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島|古力,城市的印章——走訪老街,再現青島下水道的起點和歷程
黃縣路上的百年古力 秦嶺 攝
□文/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文艷
行走在城市街巷,腳下踩著的,有路石,也有古力。古力也就是窨井蓋,在青島,它因為雨季下水道的優秀表現而聞名遐邇。青島獨立攝影師秦嶺先生,早在30年前拍攝建筑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古力的魅力,不同的年代雕刻在井蓋上,低調地記錄著城市的變遷。在城市的發展中,一個個古力被替換下來,留在老照片中的建筑、街道中古力的影子就顯得愈加彌足珍貴。
城市舊影
攝影師鏡頭下的古力
老街上,行人匆匆。
冬日寒風凜冽,路人紛紛裹緊衣物,快速前行,留下身后一地金黃。沒人注意腳下踩過的黑色古力,樸實,低調。
蹲下來仔細觀察,它們已經變換了行裝。不過,它們舊日的模樣被獨立攝影師秦嶺先生留了下來。
延安二路,秦嶺先生的家中,幾十張硬盤記錄著青島的舊影。從高中時就愛好攝影的秦嶺,自己學著沖膠卷,玩相機。但因為沒有錢僅限于借來嘗試而已。直到上班以后,才開始買一些廢膠卷,借個相機上街去拍照。到了1985年前后,終于斥巨資買了自己的第一臺天津出的華夏相機,一百多塊錢是他幾個月的工資。當時的開心溢于言表,撫摸掃描后的硬盤,青春的記憶涌上心頭。
當年,大連路、遼寧路、大鮑島一帶,秦嶺一一走過,對著大樓,街道,按下了快門。因為是膠卷,不知道拍攝效果如何,臨時搞的小暗房設備也不夠專業,所以拍廢的照片很多,甚至整個膠卷都曝光過。在遺憾、懊惱、驚喜的情緒中,度過了一個個晨曦黃昏,也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于是,一棟同樣的建筑,有了不同時刻和不同季節的照片。
摸索、嘗試的階段過后,秦嶺的攝影技術日臻成熟,1988年,他拍攝的個人像,榮獲了人生中第一個全國攝影大賽銀獎,信心倍增。1990年之后,秦嶺開始思考,自定主題拍攝,并深入到街巷肌理,拍下了建筑、道路的細節照片,也為城市改造留下了珍貴的老影像。
古力就是這個時候正式映入他的眼簾的。
偶然間,秦嶺注意到,古力上有不同的年代印記,有的雕刻著具體的年份,而這個年份完全可以與建筑的建設年代和道路的鋪設相呼應,同時也相互印證。
小小的古力,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歷程。
天主教堂附近的古力 秦嶺 攝
于是,秦嶺在拍攝建筑的同時,開始刻意地將古力拍攝進去,與道路和建筑一起,構成一張更為全面的城市記錄照。更讓秦嶺感到責任在肩的是,由于道路修繕、城市改造,一些古力因為尺寸等問題被逐漸替換,“我曾經萌生過收藏古力的念頭,由于一時沒有找到可以儲藏的方式而放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天主教堂附近看到一個德國時期的古力,因為當年道路修繕,被換走了,成了我最大的遺憾”。
幸好,照片保留了下來。
帶有德文字母的古力蓋上,記載了一段漫長的城市過往。古力在青島是德語“Gully”的音譯,這些古力蓋中心,大都有一個“K”,“K”代表“KIAUTSCHOU”,意指膠澳(也有說法稱“K”標識來源于德文“Kanal”,表明該古力蓋是排水系統的井蓋)。德式的雨、污水井蓋不僅有符號標明,還有大小之分,雨水井蓋大,污水井蓋小。這樣工人便不會裝錯。
古力的出現與青島的下水建設密不可分。1897年11月,同樣在寒冷的冬季,青島陷入冰冷的世界。德國借口巨野教案侵占青島。第二年的7月至8月,雨季來臨。狂風暴雨給這座正在規劃中的城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原來平整的土地被湍急的水流沖出了一條條溝壑,工地也遭到了破壞。德國規劃者們不得不開始考慮水患的問題,雨水如何排泄成為建設規劃的第一要務。
規劃歷程
大雨開啟下水道的起點
棧橋的風,有點寒冷。
東側的排水口游人不多。因能進“解放牌卡車”而聞名的洞口,在蕭瑟中獨自矗立,迎接著潮漲潮落。
排水口很深,直行二三十米后會遇到分岔口,再繼續前行就可以透過頭頂的古力,看到道路上的亮光。而獨特的鵝蛋下水管道,一度成為青島夏季排水設施的標桿。
老街上,冒著嚴寒旅游的游客三五成群,沂水路上,德國總督府舊址門前,古力在延伸的樓前道路上,錯落地執行著各自的職責。湖南路上,落葉裝飾了黑色的古力,金黃的銀杏葉和楊樹葉飄落在上面,仿佛大自然的畫作。黃縣路上,波螺油子路面上,墻面上的彩色涂鴉,讓不規則分布的古力顯得更加低調。低頭,腳下正踩著一個寫有“污”字的古力,這個古力鋪于2014年3月,應該更換過多次,但它起的作用,與“前輩們”一樣,為城市的排水保駕護航。
