大家都有自己的主業,他們都是我四處招攬來真正熱愛舞臺和傳統文化的。”李知林說。
2016年,這個魚皮鼓演出團隊組建而成,時隔五十年之后,鼓聲再次在紅島宿流社區敲響。慢慢地,他們打出了自己的名聲,并且走上了更大的舞臺,不僅在去年被邀請至青島春晚,還被外地邀請過去表演。“我們魚皮鼓團隊現在是28個人,包括女演員、鼓手,還有舞蹈演員。每年公益性演出,一般能達到20到30場,去年我們參加了青島春晚《青山》節目,像相親節、納涼晚會我們都會去進行公益性演出。從團隊成立以來,已經達到200多場演出。”呂帥帥說,團隊的成員都是宿流社區的居民,年齡在20歲到60歲不等。
魚皮鼓演出(李知林提供)
600年歷史,制作工序繁瑣
據李知林介紹,宿流魚皮鼓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大約起源于明代即墨縣陰島宿流村建村(今屬城陽區紅島街道)時期,距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
那時的紅島,還是個四周環海未與陸地接壤的小島。“在早期的海島生活中,人們在孤獨中需要自娛自樂,但是海島上沒有獸皮,也沒有專業的奏樂器具,聰明的宿流先祖們便就地取材,選用皮厚的魚類,如河豚、鯊魚、黑魚等,將其魚皮加工后蒙在漁船上的舀水竹筒、木桶、木盆和各種腌魚用的陶瓷壇子、罐子上,再加上捕魚用的各種能出聲音的打漁工具,便形成了富有海島漁家的特色鄉土樂器,人們統稱之為魚皮鼓。”李知林介紹道。一個個常見的陶罐,平時能盛魚蝦,在家能夠腌魚,但是一蒙上魚皮就能當成鼓來進行有節奏的敲打。敲擊魚皮鼓所用的木槌,則選用順手的木棍來承當。與此同時,宿流漁民還就地取材,用海螺殼等海洋物品制成與魚皮鼓相配合的特色打擊樂器。如此一來,獨具地方特色的樂器就形成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技術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直到這些年才被重新撿起。李知林回憶,“剛組建團隊那會兒,大伙兒都不清楚怎么制作魚皮鼓,我們就找到村里精通這項技藝的老人家,跟他們學做,這才把這項手藝學會、學精。”
非遺傳承人們拍打著魚皮鼓(李知林提供)。
魚皮鼓的制作工序十分繁瑣。“魚皮鼓的制作一般使用黑魚、河豚還有屬于非保護動物的一種鯊魚。魚皮剝下來以后,先要剔掉上面所有的脂肪,再用鹽水浸泡,保持咸度,這樣它不容易被蟲蛀或者是損壞。晾曬以前先用淡水把表面鹽分沖刷一遍。”呂帥帥說道。
在完成這幾道工序后,就可以把魚皮綁到壇子上了。“每一個鼓基本上都需要至少三個人制作。將魚皮攤在鼓面上,需要兩個人用力往下拽,如果力氣小了魚皮松了,聲音就不脆了。兩人拽住魚皮,將魚皮撐開以后,另一個人就繞著壇口緊緊打幾圈線,打完線以后再用皮帶纏繞收邊,隨后進行晾曬。”呂帥帥告訴記者,陽光充足的夏日一般需要晾曬三四天,氣溫較低的冬日可能需要十天半個月。“待到魚皮完全干燥了,它會自然地貼在壇面上,這樣便可以發出響聲了。”
手鼓
整個制作過程,最麻煩的就是剔除脂肪。“如果皮上帶有脂肪,不好保存容易壞。需要把魚皮削得很薄,如果不小心破了,那這張魚皮就廢了,需要重新來過。”
主音鼓最大的桶徑大概有一臂這么寬,而這上面的魚皮可謂是一張難求。“鯊魚皮格外堅韌,特別適合做鼓皮。黑魚和河豚魚相對常見,但鯊魚皮卻很難尋。”呂帥帥告訴記者,他們那有句流傳到現在的俗語,叫“寧可許你一只豬,不能許你一條魚”,這是因為誰也無法預料出海會有什么收獲,他們只能在使用時愈加小心。
“一條120斤左右,差不多一米半長的鯊魚,扒開以后還要去掉魚鰭、魚鰓的部分,夠蒙一張主音鼓的皮不多,做完一個主音鼓后,剩下的皮也不能浪費,下腳料可以蒙壇鼓或者排鼓。”呂帥帥說。
大鼓,也是主音鼓,上面蒙著灰白相間的魚皮。
非遺傳承走進小學,學生學起魚皮鼓
“現在魚皮鼓已經有第五代傳承單位了!”李知林說。在距離宿流社區不遠的城陽區紅島小學,從全校800余名學生中挑選出來36名,作為魚皮鼓第五代傳承群體。
在紅島小學校內,一個研學館正在緊鑼密鼓地布置中。里面陳列了典型的古老漁具、特色魚類貝類和生活老物件,精心收集、記載了膠州灣的發展歷史、漁歌童謠、傳說故事和漁獵時代的童趣童樂、生活習俗等內容。這些內容不僅介紹了紅島的發展歷史,還有紅島的漁俗文化。在展板上,有名為“與非遺同行 傳承魅力畫卷”的一處介紹,上面展示著學生們學做魚皮鼓的照片。展板下方還擺放著學生們制作的魚皮鼓,但這些魚皮鼓有所不同。“結合學生力氣較小的特點,我把原來的壇子改為編織籃,在籃子上蒙上魚皮,這樣孩子們可以夾在胳膊下進行擊打。”李知林介紹。
談起籌建研學館,紅島小學執行校長王田華說,“為了讓走出去的孩子了解家鄉歷史,讓他們有文化自信!”故而,紅島小學結合地域特點,結合膠州灣漁文化,規劃建設了這個具有地域特點的研學館。“學校對當地的魚皮鼓文化非常感興趣,就聘請了非遺傳承人來指導并開設魚皮鼓社團,教授學生們制作魚皮鼓,并編排魚皮鼓的舞蹈節目和原創歌曲,讓同學們在學、做、唱、跳傳承傳統文化精神。”王田華介紹,現在研學館建設基本完成,計劃于春節前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