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項目建設超額完成年初竣工投產目標
“項目增量”轉化為“效益增量”
我市項目建設超額完成年初竣工投產目標
第四季度是項目竣工投產的關鍵時期,也是有效投資快馬加鞭的沖刺季。濰坊市發改委對擬于年內竣工投產的329個項目,實行“銷號管理”,逐個分解壓實責任,加大實施推進力度,加快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截至11月底,全市已竣工投產項目360個,已形成產值628.9億元、利潤118億元、稅收61.8億元,分別占年度計劃的111.6%、122.2%、119.9%、104.7%,超額完成了年初竣工投產目標,讓“項目增量”轉化為“效益增量”,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項目是第一支撐。今年以來,市發改委嚴格落實“三個堅決”兩年行動方案。以“十強”產業為主戰場,進一步提升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競爭力,培育新增一批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強化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聚焦城市更新,持續做好項目包裝謀劃,加快推進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把項目建設抓牢、抓好、抓出成效。
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1至10月份,濰坊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3%,高于年初計劃7.3個百分點,較1至9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投資增速、位次在全省較大市中最好,對全省投資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
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1至10月份,省市縣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共完成投資253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5.4%;已投產項目274個,已實現產值473.7億元、稅收50.2億元。其中200個實施類省級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683.1億元,投資完成量居全省第3位。
資金爭取成效顯著。緊抓國家穩經濟穩投資政策機遇,積極做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貼息貸款項目謀劃爭取,共為17個項目投放資金37.17億元,其中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貼息貸款項目投放資金額度7.8億元,居全省首位。
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既可以形成實物工作量,實現經濟循環產需銜接、暢通運轉;又可以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帶動產業發展。為此,市發改委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期,緊扣省市重大戰略,在謀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布局新經濟新產業、攻堅重點項目、提升城市能級活力四個方面突破爭先,正全力以赴抓項目、千方百計擴投資,推深做實“優存量”“擴增量”兩篇文章。
明年項目建設后勁充足。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初步謀劃縣級以上重點項目1000余個,2023年計劃投資超過200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較去年計劃提供12.6%。其中,“十強”產業項目967個,總投資679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97.8億元;100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477.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1.8億元。
加強投資和項目調度研判。確保重大項目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適當靠前發力、提早發力,有利于加快項目申報、開工、達產。自11月4日起,建立了疫情期間重點項目日調度制度,要求縣市區發改部門每日梳理因疫情影響而停工的省市縣重點項目情況,并由主要負責人確認。同時將原先重點項目月調度改為半月1次,將原先次月初3日前調度分析投資運行情況時間節點,提前至當月25日,精準掌握投資和項目建設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研究提出應對措施。
強化重點項目服務包靠。及時修訂完善疫情期間項目建設工作指引,對項目手續辦理、物資原材料供應、施工人員管理等予以指導,確保“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實到位。預計1至11月份,省級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40億元左右,超出年度計劃投資30個百分點以上。
奮戰四季度,沖刺全年紅。全市發改系統以披荊斬棘的開拓精神、披星戴月的奮斗精神、披肝瀝膽的奉獻精神,用“項目為王”推動濰坊發展邁向新高度,為推進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發改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