正如前面提到的,雨水帶來的不僅僅是泥濘,還有疾患。雨水沖刷大地,地面污水通過多孔龜裂、過濾性差的土層,混著雨水滲入水井中,飲用水源遭到污染,大量的德國人患上腸炎、傷寒等病,加上水土不服,一些德國官兵一命嗚呼。甚至第二任德國總督葉世克也在這場時疫中喪命。處理好下水問題,顯然已迫在眉睫,“通過中央輸水管道提供保證安全的優質飲水,擴建下水道網,以及清運中國人的垃圾等,都是面臨的緊迫任務。”(《膠澳發展備忘錄》)
跟隨著市政規劃一起到來的德國冒險者,以碰運氣的姿態在這片土地上尋找生財之道。一位叫伯恩尼克·赫曼的人,混在建筑師、規劃師、技師中,遠涉重洋,當上了工程師麥恩斯(Megens)的助理,在城市營建工作中,負責地面的,地下的,以及海港工程、公共設施、公私房屋等。下水道工程也就正式提上了日程。
最初修建的下水管道是雨水管道,在歐人區的新建市街上,3200米的下水管道,埋設在主要街區地下,“西到鐵路,北到保定路、德縣路,東到太平角六路”,這些雨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之中。根據德國當局1899~1900年度報告顯示:完工的下水道僅供疏導雨水之用,而糞尿等還要靠糞桶清除。然而,隨著各種問題的顯現,德國當局不得不進行改善。
地面上,“當時,青島城區主要道路的清潔是雇用清潔包工清馬路。清道夫按2人至3人編為一組,每天上午攜帶掃帚、鐵锨和垃圾車出工。下午巡視街道,將撒落的馬糞及臟物收集到帶蓋的臟物桶內,并保持桶外整潔。臟物桶裝滿垃圾后,集中運往指定的垃圾場,將垃圾埋掉,再將空桶運回原處。逢夏冬兩季風大沙多時,馬車上帶有水器,清道夫用海水噴灑多屬土路的街道”,青島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學者李明說。
關于糞便等衛生問題,“馬桶收集法”已不那么奏效,所以1901年,城市規劃設計師單威廉在膠澳總督的授意下,將排水管網設計成雨、污分流的方式,鋪設地下排水管道、修暗渠。
在街道兩側路邊緣石下,每隔40至50米設方形混凝土雨水斗,上面覆以鐵箅子。雨水斗支管接通路下的雨水干管,雨水隨主干管流入雨水暗渠,由海邊雨水出口入海。污水與糞便的排泄“正在設計與雨水分開,通過專門的下水道排入海中的計劃”。1903年,與雨水分開的污水管道進行招標建設,1906年,歐人區的下水道基本建成,前后用了5年之久,1909年,歐人區的房屋幾乎全部連通了污水下水道。市政管理當局已開始洽購安裝沖水便池,將污水導入下水道排走。隨后不久,這一設施率先在歐人區得以完成,于是,青島成為了中國較早具有抽水馬桶的城市,“上海上世紀20年代才開始,青島比他們早了十幾年”,業內人士說。
百年古力
見證城市變遷歷程
黃縣路與龍江路路口,是網紅打卡點。
游人拍照留念,踩在了多個古力上。帶有“雨”“電”“污”等字樣的五個古力,各司其職,如一個個印章,匯聚在一起,繼而在地下分離。
青島市郵電博物館的總監周寧,給半島全媒體記者提供了館藏的“電話”古力,是上世紀20年代日本第一次統治青島時間的電話孔蓋子,古力蓋上的符號,代表的是日本郵便。
平靜的古力,與街道融為一體。而在古力蓋的下面,涌動著青島下水道流逝的歲月。
在青島市博物館的《早期建設與規劃》系列中,記者曾拍到兩張照片,一張是一段水泥管,這便是當時德國人設計的排水管道,管道高約80厘米、寬約40厘米,截面呈上寬下窄的鵝蛋形,下面較窄的部分被貼上了深色瓷片;一張是一個古力蓋,標有“德占時期用于市政建設的古力蓋”字樣,八角花形雕刻,中間標注有“K”字。博物館擺放的這兩件斑駁的舊物,見證了當年下水道流逝的歲月。
青島市檔案館館藏的一張《青島市下水道分布圖》(1932年),詳細地記錄了各個區域的分布情況,包括商業區、碼頭區、工廠區和住宅區等。當年,德國人修的地下排水設施主要有兩種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龍口路、江蘇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帶。德人總共修了12個排水系統,相互獨立又彼此連接,暗渠總長度為5464米。管道截面呈上寬下窄的鵝蛋形,下面較窄部分被貼上光滑的瓷片,這種結構,除了能加快水流,保證排水通暢、減少淤積之外,還能起到防腐蝕的作用。
更被稱道的,還是管道的各種“機關”。
“在雨水管道中,還有一種被稱為‘雨水斗’的機關。這種雨水斗的橫截面呈‘h’形,可在雨水進來后將臟物沉淀到左邊的‘斗’中,而質量較輕的雨水則順著右邊的管道排走。如此一來,雜物既容易清理,也不會造成整個排水管道的堵塞。”“還有一種特制的清除器,形如蒼蠅拍。該物品頭部可以活動,由一根繩索連接著根部。只要輕輕一拉,清除器的網狀頭部就可以自由活動,將‘雨水斗’中的雜物輕易取出……”
日本侵占青島時期的古力 秦嶺 攝
這些經歷,都掩藏在了古力蓋下。
