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創新之道:中國海底第一隧!筑路海底88米
半島記者 婁花
82.8米、88米乃至未來的150米,青島海底隧道刷新著國內乃至世界的新深度;6000米、7062米、10000米,一次一次的海底作業能力被不斷改變……海洋是青島最大的優勢和最鮮明的特色,在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中,青島正闊步向前,向國際海洋名城的目標奮進。而在這片蔚藍的海域上,青島人也在不斷挑戰著世界“深度”。
■膠州灣海底隧道
穿越水下82.8米,青黃一線牽
能有一條隧道穿行海底,曾是多少青島人盼望的事情。夢想在2011年成真。歷時四年多建設,全長7800米,海底長度達3950米的中國最長的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正式開通。從膠州灣東岸的入口駛入,下行至水下82.8米的隧道最深處,再從膠州灣西側的薛家島出口駛出,只需8分鐘便跨越了膠州灣。它和連接青黃北端的膠州灣大橋遙相呼應,讓青黃邁入同城時代。
開通七年間,膠州灣海底隧道累計通行車輛1億次,通行人數近4億。如今,第二條海底隧道正在謀劃中。按照設計初步方案,第二條膠州灣隧道長度15.8公里,海底的長度接近12公里,深度達到了150多米。這些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世界海底隧道的施工極限值。在不遠的將來,兩條海底公路隧道形成的海底交通網,將助力青島城市一體化建設,成為連接主城區和國家級新區之間的海底大動脈。
■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
88米!我國最深海底隧道貫通
如果說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一項超級工程,正在建設的地鐵海底隧道更是創造了奇跡。經過3年多建設,我國首條地鐵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11月6日上午順利貫通,這也是我國建成的最長、最深的地鐵海底隧道。
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全長8.1公里,其中下穿膠州灣灣口長度3.49公里,海底區間距海平面最大深度達88米。中鐵三局青島地鐵1號線項目經理胡紅星介紹,海底埋層88米,每平方米的承壓相當于三百輛小汽車的重量,壓力可想而知。
青島地鐵1號線全長約60公里,預計2020年通車。在原有膠州灣隧道、膠州灣大橋連接通道的基礎上,青島地鐵1號線增加了一條連接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重要交通動脈,助推東西海岸同城化發展。
■頂級海上救助打撈船
深水作業能力拓展到6000米
2018年9月15日上午9時18分,北船重工青島武船六聯跨車間內,隨著火花四濺,數據等離子切割機開始切割第一塊鋼板,標志著我國最先進、世界一流的新型深潛水工作母船開建。該船預計2020年建成交付,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救助打撈、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和建設海洋強國的大國利器。
該船是為國家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打造,船長177.1米,寬33米,深14.4米,吃水7.5米,載重1.3萬噸,續航力為10000海里,自持力不小于60天。該船能在除南北極外的全球海域作業,集搶險打撈、飽和潛水、深水海洋工程吊裝作業和鋪管作業于一體,可在遠離大陸岸基支持、惡劣海況條件下進行大水深應急搶險打撈作業。建成后將使我國飽和潛水深度紀錄由300米邁向500米,深水作業能力由3000米拓展至6000米,各項性能居中國第一、世界頂級。
■國家深海基地
“深海一號”帶“三龍”同入海
冬日,即墨區鰲山衛的“鰲頭”,靜靜面對著廣袤的黃海。這里就是國家深海基地,我國大型深海裝備業務化運行支撐基地,也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我國深海科考最核心的載體“蛟龍”號,即“安家”于此。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制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2012年6月,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國家深海基地目前初步形成以蛟龍、海龍和潛龍為代表的“三龍”系列深海運載裝備體系,我國首艘專業化載人深潛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將于年底下水。預計2020年,“三龍”將首次同船亮相,實現“三龍”一體同船作業。
■延伸 依托海洋資源稟賦 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是青島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和海洋強省建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依托海洋資源稟賦,青島的海洋經濟可謂潛力十足。
青島海洋經濟特色優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有很好的海洋資源稟賦,海域面積達12240平方公里,比陸域面積多1000平方公里,海上青島大于陸上青島;有很強的海洋科研力量,擁有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34家,高端研發平臺和高端人才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有比較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海洋主要產業和相關產業的20個行業,在青島都有相關企業,產值過千億的行業6個,過百億的8個;有海洋特色突出的功能園區,已形成了“兩區一谷”和14個省市級海洋特色園區為多點支撐的功能園區;有比較好的海洋經濟發展成果。過去五年,青島海洋經濟一直保持年均16%的增長速度。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346.4億元,增長15.8%,高于GDP增速8.4個百分點。
按照《青島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行動方案》,當前青島正在深入實施國際海洋名城建設“1045”行動,加快發展海洋船舶與設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10大產業,推進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文明等4大領域提升,加強園區、企業、項目等5大支撐保障。圍繞海洋船舶與設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建立總投資2520億元的重點項目庫,入庫項目124個,92個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加大海洋新興產業項目招商力度,圍繞37個海洋新興產業項目實施精準招商,已簽約14個,簽署框架協議或合作協議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