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日丨敲響非法狩獵案件審判槌,黃島法院以司法之力守護綠水青山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通訊員 李曉燕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端穩端好綠水青山“金飯碗”,才能共建共享美好家園。對某些不法分子破壞生態環境斂取不義之財的行為,人民法院將積極作為、依法懲治,并嚴正警示:莫讓“金飯碗”變成“鐵牢籠”!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捕捉蟾蜍的非法狩獵刑事案件并當庭宣判,以非法狩獵罪依法判處被告人候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判處被告人閆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判處被告人高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檢察院、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黃島區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派員全程旁聽了案件審理。
以案為鑒敲警鐘,該案的審判成為全國生態日當天一場生動的普法“公開課”,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典型教育和警示意義。
案情回顧
自2022年8月起,被告人候某某、高某某、閆某某多次將非法捕獲的蟾蜍進行販賣,先由候某某捕獲,之后交由被告人高某某、閆某某轉運并出售。2022年10月17日晚,被告人候某某在非法捕獲蟾蜍時被公安機關抓獲,并當場扣押29只蟾蜍。2022年10月18日晚,被告人閆某某伙同被告人高某某駕車從臨沂市到青島市黃島區六汪鎮附近捕獲蟾蜍。被告人閆某某于2022年10月19日被公安機關抓獲,民警從其家中搜查出30只蟾蜍,并依法扣押。2022年11月21日被告人高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經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物種認定:從被告人候某某處扣押的29只蟾蜍和從被告人閆某某家中扣押的30只蟾蜍均為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的中華蟾蜍,屬“三有”保護動物。
黃島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候某某、閆某某、高某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三被告人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非法狩獵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非法狩獵罪】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
第七條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情節嚴重”,以非法狩獵罪定罪處罰:
(一)非法獵捕野生動物價值一萬元以上的;
(二)在禁獵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狩獵的;
(三)在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狩獵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法治的力量,更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黃島法院將繼續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筑牢綠色發展法治屏障。一方面,要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用法律武器為生態環境維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普法宣傳,增強群眾的生態法治觀念,引導更多人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中來,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