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国产一卡三卡四卡无卡精品,欧美 在线 成 人怡红院,高清一区二区

祭月

2018-09-21 12:18 中國文明網閱讀 (189272) 掃描到手機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祭月源于遠古初民對月的崇拜,后來作為天體的月被人格化,成為月神。歷代皇家稱月神為夜明之神,道教興起后稱月神為太陰星君。而民間則多認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稱她為月姑或月姐。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民間的中秋祭月之風發展到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近幾年,北京西城區在月壇重啟中秋祭月典禮,再現古代皇家祭祀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