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故事蹲點記⑨丨黃河戰略的山東擔當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大眾日報推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踔厲奮發的五年”大型全媒體蹲點報道。記者走進全省16市基層一線蹲點調研,生動講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山東黨員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砥礪奮進、創新實干的典型故事,集中展現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匯聚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的磅礴力量。
今天推出第九篇報道《黃河戰略的山東擔當》——
黃河戰略的山東擔當
□大眾日報記者 趙豐 王建 李明 蔣鑫 曹儒峰
“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東視察,并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要求山東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為山東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批創新性政策措施緊密出臺,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速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全面完成,60多萬灘區居民實現幾輩人追尋的安居夢,黃河國家戰略在山東加速落實落地、取得明顯成效……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山東聚焦聚力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打造生態保護樣板區、長久安瀾示范帶、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文化“兩創”新標桿,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筑牢生態屏障,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腳架、照相機、望遠鏡、定位裝置……4月29日一早,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汶流管理站51歲的高級工程師吳立新,背上裝有近10公斤裝備的背包開始了巡護工作,在每個鳥類棲息地都要精準“打點”。
來到濕地恢復區,他拿起望遠鏡仔細搜尋。“快看,那就是白鵜鶘。”吳立新興奮地說,去年11月份首次監測到1只,今年監測到4只。自然保護區鳥類由1992年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1種,38種水鳥的種群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成為“鳥類國際機場”。
“環境好不好,鳥兒最知道。”這幾年保護區的鳥類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印證著黃河口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入海口時強調,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緊謀劃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科學論證、扎實推進。
目前,《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方案》正式獲批,已修復黃河三角洲淡水濕地、鹽地堿蓬、海草床9400公頃,完成生態補水2.05億立方米,保護區13個取水口首次實現全部過水。黃河口國家公園已進入創建驗收攻堅階段。
在保護區,還有一群鳥兒的守護者,他們是東營市公安局自然保護區分局的“生態警長”。他們把轄區細化為4類7處責任區域,確定一名“生態警長”和一至兩名“生態警員”,一域一檔,精準開展生態保護。目前,山東已全面建立“生態警長”機制,實施“生態警務”,建立沿黃9市公安機關警務協作機制,聯勤聯動、整體防控、綜合治理。
堅定不移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山東高質量編制規劃,編制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劃定沿黃9市陸域生態紅線。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發布《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為實現各項目標任務確定了明晰的時間點和路線圖。
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守護黃河安瀾
初夏時節,東平湖碧波微蕩。湖的另一側,金山壩上機械轟鳴,人聲鼎沸,一輛輛工程車,一排排工人,分工有序,土料攤鋪穩壓、撒布水泥、拌和、壓實,鋪蓋毛氈、灑水養護,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搶也要搶出來,一定在7天內完成水泥土施工任務。”5月4日,金山壩迎汛除險工程路基水泥土項目負責人孟慶寬說。作為黃河下游唯一的蓄滯洪區,也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樞紐,東平湖舉足輕重。去年9月以來,黃河流域出現罕見秋汛,我省黃河河段流量維持在5000立方米/秒量級,東平湖也迎來20年來最高水位。
面對險情,5000余人奮戰三十余天,最終打贏了這場防汛搶險的攻堅戰。面對多日浸泡的金山壩,2022年,東平縣決定實施金山壩迎汛除險工程。
這段時間,東明縣焦園鄉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占勝每天都要和村干部到黃河岸邊巡河。“田間灌溉要從黃河里提灌澆地,再就是要沿堤巡查,看看有沒有沖壞的地方并及時處置。”回憶去年秋汛場景,李占勝記憶猶新。
“黃河寧,天下平”。山東聚焦“根治水患、防治干旱”,完成黃河下游及東平湖蓄滯洪區防洪工程建設,全面建成黃河河道標準化堤防。
去年5月底,我省灘區遷建工程建設全面完成,10月底外遷社區全部完成搬遷,圓了60多萬灘區群眾的“安居夢”。山東大學教授、黃河國家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余東華認為,山東協同施策解決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難題,徹底改變了群眾居住條件、大幅提升了灘區生態、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發展,幸福黃河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扛好黃河安瀾的擔當,山東聚焦發展重點,明確主攻方向,統籌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水資源短缺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山東堅持“四水四定”,制定涵蓋174個行業類別的1045個用水定額,黃河干流山東段全部實現取用水閘監測計量,完成沿黃9市65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萬元GDP用水量較2019年下降4.44%。
項目牽引,答好高質量發展必答題
近日,黃河北岸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傳來喜訊——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中試生產線項目落地濟南國際標準地招商產業園起步區片區。這一氫能產業基地總投資100億元,一期投資40億元,將打造全國最大的氫能綜合利用示范區。
去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作為山東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載體支撐,起步區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引項目,不斷匯聚優質高端項目,黃河大道、黃河體育中心、黃河會展中心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正在建設,區域承載力正不斷增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黃河研究院院長黃承梁認為,起步區建設加速濟南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將為山東半島城市群更好發揮黃河流域龍頭作用提供支撐。
放眼齊魯大地,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濱州渤海科創城、菏澤現代醫藥港、東營高端石化基地等一大批特色化、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沿黃現代產業大走廊初具規模。
打造沿黃高質量發展標桿,山東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堅持“四個區分”、執行“五個減量替代”,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加快推動鋼鐵、石化、鋁業等七大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轉型,2021年“四新”經濟投資占比達到51.2%,沿黃9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6133家。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協同合作。山東主動與其他沿黃8省(區)會商確定了7個領域的跨省合作事項,隴電入魯等重點事項取得積極進展,黃河科創聯盟、黃河流域產教聯盟等合作平臺開始發揮作用。牽頭建立黃河流域海關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創新“陸海聯動、海鐵直運”內陸港物流監管模式,布局建設內陸港24個,黃河流域出口貨物境內段綜合運輸成本下降20%。
春山在望,未來可期。齊魯兒女正以敢于創新的熱情和決心、腳踏實地的堅持和努力、開拓進取的擔當和作為,繪就壯美黃河畫卷的山東篇章。
昂起龍頭走在前
□大眾日報評論員 張兆友
萬里黃河從山東入海。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是山東必須擔負的重大政治責任。
實施黃河國家戰略,生態保護是“先手棋”。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生態優先、系統治理,推動黃河生態保護取得一系列顯著成績。黃河干流山東段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二類水體標準;沿黃9市共建成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達到1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達到16個;黃河三角洲累計修復濕地近30萬畝,野生鳥類增加到371種……放眼黃河兩岸,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奔流的母親河因生態保護而愈加壯美開闊。
實施黃河國家戰略,高質量發展是“必答題”。這幾年,山東始終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思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突出發展生態環保經濟,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一步步走深走實。今天的山東,高能級平臺疊加聚集,“十強”產業全面發力,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能耗排放穩步壓減,“四新”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聚焦高質量發展,做好動能轉換文章,我們就能發揮優勢、做強優勢,在落實黃河國家戰略中取得更大成效。
走在前,就是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當前,我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入縱深實施的關鍵階段。走在前,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山東發展放在全國大局中來思考和推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在落實黃河國家戰略中“打頭陣”“當先鋒”,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山東力量。