而后,在城市發展的歷程中,下水道的網絡也逐漸拓展,古力也增多,蓋在上面的紋飾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現存的百年以上古力蓋,主要有“K”和“TW”標識兩大類。“TW”標識來源于青島造船廠前身青島船塢工藝廠德文名稱Tsingtauer Werft”,表明該古力蓋由青島船塢工藝廠鑄造。它們零星散布在青島的一些老路上,需要仔細尋找。根據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中心和城市保護更新處聯合市勘察測繪研究院,依據《青島市城市風貌保護條例》《青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年)》進行的實地普查顯示,目前還有近40塊百年以上古力蓋,星星點點散布在棲霞路、牟平路、沂水路等18條街道上。
傳奇故事
流傳至今的婚俗
老舍故居門前,半島全媒體記者仔細觀察著各種古力的形狀,尤其是黃縣路與大學路交叉口的古力,古老而滄桑。游客變得好奇起來,有的甚至跟隨記者的視角,也低頭觀察起古力來。
青島下水道的奇特,不僅僅在于功能,還在于它流傳的故事。
每到雨季,關于青島下水道的神奇就會在全國流傳開來。而零件的傳說,流傳著很多版本。
據說,青島原德國租借區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換,但當年的公司早已不復存在。一家德國企業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范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倉庫,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這則曾流傳于網絡的段子,雖然僅僅存在于傳說中,不過,現實中,其實也發生過類似的小插曲。
1914年,日德戰爭爆發后,日本人侵占青島,德國人的城市建設不得不戛然而止。不甘心的德國人帶走了全部青島城建檔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網分布圖紙。在戰爭中遭到破壞的,不僅僅是建筑,還有生活用水。日本人經過嘗試,發現無法修復,所以專門招募德國技工修復上下水管網。而這些檔案圖紙,德國當局一直沒有交出來,直到青島主權被中國收回之后,才有一些回到了祖國。
實際上,青島排水系統優秀與優秀的城市規劃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并非全是德國的功勞。因為如今德國建造的下水道也只有兩公里半可以使用,已經意義不大。記者在青島市檔案館查詢到,據統計,德國人在青島建造下水道總共投入600多萬馬克,鋪設污水管道31809米,雨水管道36855.55米,混合式管道9282.6米,占老城區下水管道的45%左右,“1914年至1922年日本侵占青島期間,鋪設的下水管道和德租時期差不多,1922年至1938年間,伴隨著城市住宅、工廠、市街的繼續擴建,同步配套建設了各種下水管道。”
而實際上,截止到1914年,青島全城只有五萬多居民,而如今,青島市民已經達到千萬,當年德國人所修繕的下水管道只占據了全城管道的3%,所占管道長度比例已不足三十分之一,所以后來修繕的這些管道已經與“青島的德國奇跡”沒有太多的關聯。
在青島,至今還有一個民俗,與古力蓋有關,那就是結婚時必須用粉紅色的紙張把古力蓋遮擋起來。往往一夜醒來,小區里、大街上的古力就會被糊得一片一片的。對于這種民俗,有幾種解釋,一種說法是稱,古力蓋下面是下水道,不吉利,老人會告訴小孩要避開井蓋走,或跨過去,不要踩著井蓋,以避晦氣,因此結婚這種大事更是萬事圖吉利,所以井蓋用紅紙蓋上,一方面避晦氣,另一方面也是預防新人踩上,新人踩在粉紅色的紙張上,就代表沒有踩在古力蓋上。還有一種說法稱古力下面有龍王爺,龍王爺脾氣不好,得罪他老人家,運氣就會被沖掉,結婚大喜事時,滿院子人走來走去的,怕得罪了龍王爺,就在蓋上貼一塊紅紙,表示尊敬,龍王爺就不會怪罪了;另外也是為了結婚討彩頭。
當然還有人認為古力象征著陷阱,覺得新人從上面經過會意味著“失財、失福”,因此用紅紙蓋上圖個吉利;貼喜字和古力蓋要同時進行,要在迎親當天的日出之前進行,按照選擇好的迎親路線,用紅紙糊住井蓋,以免新人看見不潔之物。
不過,有的人為了圖吉利會貼,有的人現在都不貼了,已經知道下面的管道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也就不再在意了。
等繞道魚山路和大學路交界處時,在排隊留影的游客腳下,有幾個寫有“煤”字和方形的古力,它們穩穩地承載著游客的重量,聆聽著地面的喧囂,感受著這座海濱城市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