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相遇在青年,重逢已白頭!為了母親心愿,女兒載其去見50年前的閨蜜

2023-09-26 11:08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62270) 掃描到手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田

“我來看你了!這么多年沒見我都認不出你來了。”近日,一則“女子載母親去看50多年前閨蜜”的視頻登上了熱搜榜,視頻中的兩位老人雙手緊握,眼窩深陷飽含淚水,五十余年未見,老人們既熟悉又陌生,再見時的畫面不僅打動了老人的子女,也讓手機前的網友感動落淚。有網友感慨,五十多年的閨蜜情確實如陳釀一般深藏韻味,子女讓二老重逢的孝心也著實打動人心。記者輾轉與拍攝視頻的于女士取得了聯系,她在接受采訪時向記者這樣講述....

父親苦命被收養羊山后村

母親嫁進門結識好友

“其實...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故事,明明是我的母親和閨蜜再重逢了,但是故事卻要從我父親開始說起....”于女士接受采訪時嘆了口氣。

“我父親的老家是即墨田橫鎮豐城社區于家村,上世紀四十年代,父親還很小,家里鬧饑荒,為了能吃上口飯,爺爺奶奶把老父親送去了青島市區生活,可是沒成想,父親五六歲的時候,開始流行瘟疫,爺爺奶奶也因此去世。”于女士講述,爺爺奶奶去世后,父親無人照顧,疫病橫飛的城市,多待一分鐘就多一分感染的風險,在爺爺朋友的照拂下,于女士的父親被送回了老家田橫鎮于家村。

年僅6歲,父親無依無靠,鬧饑荒的四十年代,能吃上一口飯都成了奢望,沒吃沒穿睡驢棚,年齡尚小記事單薄的父親開始為街坊們干雜活,過上了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我父親還有個兄弟,倆人回到村子沒東西吃沒衣服穿,去誰家干活誰家勉強能給一口吃的,有回也是給村里人干農活,人家覺得父親干得不好,就打他,父親被打后逃跑去了羊山后村。”說到這,于女士哽咽啜泣。

羊山后村的村民臨海而生,憑靠漁業,村民大多比當時的于家村要富裕一些,于女士的父親在這樣一個陌生的村子接著找活討飯,沒過多久,7歲的父親被村子里一戶好心人收養膝下。于女士告訴記者:“可能也是到處討飯看他可憐,沒過多久父親被后來的爺爺奶奶收養了,爺爺是個善心人,對待父親視如己出,撫養他直到成家立業。”

轉眼多年過去,7歲的光腚娃也已結婚成家。“我的母親也是從別的村嫁到羊山后村的,因為父親算是外村人,在村子里沒什么親人,加上奶奶并沒有非常疼愛我父親,奶奶在世的時候,母親和奶奶的關系也比較緊張,母親生活壓抑,好在是同村年齡相仿的王阿姨成了母親無話不談的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王阿姨在照顧我母親。”于女士說道。

“婆媳相處偶爾拌個嘴鬧點別扭的,都是王阿姨替我母親說幾句,母親性子軟,對王阿姨格外感恩,在那個村里,王阿姨成了我母親的第二大依靠。”

落葉歸根 告別好友

五十年過去 再見一面成為心愿

幾年后,于女士的爺爺去世,奶奶改嫁,在羊山后村,于女士的父親再次失去了雙親,這個村子也變得愈發陌生,于女士的父親也決定帶著妻兒回到田橫鎮于家村。“落葉總是要歸根的,父親總這樣提起。”于女士嘆氣。

于女士的母親離別了一個陌生的村莊,來到了另一個陌生的村莊,與閨蜜道別時也是萬般不舍,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即使距離再近,何時見面也成了未知。

轉眼五十多年過去,于女士的母親已87歲高齡,兒女承歡膝下,通訊已全面普及,但要見上閨蜜一面又談何容易。于女士告訴記者:“因為離開羊山后村的時候我還沒有出生,所以這些故事也都是聽老人們說起,她總是說起這個閨蜜,當時如何如何照顧她,兩個人關系如何如何好,其實兩個地方相隔并不遠,只是礙于那個時代沒有電話,怎么找到這個人成了問題。”

今年春季,事情出現了轉機。

于女士的二姐夫是當地的赤腳醫生,附近幾個村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少不了二姐夫出面診治。今年上旬的一次出診,二姐夫機緣巧合下見到了于女士母親的閨蜜。于女士講述:“當時二姐夫去羊山后村看診,王阿姨聽說他也是田橫鎮于家村人,就問他認不認識我母親,結果這一問才知道我母親和二姐夫是一家人,二姐夫留了一個聯系方式,回村后匆匆過來轉達給我母親。”

于女士的母親得知消息后異常激動,好奇這位老朋友過得如何,現在有幾個兒女,是否也在想念她。“我母親跟那邊通上信之后特別高興,然后就提出來想見她,一定要去看她,幾個月前二姐夫又要去羊山后村出診,決定帶我母親一起去,但因為家里突然有事臨時改了行程,后來也不知道為什么,王阿姨那邊好像是換了電話號碼,再也聯系不上了,時間一晃就又到了夏天。”于女士說。

從春到夏,轉眼小半年過去,或擔心給子女添麻煩,于女士的母親未能再提起去看望王阿姨的念頭,于女士曾多次跟母親聊起這位舊友,母親幾次談話中一字一句都是想念。

驅車載母親去看舊友

愿老人常聯系 不再僅是“辭辭路”

“母親已經87歲了,能再見見王阿姨也算是最大的心愿了,我知道母親一直擔心給我們添麻煩,其實這對我們來說根本也不算什么麻煩。做子女的能為他們做的本身就不多,如果連這個心愿都沒辦法滿足我也覺得很愧疚。”9月18日,于女士將工作安排妥當,告訴了母親去看望王阿姨的好消息,母親開始“手忙腳亂”地置辦“伴手禮,隨后帶著五十多年的想念去往羊山后村。

從田橫鎮于家村到羊山后村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道路并不平坦,土路較多,車速很慢,車上的母親話并不多,心情卻是激動和忐忑的。因雙方斷聯,到達村口后于女士只能通過村民打聽王阿姨家住哪里,路該怎么走。

于女士回憶,經過村民指路,母親終于找到了閨蜜王阿姨,這一段不近不遠的路,走了五十多年,兩位老人見面,又熟悉又陌生,開口說的第一句話便是:你沒有以前胖了,我都不認識你了!“兩個人見面以后都很激動,一開始都沒認出彼此,王阿姨說做夢都沒想到我母親能去看她,那時候他們其實沒有太多話,但作為兒女我真的很感動,也是了了母親最大的心愿。”坐在炕頭上,兩位老人好似回到了當年,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

分別時于女士向對方要了聯系方式,告訴王阿姨一定常來于家村做客,自己現在經營酒店,吃飯住宿也很方便,于女士也寬慰母親,以后可以和王阿姨常見,今時不像當年,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日子也還長著呢。

從羊山后村回家的途中,于女士的母親偎在后座沒有話,隨后只是平靜的回復于女士:“辭辭路(方言),我就是來辭辭路”。于女士向記者解釋:“辭辭路就是以后不會再來了,有生之年來看看就可以了的意思。”說起這三個字,于女士面對記者再次哽咽。

“以前的人啊,感情淳樸真摯,五十多年過去能再見面其實也很不容易。現在重復‘辭辭路’這個詞我真的覺得很心酸,我承諾母親過幾天會再帶她去看王阿姨,作為子女,只要是我能做的,能讓她覺得開心幸福的,我都會盡力。”于女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